人们常说,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是德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16世纪初北欧艺术的领军人物,天赋异禀,雄心万丈。他是杰出的画家、素描家、版画家,精明地通过木刻画和雕版画来宣传自己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画像来推广自己作为艺术贵族的公共形象。
自画像 1500年,板上油画,67.1×48.7m
丢勒(1471-1528年)出生于纽伦堡。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和贸易中心。他的技术启蒙老师是身为金匠的父亲,后随当地画家迈克尔·沃尔格穆特学习,后者的作坊还制作图书的木刻插图。之后,丢勒改革了版画,拓展了版画的主题、戏剧可能性和色调的微妙变化,将版画变成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对于版画这种媒介而言,他的精湛技艺、思维深度和心理维度前所未见。
基督与圣贤 1506年,板上油画,65×80cm
丢勒迷恋古希腊罗马艺术品,迷恋其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探索的传播。他两次前往意大利,1494至1495年去了一次,1505至1507年又去了次,特意地研究古代艺术品及当代大师的作品。这种经历激发了他对于人体的兴趣,也推动他进行人体的描绘。这种兴趣不仅表现在《亚当与夏娃》(1507年)等众所周知的画作和版画中,还反映在被他称为《人体比例四书》(1528年)的论著中。他还为学生们撰写了介绍性的几何理论手册,其中就有透视的科学处理。这在北欧艺术家还是第一次。1520-1521年他前往尼德兰旅行,学习那里的杰作,推销自己的版画。
青草地 1503年,纸上水彩与水粉,41×31.5cm
野兔 1502年,纸上水彩与水粉,25.1×22.6cm
小猫头鹰 1506年,纸上水彩,19.2x14cm
金丝雀的翅膀 1512年,犊皮纸上水彩与水粉,20×20cm
丢勒将好奇而精准的眼光带入到了所有的作品中,从油画、版画,到精美的水彩。他特别喜欢用水彩这一媒介描绘大自然主题—旅途中看到的动物、植物、风景。他的水彩画都基于一丝不苟的经验观察。他的自画像画得极其认真,生动地表现了自己。画第一幅自画像时他年仅13岁,显示了尼德兰的影响。
6自画像1498年,板上油画,52×41cm
丢勒的禀赋、抱负、渊博的才智为他赢得了全欧洲政治和知识分子精英的关注。他为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及查理五世工作,还和一些神学家与学者结为朋友,包括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菲力浦,梅兰希通、威利伯,皮克海默等。他以非同寻常的逼真手法将他们一一描绘,个人的容貌和思想都被生动捕捉。他的作品数量极大。除了约60幅油画,还创作了至少1000幅素描和水彩,约250幅木刻画近100幅雕版画,6幅蚀刻版画,还有3幅铜版雕刻。他是第一位利用版画优势(版画可复制,雕版和铜版可反复使用,具有广泛传播的潜力)大规模复制和销售自己作品的德国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