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最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可以说这个时期的一些事件及社会变革,决定了华夏走向,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直到今天。战国时代发生的很多事情,在当时看起来都无足轻重,但却决定了后世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如郡县制,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等等;这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太多了,今天就先从战国的源起说起。 一、混乱的战国时代、混乱的战国史 咱们现在提起战国时代,通常是从公元前475(春秋时代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年到公元前221年(这一年秦灭齐统一六国)共计254年;众所周知,这个时代战乱频仍、战火不断,堪称混乱时代;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战国时代的历史记录,同样比较混乱。 春秋中晚期,主要诸侯国都有了自己的史官,也就有了自己的国史,往往储藏在政府机关;在秦灭六国的过程里不少毁于战火,而且还有一次集中烧书的“封书坑儒”,这就导致六国国史全部失传,只留下了秦国记载的史料——秦记。 司马迁写史记,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非常无奈,“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独有秦记……余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只好根据秦国的记录来写这段历史。 前面文章里提到过,整个春秋时代以及战国时代的中前期,即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基本上都偏处西隅(秦穆公时代除外),与中原诸侯往来相对较少,“惟秦自孝公以前,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中国诸侯以夷翟遇之”,在诸侯眼中跟夷狄差不多;他们记载的六国史料,肯定不够详细且真实度比较可疑,这也就导致这段历史相对来说有点混乱。 咱们现在的战国史,应该是《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等的记载互相验证得来的,不过这就属于专业人士的范畴了,吃瓜群众不必深究,知道有这么个事情就行。 也因为《战国策》的原因,这段历史被称为战国时代,标志性事件就是“三家分晋”,因为它标志着维持东周的宗法封建体制开始走向衰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之变局。 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背后是崩溃的旧世界 经过武王伐纣及周公东征后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周代基本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封建制: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统领、管理、保护各诸侯,而各路诸侯亦有供奉、拱卫周天子的义务。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硬实力不足以维持这套宗法制度及封建体制,所以春秋时期才有那么多违背礼法的事情发生;幸运的是诸侯国中的两个大国齐国、晋国愿意拱卫周天子,用硬实力确保这套体制延续下去;这也是春秋时期看上去道义礼信还颇能占据上风的原因。 咱们回顾一下春秋五霸的故事会发现,春秋四大强国中,秦国除了秦穆公,大部分时间不太参与中原诸侯的事务——也确实是鞭长莫及;而楚国力量强大,却更多是反面角色,被中原诸侯视为威胁;所以,齐国、晋国是东周真正的支柱,是宗法封建体制的保护神。 公元前,403年,原本是晋国卿臣的韩虔﹑赵籍﹑魏斯被周威烈王升格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彻底瓜分了早已名存实亡的晋国公室,晋国灭亡,韩国、赵国、魏国诞生;史称三家分晋。 公元前386年,原本是齐国臣子的田和,驱逐齐康公自立为君,随即被周安王册封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姜氏齐国彻底断绝,田氏不改国号,依然叫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这两件事都是以臣子身份而篡权多位,周天子不但无法讨伐,反而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周王室在道义和实力上都输了个底朝天,昔日两大护法齐国、晋国已然不再,宗法封建体制摇摇欲坠(宗法封建体制的详情,请参阅拙作《井田、宗法、封建、军事…这些很重要—春秋时代社会基本风貌简介》)。 旧的世界即将崩溃,新的秩序尚在酝酿中;各路诸侯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进行一系列军事、政治、经济改革,以求在乱世中大有作为。 三、无意间改变的历史走向 春秋时期,虽然也冲突不断,但在道义上,依旧讲究一个“不绝其祀”的底线,打了败仗了,认赌服输老老实实磕头认罪,一般也不会灭你国;一些被夷狄灭国的小诸侯们,还会被霸主们复国——在原址或者另外找地方,重建其国,齐桓公、晋文公就没少干这种事情。另外补充一点,楚国很长时间内被视为蛮夷,就是因为它春秋时代就喜欢灭国,不遵守这套有底线的游戏规则。 然而到了战国时代,周天子更加没有存在感,晋国没有了,齐国狸猫换太子了,天下间没有了打抱不平的制衡力量,冲突变得残酷起来:战争往往以灭国为目标。 大家应该都知道黑暗森林法则,它的原理用在这里同样合适:要想不被灭国,就只能灭掉他国,直到只剩下自己——这不就大一统了么? 如果没有这个变化,像春秋时期这种政治运作方式一直延续下来,不就是联邦或者邦联么?如果把欧盟看做一个国家,成员国像极了各诸侯国,唯一区别是没有周天子而已,而美丽国,跟周王室强盛之时差相仿佛…… 当初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彻底瓜分晋国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竟然改变了历史走向,正是从这里,整个社会都开始变化,为始皇帝的一统天下酝酿条件。 战国初期,诸侯国尚有二十几个;然后,郑国灭掉了许国,韩国灭了郑国,宋国灭了曹国,然后自身被齐国所灭,鲁国、陈国、蔡国全被楚国吞灭,秦国灭掉了巴国蜀国,赵国灭掉了中山国,一时之间,华夏大地上,只留下了秦、楚、齐、燕、韩、赵、魏七个实力较强的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差点忘了,中间还夹着个小小的卫国。 韩、赵、魏由晋国分裂而来,燕国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召公的封国;这七个国家即将展开最后的决战。 这其中,魏国、齐国、赵国、秦国相继称雄于一时,详细的情况咱们下一篇继续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