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 幅 李 公 麟 風 格 的 寒 山 拾 得 圖

 fuhaizhenren 2020-09-20

寒山拾得图

立轴 水墨纸本 规格:27.3 x 13cm

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收藏

寒山、拾得是唐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此图画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寒山亦称寒山子,居天台始丰县寒岩,好吟词偈,状似疯癫。拾得是孤儿,寺僧拾而养之,故名拾得,在寺执炊涤器,与寒山友善。

描绘寒山与拾得的画作,自宋代以来就一直在禅僧间广受喜爱。而且,寒山、拾得二人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旧时婚礼上,喜堂高挂二仙神像,寓意和气好合。

这幅被美国耶鲁大学美术馆收藏的《寒山拾得图》亦是中国宋代早期仿李公麟风格的白描画,也是目前存世作品中最早的寒山拾得图。所谓时移世易,艺文代变,不同时代的寒山绘画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这幅早期的寒山拾得图中,可以看到寒山拾得的形象与后期南宋梁楷及元代因陀罗所绘的寒山拾得形象有所不同。

画面中,寒山持杖前立,拾得似躲在寒山身后,含笑注视着右前方。面相憨厚,神态逼真。此画是传世的寒山拾得图中较为细腻、工整淡雅的一幅。

相传,寒山是个隐居僧人,他的诗写得很好,但脾气很怪,常常跑到寺庙中“望空噪骂”。和尚们都说他疯了,他全然不当回事。只有国清寺的厨僧拾得,时常给寒山送水送饭,两人渐渐成了朋友,无话不谈。

拾得本是个苦命人,刚出生便被父母遗弃,幸亏国清寺的丰干和尚经过,将其带回抚养,所以起名“拾得”。

拾得与寒山关系甚好,很快便传到丰干和尚的耳中。于是,丰干和尚召来寒山,让他和拾得一起在国清寺做了厨僧。从此,寒山、拾得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他们在佛学、文学上相互学习,进步迅速,很快成为与师傅丰干和尚一样的得道高僧。

当时,新任刺史得知寒山与拾得的大名,便想去拜见并请他们出山,而寒山与拾得笑傲而去,避而不见。

多年以后,寒山和拾得来到苏州妙利普光塔院居住,此院便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民间珍视寒山、拾得情同手足的友谊,将两人推崇为和睦友爱的爱神。到了清朝,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名扬天下。

《寒山拾得图》上,题有长长的跋文,寒山拾得二圣降乩(音:积)诗曰:

呵呵呵,我若欢颜少烦恼,世间烦恼变欢颜。

为人烦恼终无济,大道还生欢喜间。

国能欢喜君臣合,欢喜庭中父子联。

手足多欢荆树茂,夫妻能喜琴瑟贤。

主宾何在堪无喜,上下情欢分愈严。呵呵呵!

围绕着“喜”字,这首诗点明了画作主题。而寒山、拾得之所以被称为喜神,可能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寒山与拾得曾留下一段经典对白,内容是: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段充满哲理的名言,让我们看到了“喜”的真谛!

2、1-2篇原创文稿(艺术家自己或评论人针对作品的评论或赏析解读);

4、在其他平台原创刊发的,请加“游观”为白名单后,再进行投稿。

主 编:朵庆彦(汲云轩)

/

此文章图片来源 网络

本号所登载之文章,除部分原创外,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图片除平台拍摄及相关作者提供外,其它图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不对其来源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