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炒期货100:关于基差交易,你不可不知道的事情!

 bdpqlxz 2020-09-20

什么是基差交易?

随着贸易的发展,现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方式逐渐被淘汰,新的贸易模式不断发展。基差贸易是大宗商品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在签订销售合同时,数量是确定的,但是价格不确定,价格确定的方式是点价交易。以某个期货合约作为点价合约,然后在规定的有效期之内进行点价,点价之后再加上一定的升贴水来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升贴水的报价方是基差的卖方,被动接受升贴水并获得点价权力的一方是基差的买方。基差贸易对买卖双方其实都是有一定益处的,卖方可以锁定销售利润,同时可以将风险转嫁为买方。买方可以明确采购的上家,可以趁价格合适时进行点价,从而获得了未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利润的机会。

基差贸易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升贴水的交换。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宗商品,尤其是跨国大宗商品的进出口贸易,往往采用这种交易模式。例如,我们做国内豆粕的时候,往往比较关注美豆的情况,因为点价基本上是以cbot美豆合约作为点价合约,还要参考升贴水报价情况,点价+升贴水报价+海运费用这是三大基本的成本,然后就是各种关税、增值税、港杂费等成本,从而估算出美豆的进口成本。

买入套保与卖出套保?

产业客户可以做两种套保模式,一种是买入套保,另一种是卖出套保。做买入套保的主要是下游需求企业,做卖出套保的主要是上游生产企业。贸易商是既可以做买入套保,又可以做卖出套保操作的,因为贸易商是链接上游生产与下游需求的一个桥梁,贸易商建库存与销货既可以在现货市场上实现,也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实现。

所谓买入套保,简单来说就是买入期货,卖出现货的一种交易策略。所谓卖出套保,就是卖出期货,买入现货的一种交易策略。了解了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再继续去了解一下产业客户什么时候选择买入套保,什么时候选择卖出套保。

基差走强与基差走弱

与套保效果关系比较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基差的变化,我们都知道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当期货市场处于正向市场时,基差为负;当期货市场处于反向市场时,基差为正。基差的变化会影响产业客户套保的策略与结果。

我们常听说基差走强和基差走弱,那么什么是基差走强或走弱呢?很多人区分的过于复杂,分为正基差和负基差的情况讨论,甚至还有讨论基差的绝对值来区分基差走强还是走弱。我认为,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我只看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基差走强还是走弱,例如基差从-100变成了-50,那么就是基差走强,基差从100变成150了,也是基差走强,基差从-50变成50了,还是基差走强。这样只看数字本身的大小,就不必分正向市场和反向市场,也不用讨论什么绝对值的问题,更加简单明了一些。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一下基差的变化如何影响套保的结果。假设现在豆粕现货价格是3400,期货价格是3500,基差为-100,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豆粕现货价格变成了3450,而期货价格不变,依然是3500,此时的基差为-50,基差走强。我们再测试一下,分别采取买入套保和卖出套保的结果如何?

所以,从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基差走强,卖出套保获利。这种情况也叫做卖出基差。

然后,我们把上面的那个例子稍微改动一下,假设现在豆粕现货价格是3400,期货价格是3500,基差为-100,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豆粕现货价格变成了3350,而期货价格不变,依然是3500,此时的基差为-150,基差走弱。我们再测试一下,分别采取买入套保和卖出套保的结果如何?

所以,从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结论:基差走弱,买入套保获利。这种情况也叫做买入基差。

锁库与去库是什么意思?

了解了上述情况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产业客户会采取卖出套保来锁定利润,在什么情况下产业客户会采取买入套保来锁定成本。

我们做期货交易,除了关注基差的变化之外,也需要关注一下库存的变化,那么产业客户的套保行为对库存是如何影响的呢?

以卖出基差为例,产业客户采取的是卖出套保的方式,这样手中的库存部分会注册成仓单,要么提前进行期转现交割,要么是合约到期时一次性交割,所以这部分的库存就被锁定主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锁库

锁库对库存是怎么个影响呢?未来交割的时候,买方接货,卖方交货,所以未来会出现期现解锁去库的情况,未来的库存会降低。举例来说,本来上游有100吨库存,卖出套保20吨,表面上上游的库存还是100吨,但实际上有20吨被锁住了,用于未来的交割,真实可供交易的库存只有80吨。所以锁库之后未来就是一个解锁去库的过程,这部分库存被下游的需求企业接走了。

所以在锁库阶段,市场中的商品看似高库存,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库存并不能够在现货市场中流通,不会给市场造成较大的供应冲击,反而对价格是一种利多。在解锁阶段,对应的库存流入到现货市场会对现货价格造成一定的抛压,反而是一种利空。

所以,有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有的品种库存累积的时候,市场上现货价格并没有下跌,由于现货价格坚挺,所以期货也并没有随着库存的累积而下跌。这是因为这部分库存正是用于交割锁库的,暂时并不会对现货市场造成冲击,但期货交割时,这部分库存流入到现货市场,对现货价格造成打压,期货价格从而随着库存的下降开始下跌。例如,甲醇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交割的量越多,期现解锁去库的量也就越多,到时候会有大量的货流入到现货市场,现货价格往往因此承压下跌。所以我们也要关注一下交割的量,如果交割的量小,那么对现货市场的抛压就不太沉重,现货和期货价格就会相对坚挺。

如果你是一个贸易商该怎么办?

目前农产品采取基差交易的居多,假设你是一个饲料企业的老板,未来你有大量的豆粕需求。这个时候你发现有油厂想要通过基差贸易的方式卖给你一批豆粕,假设指定的合约就是m1905合约,升贴水是现货升水500元/吨,提货时间是2019年1月份。我们假设现在豆粕的现货价格是3300,m1905的价格是2780,05合约贴水52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接受这笔交易?

从表面上看,油厂给你的报价确实是比现货与05合约之间的基差便宜20元,貌似现在买豆粕确实便宜一些。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个时候,你首先看一下01合约的升贴水情况,你一看,原来01合约现在仅贴水150元。其次,你再看一下历史的基差图情况,你会发现原来豆粕基本上常年处于正基差状态,期货贴水是常态,你进一步观察发现,大多数贴水位于100-600元/吨左右。油厂现在给你报价的时候,基差在520,在这个位置上,未来基差走弱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

基差走弱的可能性比较大,说明了目前要么是现货被高估了,要么是期货被低估了。如果你和油厂签订合同,那么我们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是期货被低估了,期货未来价格上涨,再加上600元的升贴水,你的采购成本就会比较高;相反,如果是现货被高估了,未来现货下跌,但现货下跌的幅度要大于期货下跌的幅度,你在采购价格上同样有可能会吃亏。

所以,你是预期未来基差走弱,这个时候如果你签这个合同,风险还是比较高的。由于油厂要求提货时间是2019年1月,而你在2019年1-3月份有豆粕的刚性需求,这个时候你怎么办呢?当然是先不跟它签合同。

你可以在m1905合约上以2780的价格做多,从而先锁定采购成本。未来再看具体情况选择与油厂进行合作。假设,如你所愿,基差真的走弱了,如果是期货上涨幅度大于现货上涨幅度的情况下,你的期货多头头寸会大赚,来应对未来豆粕采购成本的上升;如果是现货下跌幅度大于期货下跌幅度的情况下,你的期货多头头寸亏损,你可以直接平掉仓位同时在现货市场低价采购豆粕,也可以直接在期货市场交割接货,提前进行期转现。从而确保在1-3月的时间,你能够拿到豆粕使用。

相反,如果事与愿违,基差走强了,说明期货贴水的幅度变得更大了,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在期货市场进行采购。

如何看着现货做期货?

很多人狭隘地认为,看着现货做期货就是看着现货价格的变化来做期货,这是最肤浅层面上的理解。就拿焦炭来说吧,期货价格反应的是预期,往往比较提前,而现货价格由于定价模式的问题,所以反应往往滞后,所以你会经常发现焦炭的期现价格容易出现背离情况。如果你机械地看着现货价格做期货,往往容易吃大亏。

所以我们不仅要看现货价格,更要了解定价模式和结算价格的确定方式。除了我之前所说的库存、基差、利润、定价方式等几个重要的因素之外,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某个商品甚至产业链,还要把产、贸、运、储、销这五个方面都了解清楚。

其实,对于个人交易者来说,做基本面分析真的是很难,一方面各种资讯平台基本上都要付费,你不花钱,很难得到想要的数据,就算你想去调研,也苦于不认识相关人士,调查不到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基本面分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断去发现行业内的一些“秘密”,现在大家都把基本面做得越来越细,所以没有持续学习能力的人也会慢慢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中,逐渐被市场淘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