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起学《论语》20.2.1尧曰篇——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投沙斋 2020-09-20

一起学《论语》20.2.1

尧曰篇——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白话】
子张向孔子请教说:“怎么做才能从事政治呢?”孔子说:“尊崇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行,这样才能从事政治。”
子张说:“什么是五种美德呢?”孔子说:“君子施惠于民而不耗费,劳役百姓而无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婪,内心舒泰却不骄傲,有威仪却不过猛。”
 
【释词】
尊五美:尊,尊崇、推崇。或曰“尊”为“遵”,率循遵行之意,亦通。
屏:同“摒”,摒弃。
惠而不费:施惠于民而不耗费。《四书解义》:“有益于下而无损于上。”
劳而不怨:劳役百姓,而百姓却不怨恨。《正义》:“劳民,如治沟洫,及耕敛之类。又农隙讲武事与土功。”《四书解义》:“既已劳民之力,而又不拂民之心。”
欲而不贪:有欲望但是不贪婪。《吕览》注:“求无厌,是为贪。”钱穆:“贪者,有欲而常感不足。”《四书解义》:“人心有所欲,易至于贪。君子未尝无欲也,而于己有所得,于人无所求,欲而不贪。”《集说》:“惟君子所欲者在仁,而所得者在仁。”
泰而不骄:内心舒泰却不骄傲。泰,舒泰。《四书解义》:“人志意舒泰,易至于骄,君子虽泰然自得也,而无一毫骄傲之意。”《集说》:“泰者,安舒自得之谓,若近于骄矣。惟君子之心,一主于敬,不以彼之众寡小大而二其心,则其自处泰然,而何骄之有?”
威而不猛:有威仪却不过猛,使之合于中。《四书解义》:“人以威临民,易至于猛。君子虽有威可畏也,而不至于猛厉而难堪。”
 
【先贤精义】
唐文治曰:上章言帝王之治法,此章言春秋时应行之政治与后世当亟去之弊
尹氏曰:告问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者也。故记之以继帝王之治,则夫子之为政可知也。
《困勉录》曰:“尊五美,屏四恶”,“五美”下一“尊”字,奉若神明蓍蔡,必欲出乎身;“四恶”下一“屏”字,视如荼毒蛇蝎,必不使加乎民
《论语后案》曰:观《中庸》哀公问政及此经答为邦、答问政各章,夫子之论治,大纲条目可以见矣。立人达人,为政者之所欲也。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为政者之所欲也。汲黯谓汉武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汲黯所谓欲者,即贪之谓,与此言欲不同。
《论语义疏》曰:言为政之道,能令民下荷于润惠,而我无所费损。君使民劳苦,而民其心无怨。君能遂己所欲,而非贪吝也。君能恒宽泰,而不骄傲也。君能有威严,而不猛厉伤物也。
陈祥道曰:仁义之施在民,而成仁义在己,故言惠而不费,劳而不怨,则继之以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也。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德行也;威而不猛,威仪也德行,本也;威仪,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故言欲而不贪、泰而不骄,而终之以威而不猛也。
张栻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施于人者也;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存于己者也。为政内外始终之道亦云备矣。然而欲仁又其本欤?
竹添光鸿曰:“惠而不费”,以养民言也;“劳而不怨”,以使民言也;“欲而不贪”者,以正心言也;“泰而不骄”者,以接物言也;“威而不猛”者,以修身言也。
伊藤仁斋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二者治民之要;“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三者修身之要修身即治民之本
 
【附录】
《东塾读书记》曰:《论语》记门人之问有两体,如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张问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凡问者盖皆如此,必有所问之语也。简而记之,则但曰“问政、问仁、问孝”耳。且诸贤之问固有所问之语,尤有所问之意,如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岂子贡身为士而竟不知士之谓乎?此乃求夫子论古今士品之高下,故问及今之从政者。凡读《论语》者当知此意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