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豪爽的苏序喝酒砸庙,还深得民众拥护,是怎么回事?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9-20

豪爽的苏序喝酒砸庙

还深得民众拥护,是怎么回事?

苏序生于公元973年,生活在北宋开宝年间,娶妻史氏生三 子:苏澹、苏涣苏洵。苏序家境富裕,广有良田,但乐善好施,勤俭节约,出门不喜欢坐马车。有人问,你为什么有车不 坐,他说:“比我老的人都在走路,我要是坐车,见了他们不自在。”他的家很宽大,但十分简陋,家里伙食也不讲究,粗茶淡饭,就是客人来了也这样,可他并不觉得寒酸,不去迎合阔人的奢侈豪华。

有人不理解,背地里说苏序太抠门,但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让他们深感意外。这件事有书为证,书名《师友谈记》,作者是北宋陕西华县人李廌。此人生于公元1059年,小苏轼22岁, 是苏轼的学生,公元1080年参加礼部考试,苏轼做主考官,还是落榜,后来再考也失败,便归耕写作于河南颍昌,写有《济南集》二十卷、《德隅斋画品》一卷、《师友谈记》一卷,记载苏轼的许多真人真事,确实可靠。李廌在书中记录了苏轼的 一段自述。

我的祖父叫苏序,长得伟岸英俊,而且才气过人,虽说没有读多少书,但气度非常大。近些年居住在乡下,家里水田不多旱地多,就用旱地多种小米,然后用小米调换稻谷,储存在大粮仓。人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问他他也不说。储存多年后,他粮仓里的稻谷有三四千担。这年眉州遇到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缺少粮食。我祖父便将仓库的稻谷拿出来救济大家,先照顾苏氏族人,再照顾亲戚朋友,再照顾佃户、乡里贫苦人,帮助他 们渡过灾年。大家这才明白苏序存储稻谷的原因,非常感谢他。

不难看出,在大灾大难面前,苏序不但未雨绸缪,有备无 患,还把粮食大量出让给灾民,而不是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这显示了苏序的大慈悲、大慷慨,与他平日的勤俭节约、斤斤 计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一掷千金的大义举、大慷慨不是穷奢 极欲者所能理解的。

苏序能这样做,一个原因是其豪爽性情所致。他生性豪 爽,不拘小节,喜欢喝酒,不喜欢读书,爱作打油诗,往往酒 酣之际便高歌低吟,胡乱作诗,数十年写了几千首诗,什么朝 廷政事、地方法令,什么乡人杂耍、鸡鸣狗吠,管他平仄韵律如何,统而成诗,自然有雅有俗,纷乱杂陈,倒不失为乡间田野记录。

这里讲两个苏序豪爽的故事。

公元1024年,苏序的二儿子苏涣去京城开封参加朝廷考 试,一举高中。因为要在京城应酬和等候朝廷分配,苏涣一时 不能回。他见朝廷派遣差官去他老家送达封诰,报告喜讯,就 把朝廷发给的东西,还有他赴京赶考带来的东西,托差官用车马送回老家,并给父亲苏序捎书信说明。苏序和村里人得知苏涣高中的消息十分高兴,这可是苏家,也是眉山这些年出的第 一个举人。苏序大宴宾客,乡民也请苏序,于是大家连日喝酒,不亦乐乎。

这天,苏序正与人喝酒唱歌,突然屋外响起喧闹声,有人跑进来说:“苏老伯,你儿子苏涣的朝廷封诰到了!”果然, 两位红衣官差接踵而至,给苏序送上朝廷封诰,恭喜苏涣考中举人,还将一个大包袱放在桌上说:“这是苏官人托我们捎来的器。”

苏序这时正喝得满脸通红,浑身燥热,便摘了帽子,露出 头顶戴的指头小冠,笑容满面,起身拱手道谢,指着包袱问差 人:“都是啥子东西?”

差人便解开包袱,拿出清单,一一点交给苏序。原来是朝廷发给苏涣的官帽、官服、笏板,还有苏 涣从家里带去京城的水罐、杂物,最后还有一把椅子。

苏序哈哈大笑说:“当官是得发把交椅。”一番应酬后,送走官差, 苏序无心再喝酒,便对几个邻居小子说:“你们听着,本人现在是举人的老爸,你们都得听我的,把这些东西替我装布囊带回去,还有,桌上这些酒、牛肉,也装了带回去慢慢吃。”

于是村民帮忙,收拾了两个布囊挑着回城,苏序骑毛驴唱小调走在前面,众多村民前呼后拥,嘻嘻哈哈,一路引来众乡亲驻足观看。

这个故事说的是苏序如何豪爽。苏涣中举是苏家大喜事, 因为从唐朝苏氏来眉州落户之后,五代子孙没有做官的。同 时,苏涣中举也是眉州大喜事,因为眉州偏西南,读书人都不 热衷做官,几年前有个姓孙的好不容易考取举人,不知为什么 举杯欢庆时突然死了,大家对当官越发没有兴趣。现苏涣高中,誉满川蜀,众学子纷纷起而效仿,热衷科举,使眉山学风焕然一新。这么大一件喜事,苏序却如此怠慢,什么仪式也不 讲,把朝廷给的封诰、官服官帽与牛肉酒瓶一肩挑走,惹得众人笑他不懂规矩。

其实,苏序倒也不是故意怠慢,心里对儿子中举做官非常高兴,只是那时喝多了的缘故。所以,过了些日子,接到苏涣不日将返家的消息,苏序便决定隆重迎接,亲自坐车去剑门关迎接新举人。这个决定不容易,因为眉州去剑门关要经过成 都、绵阳、广元,路途遥远。苏序心里高兴,不顾人劝阻,坚持要去剑门关迎接儿子还乡。苏序砸庙的故事发生在这次去剑门关的途中。

苏序在三年前就砸过一次庙,现在为何又要砸庙呢?这是宋人李廌给我们讲的第二个故事。李廌说,苏序两次砸的是同一个菩萨,名叫茅将军,是某个穷凶极恶的天神。眉州人都怕他,而苏序偏不怕他,见他一次砸一次。茅将军怕苏序,从眉山躲到剑门关。而苏序又来剑门关打他,吓得他托梦给寺庙方丈,请求苏序手下留情,允许他窃食剑门关。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

千百年来都是人怕神,这里却是神怕人。这个故事很有些 大逆不道的味道,非常鲜明地刻画出苏序无所畏惧的气魄和不合事宜的傲劲。纵观苏序、苏洵和苏轼、苏辙三代,苏序是神怕他,苏洵是弃新学,复古文,苏轼和苏辙是反对新法,祖孙三代似乎都有这样的气魄和傲劲。这便是命中注定,现代科学叫遗传。

苏氏入川这段史实,口口相传,千年不绝,至今还流传于河北栾城、四川眉山、河南郏县的老百姓口中。苏味道的第 四十三代孙叫苏士福,住在河北栾城,家里存有发黄的《苏氏家谱》。苏士福介绍说,苏洵祖上是栾城苏味道,从汉末到唐初,栾城居住着苏氏家族,当时栾城归赵郡管辖,所以称为赵郡苏氏。

苏士福说,苏味道的家应该是在现在马家庄乡大裴村一带,明代以前叫苏家庄,后来在“靖难之役”中被毁,改名为裴村,现在还在,分为大裴村和小裴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