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看山东人闯关东,一段悲壮的历史!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0-09-20

闯关东称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活动。山海关的城门,就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从清朝到民国,无数迫于生计的山东人开始往关外寻求活路。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下游天灾不断,山东一带的农民顾不得朝廷的禁令,纷纷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

( 图中是闯关东时期百姓在路上搭起来的窝棚,临时居住)

十九世纪中期,因闯关者的大量涌入,东北人口突破了三百万。十九世纪末期,东北实行全部开禁,这个时候人口增加至一千八百万。民国初开始,闯关东的人越来越多,东北人口已经接近四千万。闯关东的人群中以山东人最多,有一千八百多万,而最后留在东北的,也有七八百万。现在东北很大一部分人的祖先原是山东人。

清朝建立初始,实行严厉的隔离制度,禁止汉人进入满人管理的富饶之地。早期的时候,很多犯错被抓的山东人被发配到东北苦寒之地,他们被称作“流人”,意为发配流放之人。后来山东人集体闯入东北,他们开垦荒地,做苦力,做小买卖,勤奋肯干,很多人在东北站稳了脚跟,他们则被称之为“流民”。

(没有盘缠的流民,几乎是一路乞讨到达东北的)

满清朝廷眼见大势所趋,无法阻拦人口的大量迁移,索性由开始的镇压变成了引导和帮扶,清朝后期的山东人去东北,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他们给东北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东北的繁荣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且面对日本的侵略,山东人也进行了卓绝的反抗,他们中很多人死于抗击日寇的战斗。

(闯关东通过口岸成功后的喜悦写满了每个人的脸上)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山东穷苦农民面对严峻生存考验之时的奋起求生运动。当年,他们中的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自己的老婆孩子。

小孩子在哭泣,老年人拄着拐杖,一家老小,相依为命。他们知道关外是未知的世界,可是他们还是勇往直前,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患难,走向前方,沿途都有他们留下的痕迹......

从清朝中后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200余年间,先后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山东人为主的华北穷苦百姓离乡背井,相继踏上关东大地,这是一段厚重而悲壮的传奇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