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来文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高峰之路”艺术家推荐

 王大根 2020-09-21

王来文,1968年生,福建漳浦人。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教育部首届中国画博士课程班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评委,长期担任全国美术展组委会委员、评委,福建省美术大展评委会主任、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总评委等职。

王来文:闽风意味,独领风骚

尚辉

《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博导

王来文是当代福建画坛一位十分优秀的传统型中国画家,在他的花鸟画中充分体现着从晚清、民国到现当代以来福建地域绘画的传统文脉。例如擅长以铁笔勾皴物象的陈子奋,王来文承继了“陈子奋式”带有闽风意味的花鸟画气象。虽然白描的绘画技法自古有之,但是从陈子奋和王来文的白描作品中,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他们并不是单纯地以笔墨来勾勒花鸟物象的外在形貌,而是将外在结构与内在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事实上,王来文的白描花鸟画已经不再限囿于均衡式的用力方法,而是在有意识地强调以渴笔进行勾画和表现,并且在渴笔中形成了一种虚实的丰富变化。尽管在表象上看似是线条勾勒,但当把笔墨放大之后,便可以看到这些花鸟物象是从传统绘画的山石皴法中巧妙地转换而来。所以说,王来文的白描花鸟画作品实际也是一幅幅焦墨渴笔的山水画创作,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花鸟画。也就是说,王来文是把荷花、水仙、杜鹃以及兰草等花卉转变成为一种物态结构。而他所要探索和挑战的中国画难点,就在于白描技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是否能够寻求崭新的发展,王来文的白描花卉作品已经在陈子奋“铁线勾”的基础上取得了个性化的突破成果。
当然,王来文的花鸟画作品中还融入了稍许的水墨点擢,用来衬托白描绘画的单一性,由此建构出了另外一种层次和内涵,而且他的绘画题材主要聚焦于松、竹、梅、兰以及荷花、水仙、兰花等常见的传统物象。因此,王来文显然不是依靠题材的扩大来突破传统花鸟画的审美意境,而是始终在传统花鸟画的题材范围内进行笔法与墨法的探索与延展,同时很少在画面中融入色彩表现,坚持在水墨的本体语言中强调韵味与格趣的变化以及水墨绘画所独具的精神涵义。
此外,从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发展进程来讲,王来文也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一席,尤其是在福建地域深厚的传统文人画基础上坚守着承传。众所周知,自20世纪以来的花鸟画坛中,从福建之地涌现出来的著名白描画家有陈子奋、郑乃珖,再就是当代花鸟画家王来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从福建地域走出来的花鸟画家均携带着一种以水仙花和荷塘月色为象征的独特味道,充分显现着来自于闽地风物和人文关怀的艺术特征。因此,王来文以古法用笔和白描技法的完美结合,不仅体现了他特有的风骨与品格,而且在当代过度强调“色墨融合”的审美潮流之下,王来文的白描花鸟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让当代美术界看到了一种纯粹的笔墨精神。

走向单纯

——品读王来文白描花卉册页

王平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

作为当代写意花鸟画家群体中的“少壮派”,1968年生人的王来文不仅在绘画创作上饶有个人面貌,而且还是一位长期服务于福建美术界的美术管理者,曾任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现为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美协主席。作为美术管理者,王来文的身上散发着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作为花鸟画家,王来文更以其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花鸟画博得众多老先生的赞赏。不仅如此,王来文还长期致力于花卉白描艺术研究,我曾看到他的《白描水仙》《白描荷花》册页,文质彬彬,形真意远,流露出心平气和、怡然自得的书卷气,让人印象深刻。
 纵观中国绘画史,白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它是早期绘画中的粉本,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就是这样的作品,北宋时期的画家李公麟将其作为一个画科独立出来,之后便多有画家如陈洪绶、丁云鹏、吴彬等倾心于白描创作,尤其是在明代版画艺术的推动之下,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将白描技法与版画雕刻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开生面的语言形式。白描往往适合一些带有叙事性表现的画面,新时期以来的一些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也时常出现白描作品,可见白描如今作为中国画的一个独立品种是有着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的。另外在连环画创作中,白描也是画家经常选用的艺术语言。在福建画坛,古有黄慎、官周、曾鲸、吴彬等白描大家,近有陈子奋、郑乃珖等名家好手。陈、郑两位俱是当代白描大家,其中陈子奋是将金石引入白描,而郑乃珖则是强调勾勒法写生。近水楼台先得月,陈、郑两位白描艺术成就无疑让王来文有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机缘,观赏王来文的白描花卉作品,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他受到两位前辈的画风影响。
作为一位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绘画成就的艺术家,王来文能够反身关注白描的探索与研究,尤其值得关注。他的白描花卉较之于他以前的写意花鸟画,其特点是创作态度严谨,作品洗尽铅华,走向单纯,同时也呈现了他对生活的关注。他以白描的方式去写生,白描写生往往需要画家更加细致和敏锐地观察生活,才能精准地把握住表现对象的生动特征。我们知道,写意花鸟画强调抓住主体形象,次要部分往往通过泼墨等方式简括地一带而过,但是白描则需要画家把描绘对象提炼成点、线、面,并形成一种带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样式来表现客观对象。也就是说,白描对于画家的艺术态度、绘画精神以及技法功底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来文的白描花卉强调造型能力和白描功底的锤炼,更重要的是,王来文在他的白描花卉作品中融入了现代性的线描意识,强调了“积点成线”的审美视觉,呈现着与众不同的艺术面貌,同时,其笔下的水仙与荷花又各有情韵。册页《白描水仙》,呈现的线条特点既不同于传统绘画中流利劲爽的线条勾勒,也区别于书法用笔中的劲挺笔法,而是将松、淡、精、匀的线条与其不紧不慢的创作心态融为一体,画面内敛而含蓄,于单纯中显现着丰富的内涵,并且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氛围。册页《白描荷花》,春荷与夏荷时同样追求着松、淡、精、匀的线条品质,但在残荷的描绘上却呈现着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他借鉴了陈子奋以金石入白描的语言特色,追求线条的苍茫与遒劲,而且有意识地辅之点点淡墨;另一方面,他像郑乃珖那样以单纯的色彩进行复勾,进一步丰富了白描技法的表现范畴。从这两件册页来看,他的白描花卉往往“于细微处见精妙”,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别样的一番情趣。同时,他的白描花卉既有着一贯的个性语言特征,又有着不同阶段的具体追求,彰显了他对白描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除了对线条语言的探究之外,王来文也仔细地推敲和琢磨构图形式,力求每一幅作品都建构着独立而完整的趣味和形态。可以说,王来文借助白描对自然万象和生活情境进行深入体会与感悟,其作品展现了韵味隽永的独特情调和个性品格。
或许,研习白描花卉对王来文的写意花鸟画创新与发展能起到支撑和推动的作用,他这些“扎进去”的功课最终可能会在他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迸发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来文作为已经声名远扬的艺术家,能够躬身钻研基础性的学术课题,绝非是简单或偶然的兴趣使然,而是基于自身艺术发展的期许与规划,充分体现了他对于艺术的真诚、热爱以及追求久远之计的执着。

王来文:为中国画的笔线注入生命与灵魂

于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自古以来,笔墨、线条与章法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要素,也是中国画学的本体与灵魂,而从笔质和墨线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中国画,更是一个横亘于当下艺术家和理论家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课题解读之中,又包含着形神之变、色墨关系、章法结构、空间变幻以及画家心性等多个层面的子课题,由笔质和墨线的自身品质又独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判标准,从而汇聚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画法的独特审美体系和语言路向。花鸟画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正是这样一位由写意花鸟画笔墨探索走向白描绘画本体深研的画坛名家。
自明清已降的福建美术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白描艺术传统文脉,以上官周、陈子奋等为代表的几代闽派画坛大家,在线条表现与白描艺术理法层面卓有成就,也形成了一道风格独特的画史景观。王来文出生于福建漳浦,福建的地域性格和文化气质对其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也由此进一步总结出“闽人尚‘线’”的艺术规律和地域画风特质。福建漳浦历来以剪纸和书法闻名于世,而王来文自幼受到乡土文化的浸染,直至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在这个过程中,王来文以人物画入手练就了以形写神的造型能力,继而又进入到写意花鸟画领域进行深入探究。他在明代写意花鸟画的辉煌成就中,悟得了苍劲圆润、清逸俊秀的艺术风格,深受青藤、白阳、石涛、八大的理念影响,从而在写意花鸟画的笔墨形神之中强化了对于物质与精神的“物我”关系的思考表达,并且以鞭炮花、海棠花、紫藤、海棠、幽兰、菖蒲等故乡风物中十分熟悉的野逸花草作为创作母题,由此开启了他对于白描绘画体系的纵深研究与执著探索。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自成体系的传统画法,白描常常被作为笔墨线条的训练手段,出现在学院的基础教学和画家的日常研习过程中。而在现当代美术创作中,白描逐渐在纯化的线条表现中建构起了较为系统的语言范式和相对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系,像素描一样成为一种成熟而独立的艺术形态。此外,白描花鸟画在闽地艺术传统中也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面貌,从明代画家吴彬到清代画家上官周、黄慎,再到近现代画家陈子奋、郑乃珖,诸多闽籍画家均长于线条和形神关系的把握。而王来文正是在汲取地域传统的基础上,辅以色墨交融、写意与工笔交融的特殊画法,形成了更为深入、自由和纯粹的创作探索。在我看来,王来文对于笔墨线条与白描艺术的创研主要显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王来文的笔线勾勒及其媒介手法不同于较为刻板的传统线描画法。他以生宣和兼毫取代了常用的熟宣和硬毫,特别是中锋行笔的方式使得线条更加松灵、透气和散逸,从而淋漓尽致地显现出一种工中求逸、刚柔相济的节奏韵律。此外,王来文还将传统人物画中经常使用的战笔画法融入到白描花鸟的笔质之中,不仅形成了“笔断意不断”的审美体验,而且结合了书法篆刻中颇具金石味道的“破”与“力”,这也是他对于白描艺术的独特贡献。
其二,王来文的白描在构图上显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留白的方式强调物象之间的形式张力,另一方面引入诗词题跋与物象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借鉴了传统写意花鸟画的语言样式,与此同时,其画面也由点与线、面的关系转化为线与线的关系。因此,王来文笔下的水仙、荷花都散发出一种诗意的韵致,从而将白描这种以往既相对写实、又近乎板刻的基础训练方式,“升格”为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和画法体系。
其三,王来文的白描物象既得写真之趣味,又有意笔的简括和工写结合的造境意识。例如在表现荷叶的卷舒与绽放意态以及水仙的挺立与散落形致时,都凝聚着画家对于形式感的比照综合,在看似写真、写实的造型中渗入了主观的变形与加工,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笔法物态和造型风格。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取自于南国的自然物象,都在王来文的笔下幻化成为清新灵动的画面意象。
其四,近看王来文的白描花卉作品,无论是单线勾勒还是双勾线条,都非常讲究浓、淡、干、湿、急、缓等笔质因素的变化,在同一画面或相近作品中几乎找不到雷同的用笔方式,也就是在不断的对比呈现中寻求着动态的平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来文的白描绘画也脱开了作为工笔花鸟画稿的过程性形态,如在渴笔、宿墨等相对写意化的笔质之中,不仅流露出笔性的味道与品质,而且兼具了表现花卉物态空间的准确性和结构性,使线条具有了造型、写意和抒情的三重功能,赋予白描线条以一种更为丰富和完满的风格样式。
正是在这一角度上,王来文的白描花卉创作为中国画的笔线注入了生命的力度和活的灵魂,并通过对于线性笔墨的进一步提点与强化,特别是以淡墨晕染的方式突出了笔线的主体性结构,使得王来文的艺术创作既没有游弋出白描画法的本体界限风格,也拓展和发扬了线性绘画的灵动与感性。尤其是在强调视觉张力的当代艺术语境以及注重媒介性、制作性的创作时风之下,王来文的白描花卉作品正如一缕清风,寄托着“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哲思,这也正是王来文的白描艺术创作与研究,对当代美术创作和未来发展的建构性价值与学术性意义。

艺术家作品

王来文 荷香伴墨香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摇曳风姿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一念心清净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花容又伴香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秋月春风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洗净铅华 中国画 33cm×25cm 2018年

王来文 花容婀娜玉生春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清香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清香满人间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世外之物一身清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水仙水仙,得水能仙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天生清香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仙姬摇曳知春到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王来文 只凭一勺水,便可香满堂 中国画 32cm×25cm 2020年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开馆展

高峰之路——当代中国画探索研究展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报》社
承办单位:《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尚辉 王平 于洋
策展人:李回源

山水篇开展时间:
2020年8月28日下午
展览时间:8月28日—9月6日

人物篇开展时间:
2020年9月9日下午
展览时间:9月9日—9月18日

花鸟篇开展时间:
2020年9月21日下午
展览时间:9月21日—9月30日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编辑  | 李回源
 制作  | 李   倩
 校对  | 李   倩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1307117828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