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碰上叛逆期

 昵称71627124 2020-09-21

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后,创业创新的风潮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被认为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创新创业存在问题逐渐凸显,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创业不创新

走入中关村,你会发现智能硬件绝对是时下最火爆的创业项目之一,各种产品令人眼花缭乱。然而,细细观察你会发现“硬件+芯片+大数据”成为了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对智能硬件的普遍理解。这也使看似火爆的背后大部分产品都面临着产品销量低、大幅降价、用户不感冒等集体窘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本刊记者多次采访投资公司和孵化器的相关负责人得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大量的创业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只有创业没有创新。

盛景网联集团董事长、盛景嘉成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彭志强指出,“大众创业”是符合人内在的一种追求,而真正要面临的挑战是“万众创新”。创业第一天就走同质化道路,我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未来会遇到巨大的挑战。

“我们孵化器在筛选创业项目时发现,当前很多创业者都不够理智,创业项目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从事孵化器工作多年的中科达孵化器负责人张洪伟告诉本刊记者。

提及创新,人们都会想到中关村和硅谷,并把中关村看作中国的硅谷。彭志强则认为,虽然中关村、海淀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和非常清晰的成型,但还有很多可以去升华和改造发展的方向,创新的生态系统尚不健全是“万众创新”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中关村一直致力于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今年创新创业的热潮中,又积极搭建不同国别投资人和创业者的交流合作平台,倡导全球化视野下的创新创业与合作交流,进而营造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圈,11月13日CAMP中加联合创业营战略合作的签约就是其中的典型。

“中关村是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会场,应该进一步发挥辐射和溢出效应。但现在很多区域和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都想长得跟中关村和跟海淀一样,没有差异化和各自的明确定位,这一问题也需重视起来。”彭志强告诉本刊记者。

资本价值链存在明显缺失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除了遭遇创新不足这一重创外,资本价值链依然存在明显缺失则是其面临的又一挑战。

采访中,本刊记者遇到的初创者几乎都感慨,找投资太难了。“开始创业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每天都在努力寻找投资人给我们的团队投资,但结果并不乐观,压力很大。”一位姓黄的创业者告诉本刊记者。

“‘中间大、两头小,少顶层’”是今天中国资本价值链的一个总结和写照。我们的VC、PE已经比较成熟,但天使投资规模太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彭志强说。

据了解,中国的顶层母基金比较匮乏。相对来说,政府引导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在过去五年、十年中扮演了母基金的角色。但是鉴于专业性、激励机制、市场化等影响,使得它定位为支持母基金,比自己做母基金对整个社会的引领和放大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如何构筑市场化母基金以及政府引导基金双轮驱动的模型,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性布局。

彭志强认为,李克强总理发布的巨大规模的国家级创新产业引导基金如何真正的市场化,如何良好地与市场化机构联动和互动,值得研究和关注。

孵化器孵化功能欠缺

搭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众多模式的孵化器应运而生。据相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各类孵化器数量将达1500家,孵化场地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孵化器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同时,入驻条件不规范、同质化严重、配套服务欠缺、“借鸡下蛋”等种种问题却逐渐暴露。

在颐佳养老北沙滩服务站,记者见到了创业已有四年之久的清华大学博士郭藏燃,简单、朴素但不失秩序的办公环境令记者充满了好奇。因为这是他第三次创业,而且这次他把目标对准了鲜有人涉足的情绪健康管理领域,目前已经研发出来的产品接近3000件,其中“懂你”已获得多项专利。

“你为什么没有入驻孵化器?”面对这一问题,郭藏燃坦然一笑,“我想入驻,但是每次都是非常复杂地提交一大堆申请材料、填写一大堆表格后,就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了,次数多了,我就不想再入驻了。但还是很希望接收我们材料的相关部门或单位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我们对接,真诚希望他们能够帮我们指出问题,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让我们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

对创业者来说,免费或便宜的办公场所固然重要,但是他们更希望能够入驻一家孵化器,并在其中获得配套服务,进而早日实现创业成功的梦想。

除了配套服务跟不上,当前无论是地方政府主导还是企业投资建设的孵化园区,靠“房东经济”维持成为普遍现象。不少打着孵化器旗号的办公场所,其实就是被改造而成的密集小微办公空间,一方面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收取的房租、水电、物业费等与写字楼无异,提供的创业配套服务也流于形式。

业内专家普遍表示,相当一部分政府或企业开办的孵化器仍具有强烈的公益性色彩,为企业提供房租极为低廉的办公环境和设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非盈利化孵化器应具备公益化、市场化二者结合的模式,打造专业孵化器,为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孵化的效率和成功率。

关于我们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微信

新鲜 丰富 深度

微信号:china_report

官网:www.chinareports.org.cn

编辑:张利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