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分落户为“北漂”打开一扇窗

 昵称71627124 2020-09-21
8月11日,《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全文正式发布,该政策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开始试行。本次北京试行的积分落户政策整体框架概括为“4+2+7”,即需同时满足4个条件(持有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并通过2项基本指标(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和7项导向指标(教育背景指标、职住区域指标、创新创业指标、纳税指标、年龄指标、荣誉表彰指标、守法记录指标)进行积分。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去年12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最主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放宽了申请者的年龄限制,同时增加“年龄加分指标”,对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申请人家20分,这既扩大了参与积分申请落户者的人群范围,又充分考虑到了优化人口结构的政策导向。

 
对于要求申请人“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7年及以上”的要求,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这体现了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按照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大城市的落户条件对缴纳社保年限的要求是不超过5年,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在缴纳社保年限的规定上较大城市要高一些。参照全球其他地区的做法,比如香港需要在港逗留满7年之后申请香港永久居民资格。
 
至于多少分才能落户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将根据申请情况结合年度人口调控目标,每年划定“分数线”。同时表明,积分落户政策作为落户政策的补充,不影响现有其他落户渠道,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引进、亲属投靠和工作调动等渠道仍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北漂”之苦 


2015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此前做出的决定,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需控制在2300万人。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内,北京只剩下不到130万的人口增长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向北京,给交通、环境、教育、住房等资源造成不小压力,在京人口数量确实应该控制,然而对于那些有着稳定工作和住所的在京“外地人”来讲,一本北京户口背后,涉及子女上学、购房、买车等诸多权益。每年毕业季,高校应届毕业生为了一纸户口挤破头进入“体制内”,现有的其余落户通道都有较高的准入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更是难上加难。虽说积分落户政策仍然处于试行过程中,对于具体的打分和申请情况尚不明朗,但是却为超800万无北京户籍的“北漂”开了一扇窗。

 
小李是一名去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浩浩汤汤的就业大军中,他并没有那么幸运,虽说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外资企业,但并未给他解决户口。他虽然拿着很高的薪水,做着自己热爱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因为户口的问题他感到些许遗憾:“没有北京户口的我需要在京连续五年缴纳社保,也没有资格参与买车摇号。我不知道等五年意味着什么,但是看着顺利拿到户口的同学已经开始张罗买房和买车,自己心里有时候挺不是滋味的。”
 
已经在北京工作了10余年的王先生原本在自己的家乡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毅然决然决定来北京打拼,现如今已经做到了一家公司的高管,“我现在在北京拥有了一切,却始终有一种漂泊的不安定感,太太和我是老乡,我俩都没有北京户口,当年买房政策宽,虽说很早在通州买了房,但是眼看孩子要上学了,就要面临高昂的借读费,在学校的选择上也限制重重。”
 

准妈妈吴女士就是“北漂”大军之一。虽然在北京工作已有三四年时间,但是在吴女士看来,由于一直没有户口,对这座城市也一直有种距离感。自己的孩子眼看要出生,即将面临一系列跟户口相关的问题,她对北京的那一份距离感就越加强烈。“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北京户口,让孩子融入这座城市。”吴女士说,快当妈妈了,才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才更想在北京落户。毕竟有了户口,才能算给孩子安个家,才能给孩子更好更平等的就学和成长环境。“从今天起,不只是我,我的丈夫就会努力挣分,争取早日落户,只求一份归属感。”

 
对于新出台的政策,一些“北漂”还是持质疑态度:“从四项基本条件来看,门槛并不算高,达到相应政策的申请人应该不在少数,自己有多大的机会拿到户口呢?感觉几率比中彩票还小。”不过大部分“北漂”还是表示欢迎:“我们起码有了中彩票的机会。”

回归人口管理本位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每一项政策都应该朝着帕累托最优的方向发展。面临的社会状况不同,政策必然需要逐步修正和调整,户籍制度的变革正生动体现了这一点。积分落户是进一步优化人口管理的一次尝试和实践。北京户籍之所以会有较大的吸引力,关键还是户口本总是难与人们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脱钩,是否持有本地户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

 
办法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户籍新政,背后更蕴藏了北京对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布局的方向性思路。”户籍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随着居住证在京推开,非京籍人口对于北京户籍的需求也将转型,人们不用再为了追求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而落户,户籍制度将回归更纯粹的人口管理职能,更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表示,早期在京非本地户籍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中,最缺失的就是子女教育,虽然近几年转移人口子女在京享受义务教育政策相对有所改进,但是对非京籍儿童入学的条件非常复杂;由于外来人口就业不稳定以及转移接续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外来人口在京享受和本地户籍居民相似的社保待遇仍然难度较大;此外,对于买房、买车等基本,这些都是北京未来进一步户籍、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不单单是让一些人拥有获得北京户口本的机会,更大的层面,应该是保障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获得同等的权利,让常住人口不因为一纸户口而感到寸步难行。除了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外,还要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户籍制度可以再完善,但人的权利不应因此得到束缚和限制。

关于我们』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微信

新鲜 丰富 深度

微信号:china_report

官网:www.chinareports.org.cn

编辑:刘文婧(实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