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现场 | 应对老龄化,进博会上有亮点

 昵称71627124 2020-09-21

“你能想象二三十年后的上海进博会,估计参展和采购双方的老年人比例都会显著增加,肯定还有坐着轮椅来逛展会的,到时候我们场馆的无障碍设施更要加强了。”第二届进博会的参展商盛诺一家的首席运营官王舜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的时候笑着说。作为医疗与健康管理咨询领域的业内人士,他十分关注中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并且十分看好康复医疗领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医疗与康复产业的需求越发旺盛。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的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元。而记者在本届进博会采访的时候也明显的感觉到,在多个展馆和展区和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相关的主题产品明显的有所增多,甚至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还特别增加了“康复养老”区域,且有不少新产品展出,亮点频现。

现代技术提高老龄人口生活质量

△ ExoAtlet专供下肢体残疾人使用的“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

在日本松下集团的展台,今年展出的亮点就聚焦在中国人居生活健康及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健康”松下提出了以“关护无界,身心如悦”的健康理念,为观众呈现无微不至的健康养老产品和解决方案,协助中国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展出的既有通过打造兼具便捷的生活功能性和时尚空间设计,减少老年人负担,协助老年人自主生活的健康养老空间解决方案,又有面向老年人的专用设施如可移动睡床、步行训练机器人等充分关怀老年人生活的产品。

“对于腿脚不便担心步行的老年人,我们通过运用AI控制技术,开发出步行训练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特点是,可以自动解析使用者的步行能力,提供最合适的运动负荷,帮助使用者安心地进行步行训练,以达到肢体康复,恢复自立步行的目的。”松下中国总裁赵炳弟告诉记者。

“我们的产品就是设计用来帮助中风和瘫痪患者再次行走的,临床案例中已经有多位患者有了明显改善。”ExoAtlet展台的负责人在向记者介绍他们这款专供下肢体残疾人使用的“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时,特别强调道他们致力于研发“让人温暖的技术”,“中国有很多老年人,每年因卒中、脑瘫和其他疾病或意外导致瘫痪的患者非常多。这款机器人可以很好的模仿人体下肢的基本动作,而且非常轻便,患者穿戴后几乎感觉不到的重量感。我们希望用我们的技术能让他们再次站立起来,再次能自己行走起来,来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

政策扶植推动产业发展

△ “达芬奇”手术系统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44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是世界上辅助器具需求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国家。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关心,重视残疾人、老年人等人群的辅助器具服务,重视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第二届进博会是我们学习借鉴国际领先技术、拓展交流与合作的很好机会。”在第二届进博会康养产业主题配套活动,由民政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与健康大会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贾勇如是表示。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2.5亿60岁以上老年人,1.6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有1/3有康复和康复辅助具需要。其中,因为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导致的失能、半失能占1/3。

在如此庞大而且还在增长的数字前,国内对于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的医保体系并未完全覆盖康复辅助器具,所以目前多数患者依然只能自费,成本较高,也因此很多人不能满足康复辅具的需求。

“当前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奖补资金不足、消费保障政策不完善、监管政策还存在交叉和盲区等问题。”在谈及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徐建中在进博会期间这样说道。他还表示,将推动“把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支持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基本型康复辅助器具配置补贴制度”。

整合全球服务升级提供更多选择

△ 松下步行训练机器人

“如果我们放眼世界,无论中外其实几乎所有患者都面临一个问题,面对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医疗机构和临床专家,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病情的机构和医生呢?”王舜在谈到未来医疗与康复产业发展的时候,谈到了未来AI技术在医疗和康复服务领域的应用,“盛诺一家就是利用我们自己的全球临床专家智能匹配系统,能快速实现医患之间的精准定位和匹配,从而让中国的患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全球的医疗资源分布情况,找到最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疗方案。

据介绍,这一系统目前已收录3000多名国际一流专家的信息。这些信息包含学术研究进展、专业专长、临床经验等,以及既往通过该系统转诊患者的真实评价等。只要在匹配系统里输入患者的详细病情,系统就会排序推荐相应的专家,再经过专业的医疗顾问审核,最终确定最合适的人选。“2018年,一位瘫痪4年的中国患者就受益于这个系统,匹配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相关专家,在使用一款行走机器人的设备后重新站了起来,而且我也听说在本次进博会上已经有了类似的技术,这让我很欣慰。致力于给中国患者更多的医疗服务选择,是我们的初衷,这也是我们第二次来参加进博会的目的,进博会是中国市场开放的一个缩影。”他说。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医疗产业加速升级,中国人对在医疗康复产业服务要求也在逐步上升。如果说以前市场的需求几乎都集中在治疗,那么现阶段对于医疗信息与服务的需求也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

“‘多元协同,服务赋能’是我们从事康养服务的发展理念,我们致力于搭建康养产业全球服务平台,我们整合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12个国家的90个优质的康养品牌产品,在此次进博会上首发,希望在未来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据香港胜记仓集团董事长李庆武介绍,其旗下的康养公司“优能福祉”目前作为集团的一个重要板块,通过参加此次进博会,希望为康养产业的参与主体提供多维度的专业化协同赋能,共同发展,也同时希望能够造福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文/图:中国报道》记者 张岩 发自上海

责编:何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