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药理学

 西行游者 2020-09-21

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特为大家整理了“中药药理学--山楂有哪些不良反应?”相关内容,详细如下:

(一)功效主治与主要药理作用

1.增强消化功能 2.调节胃肠功能

山楂还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调血脂等作用。

(二)山楂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

1.化学成分 山楂药效的主要化学成分群为黄酮(Flavones)和黄酮醇类(Flavonols)、三萜类(Triterpenoids)和甾体类(Steroids)、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

2.药理作用与机制

(1)增强消化功能:山楂含有VC、VB2、胡萝卜素及多种有机酸,口服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并增强酶的活性,增强消化功能。

(2)舒张血管: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和细胞内贮 Ca2+释放,非选择性钾通道抑制剂、内向整流钾通道抑制剂可部分阻断山楂总黄酮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

(3)对血液的影响:山楂总黄酮能降低复合因素致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以及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山楂叶总黄酮腹腔注射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保护缺血性脑卒损伤。

(4)调血脂:山楂黄酮降低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 A1)浓度。

(5)抗氧化:山楂总黄酮、山楂酸、原花青素均有清除自由基,降低丙二醛(MDA),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作用。山楂总黄酮能增加血瘀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ATP 含量,减少乳酸(LD)含量,增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三)现代临床应用

1.山楂传统用于食积,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症、胃肠功能紊乱。

2.现代药理研究,山楂可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症。

3.临床上,山楂精降脂片口服治疗高脂血症。

(四)不良反应

山楂含多种有机酸、鞣质,可与重金属、胃酸中的蛋白生成不溶于水的聚合物沉积于胃内形成硬块即结石,也有报道由于食用生山楂在小肠内形成结石而引起肠梗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药药理学--山楂有哪些不良反应?”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