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秋色----捞车河村

 木香草堂 2020-09-21
捞车河村(捞车村)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北距龙山县城75公里,距离洗车河镇10公里。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捞车村惹巴拉旅游区位置示意图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惹巴拉:山舒臂拥奇葩,秀水裙摆绕土家。风雨桥里挥羊毫,水墨丹青天堂画。         

     
 洗车河、靛房河交汇后统称为捞车(太阳)河,三河状如“人”形,若视捞车为一点,三河一寨构成了一个“太”字。整个古村呈“八卦”形状。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在土家语中,“惹巴拉”意即“美好和美丽的地方”。惹巴拉土家古村寨景区,由捞车、惹巴拉两自然村寨和梁家寨组成,属于苗市商周文化大遗址的一部分。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下面是我们在湘西艰难的行车路段,农车乡至洗车河镇23公里,用时近3小时,特别是他砂乡至洗车河段,完全是村道,好在没遇到对面有来车,否则根本无法错车。洗车河镇至捞车河村(惹巴拉),10公里距离,路面宽,但遇到修路(从洗车河镇至里耶古镇50公里的路段都在修),依旧泥泞难行。好在捞车河村的美,在路上就能有所感受。车在盘山公路上穿梭,绿水青山映衬着蓝天白云,让人心驰神往;若遇上阴雨天气,满山的云雾缭绕,则使人如入仙境。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捞车河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河西的惹巴拉,河东的捞车河、梁家寨、耶铺、拉卡车,如荷叶般安卧在山水之间、田园之间,聆听着自然的天籁之音。这个原始的土家自然村落,按姓氏集聚着千户人家,以彭、梁、向三大姓为主。这里的土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曾一度出现“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繁荣景象。如今这里依然是“声声鸟语里,户户织机声”,犹如世外桃源。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三山套三河,三河绕三寨,一桥通三域”,这是对捞车河村整体布局的最恰当概括。

 一走进村寨,就能看到建在洗车河、靛房河与捞车河三河交汇处的捞车惹巴拉风雨桥。桥长288.8米,桥身结构奇特,分别伸往三个方向的三段桥身,汇聚在河中央的一个桥墩上,将隔河相望的惹巴拉、捞车河、梁家寨三个古村落相互连通。土家人信奉龙神,桥正中心的龙头雕像,正反映了土家人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捞车河在土家语中意思是太阳河,这三个古村落犹如太阳河串起的一串土家历史遗珠。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惹巴拉集结了众多的土家古村落,许多土家古民居都镶嵌在这里,是武陵山区古朴、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善,最为活跃的唯一地域,被民俗学家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搏物馆”、“中国土家第一寨”,中国土家之源”,“土家织锦之乡”。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惹巴拉风雨桥入口,题字“风物长新”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捞车河村是自然古朴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放眼望去,满目苍绿。村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村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到傍晚,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大红灯笼,含饴弄孙,话话家常,尽享天伦之乐。夜深以后,村里则一片静谧,只有荷塘里的蛙声和知了声伴人入梦。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惹巴拉风雨桥位于捞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因河面宽、水流大,它不仅成了连接河道两岸的主要通道,更是土家人休息乘凉、避风躲雨、买卖交易的重要场所。每逢下雨涨水,桥上更是水雾缭绕,行人如梭,很是壮观。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惹巴拉风雨桥,土家族也称凉亭桥,始建于2008年,由‘湘西鬼才’李宏进设计,一桥三叉,分别连接惹巴拉、捞车河、梁家寨两村三寨,全长288.8米,比世界纪录保持者252米长的芷江龙津风雨桥还要长36.8米,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土家特色的土家风雨。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洗车河 靛房河在这里交汇后,奔酉水而去。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风雨桥除石墩外,其他全为木制结构,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桥有多层,其上还建有塔、亭,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最有特色的是整个建筑不用一颗铁钉,全由土家木匠运用抬梁、穿斗等技术,以榫卯连接及编梁技术构筑成,这使得它被称为世界桥梁上的建造奇迹。同时,土家风雨桥还与土家冲天楼、转角楼、四水屋、窨子屋一道是土家传统木工工艺的代表作品,是土家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廊桥“Y”子中心处的龙神雕像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风雨桥还有一个美丽动人故事,很久以前,一对年轻的恋人携手过桥,河底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下子把美丽的姑娘卷走。原来,是河里的螃蟹精看上了美丽的姑娘,要把她抢回去做妻子。勇敢的小伙子马上跳入水中,从身后拿出镰刀拼命 。可妖精太厉害,掀起一个浪花把小伙子甩到岸上。小伙子伤心得哭了起来,要自杀随心上人而去,哭声惊动了水底善良的白龙,他深深地为小伙子的痴情而感动,于是飞出水面,施法将螃蟹精变成了石头,救出了姑娘。这对有情人终得以重聚,可白龙因为擅自现形而被罚永不得下凡。人们为了感谢白龙,为白龙积德积福(在湘西“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被认为是最光荣、最能积累大功德、最让人尊重的善举),便把原来河上的木桥改建成了画廊式的大桥,还在柱子上刻了许多白龙的形象,更称它为“回龙桥”,寄托对白龙的思念。由于此桥又能让人躲避风雨,渐渐地人们便又称它“风雨桥”。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风雨桥梁家寨端的入口,桥头有四个动物生肖,风雨桥有三个入口,这样十二生肖都有了。桥头题字“四季呈祥”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潇湘秋色--湘西-捞车河惹巴拉(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