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悟:赏读韩师的佳作《云鹤仙骨》

 盆艺盆易 2020-09-21

经典从不落幕,钻石闪耀永恒。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韩学年先生修成的公认的艺术成就无须赘述。

笔者只是一名盆景业余爱好者,今天,试着从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揣摩、领悟一下韩学年大师佳作之一的《云鹤仙骨》的成型轨迹。

与一众同好交流互动,相互学习。

(一)

《云鹤仙骨》的成型正装照

▽▽▽

赏析: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松是坚贞的典范,经冬而不畏,耐寒而不屈。而作为松树的盆景一直都是以古朴苍劲著称。荒皮老树,古老遒劲最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松树盆景的特点。

韩学年大师素以对山松盆景情有独钟著称。其作品造型风格多样,独创一格,兼且浑然天成,与众不同;不刻意做作,随意性、自然感十足。

这盆题名为《云鹤仙骨》的松树盆景,整株松树正恰恰如一只瘦骨神鸟一般,先以一个小角度急速垂直跌下,接着随心所欲地打上几个不同角度的滚翻……疏落的三几条阳根如仙鹤的长爪,张扬飞舞……枯瘦的树身,斑驳的鳞片,是云鹤腿上的鳞纹……偃仰横错的的松针,是“泬寥兮天高”的几朵翠云。

(二)

江门.叶以健老师重编的成型轨迹图

▽▽

(三)

下文是笔者学习观摩的个人体会和肤浅认识

▽▽

图上红线标画的部分,应该是纠型(或是完全新培的)枝条

由于是用平面图来分析,请允许笔者称之为“枝条线段”(简称“枝线”)

分析

原桩柸“是个天然的悬崖形坯材”“身干倒挂直泻,至下段一个有力的曲折回转”(韩师个人点评)

而且,线条流畅,一气呵成,竖直下吊,颇得“奔冲山下去”之灵动气势。

整个中轴线四侧,各节段长短互换,前后左右回旋穿插

至下段曲折回旋处,颇得“欲左先右”,

因“对抗”而产生强烈的“力感、动感和美感”。

新纠(新培)的枝线,重复运用上面的画理,

整个枝线构图一挥而就,绝不拖泥带水。

尤可惊叹的是,韩师不拘泥于常用手法的奇思,

横伸的主脉线继续横伸,至末端顺势90°硬角起顶!

横伸主脉线右1/3黄金分割点位置,

正前枝带左前45°左飘为全树重点要枝。

(四)

“松柏坚贞自有风骨”纵观“韩松”的成长记录

观者莫不惊叹折服于“松骨”在韩师手中的惊人表现力。

“韩松”作品即使未完全成熟,骨骼雏形时,

已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此作品之后最佳观赏面的调整,

无论从物理“透视成像原理”还是书画的“留空布白”处理,

无不为韩式已经炉火纯青的岭南技法,写上浓厚的一笔。

(五)

理解和领悟

立体的盆景枝线,岂是平面画图或是拍照图片所能尽表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