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里科&莫兰迪·巴黎和罗马·贝利尼家族

 水里画外美术馆 2020-09-21

巴黎和罗马

1925年基里科再度旅居巴黎,并在雷昂斯·罗森伯格的画廊举办个展。罗森伯格最新晋出现的画廊主和艺术赞助人,曾建议基里科涉猎新的创作主题。1928年,罗森伯格为布置家中的沙龙而邀请基里科作画。所以在这一时期,基里科的笔下出现了海岸上的骏马、考古学家和角斗士新新鲜的主题。1928年,基里科结识了法国作家让·谷克多,并为他的作品《神话》创作插图。1929年,基里科出版了首部小说《埃伯多麦罗斯》。同期,他参与剧院艺术,为谢尔盖·达基列夫的芭蕾舞剧《Le Bal》创作场景和服装。1930年,基里科邂逅了伊莎贝拉·帕茨维尔(当时名为伊莎贝拉·法尔),二人结为伉俪,这也是基里科第二段婚姻。他还在欧美等地办展并取得成功。20世纪30年代初期,基里科在巴黎结识了佛罗伦萨文物收藏世家的公子马里奥·贝利尼。通过其父路易吉·贝利尼,基里科在佛罗伦萨担任了歌剧《清教徒》(1933)中的雕塑创作和剧场设计工作。在1936年8月,他来到纽约,在朱利安·莱维画廊举办近期作品展。此举奠定了他在国际画坛的地位。1940年,他为阿波利奈尔的出版物《状物诗》创作了66幅版画插图。这是他首次以太阳作为主题进行创作。1947年,基里科迁往罗马的西班牙广场,自豪地把这里称为世界的中心。他一直在此生活和工作,直至1978年辞世。

这幅作品的后面,是基里科与画廊主的故事。基里科与画廊主莱昂斯·罗森堡两人相互信任,通信、交流,画廊主为艺术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使得艺术家可以专心创作。这点来讲很值得当下的艺术家参考学习。艺术家与画廊结下深厚的友谊,彼此信任,通过画廊人的推广,艺术家的版图得以扩张。

贝利尼家族

乔治·德·基里科一直致力于艺术创作,依靠灵感为生。在整个艺术生涯中,他遇到不少贵人相助,其中有画廊主,收藏家和赞助人,这让他不断成长为国际艺术舞台和艺术市场上的知名画家。

在第一次旅法期间他结识了保罗·纪尧姆。这位画廊主买下了他在巴黎创作的“意大利广场”系列作品,基里科也因此逐步崭露头角。

与贝利尼家族的交往对基里科的创作之路影响很大,他也因此接到了雕塑创作的委托。

1940年,巴黎被纳粹占领。基里科在路易吉·贝利尼的帮助下返回意大利,来到米兰和佛罗伦萨两地居住。在佛罗伦萨期间,基里科创作题材开始涉及战争岁月中的乡野生活,如孩童和骏马。

1946年至1947年间,路易吉与兄弟杰赛普两人在美国举办了一系列基里科的作品展。

在马里奥眼中,基里科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巨匠,即便坐在身边,他也总是手拿本子画个不停。

1957年路易吉身故,基里科与这个文物收藏世家的交往也就此告终。

在马里奥和多狄娜的大婚之日,基里科到场庆祝并为二人作画。艺术家在纸上绘出新郎新娘的形象,并画了一个椭圆外框,就好像两人出现在化妆镜之中。

1932年,基里科和妻子伊莎贝拉离开巴黎,动身前往佛罗伦萨,寓居在贝利尼家族的宅院,并在佛罗伦萨费罗尼广场上的画廊中展出了部分作品。在两段旅居巴黎的生涯之后,基里科经路易吉介绍再次走近戏剧,为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歌剧《清教徒》进行舞台设计。这次极具颠覆性的创作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一笔,他为马里奥之妻创作的《多狄娜的肖像》(画面表现的是她身佩贵重的钻石胸针,从歌剧的首演典礼现场回到家中的情形)。歌剧首演之夜,革命性的舞台布景,舞台设置和服装设计让佛罗伦萨的观众倍感惊讶。

在马里奥·贝里尼的住所里,这幅肖像画被描绘身着晚礼服,头戴一枚钻石发夹。这正是《清教徒》首映之夜所留下的纪念品:这幅画是在看完演出归家后完成的。演出过程中观众对基里科的现代布景吹起了口哨。路易吉·贝里尼挺身而出为这些布景和服饰作辩护,而乔治·卡斯泰尔弗兰科也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他在《Il Bargello》中写到:“一些舞台景象将长存于许多佛罗伦萨人的记忆中,而反对基里科的辩论甚至不会存留下任何回响。”

20世纪30年代初,基里科在巴黎结识了贝利尼家族的公子马里奥·贝利尼。当时基里科生活窘迫,工作室也遭查封,很多作品还留在工作室没有取出。在马里奥的帮助下,两人从没关好的窗子里取出了作品。不久后,基里科在巴黎见到了马里奥的父母,古文物收藏家路易吉·贝利尼和妮妮。

这幅双人肖像便是画的这对夫妇。



徐彬|沉迷其中 乐不知返

画画!为什么一定要画画呢?

徐彬|写生动的景,画感染我的气息

徐彬|回望过去的写生时光之东莞下坝

徐彬|以某种方式进入灵魂

徐彬|夏天虚构的故事

徐彬|在绘画艺术里领悟生命内在的激情

统一回复:想跟我学画画的相关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