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京神保町古书店见闻

 星河岁月 2020-09-21

赴东京未满两月,已经四去神保町了。这里有号称世界上唯一的古书店一条街,集中了157家书店,合起来组成下午的“神田古书店联盟”,并特意印有地图,供探访旧书的人按图索骥。神保町古书店多数是上午10时或11时开门,营业至下午六七点钟。书无论新旧,以日文书居多。“岩波文库”的64开本书到处都是,只要100日元一册。我不懂日文,来这里主要想买些英文书,顺便看看中文和其他西文书。因住所距离较远,要乘一个多小时地铁,所以我都是上午赶来,直到书店关门才离开。因携带不便,凡是厚重的精装英文原版书、辞典、画册及成套的文集,一概不在挑选之列,碰上这样的书且价钱很便宜时,顿时有忍痛割爱之感。
四个“回合”之后,已经淘到了六七十本,再买下去恐怕回国时无法携带了。综合所见所闻,可知神保町的古书店有如下特点。


书满为患

几乎每一家我进过的书店,都是店小书多,堆积如山:楼梯两侧,门口,书架与书架之间的过道,凡是能放书的地方,都排列得密密麻麻。进出其间,不得不侧身而过,而店内通常也只有几位顾客,甚至一两位,坐在那里从容不迫地慢慢挑选。店内通常凌乱而安逸,开着空调,播放着西洋古典音乐,音量开得小,须仔细听才能感受到那熟悉的旋律。有些店供应咖啡等饮料,甚至有点心和便当。在一家书店买了几本英文书,付款之后获赠一枚硬币,将赠币投入机器,便自动出来一杯热咖啡,欣赏着店内播放的西洋古典音乐,品着咖啡,很是悠然。店内有希腊文与拉丁文两种版本的《柏拉图文集》,有《黑格尔文集》《海德格尔文集》,还有《托马斯·曼文集》的德文原版书。这些书或陈列在架上,或堆积于地上。看上一本64开本英文版古典学辞典,询问店家价格,他坐于电脑前,人看上去有些苍老,很有学问,且英语说得很好,回答我说不卖,并且在上面写了两个字“店用”,日文跟中文意思是一样的。


分类精细

从书店的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这里的书店分成文学、历史、思想和宗教、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美术版画、趣味艺术等类,经营者在本店内部对于自己的书,还有更为精细的分类。偶然间走进一家,发现架子上全部是棋类著作,而另一家书店专门经营各类舰船书,此外,专售动漫和人体写真的书店也不少。大岛书店专卖西洋书,英文版居多,我在那里见到了关于劳伦斯、哈代、乔伊斯、叶芝、狄更斯、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等人的研究著作和传记,且这些书全都放在一起,说明书店的经营者是懂英文的。卖中文书的店不多,经营者细心地把关于杜甫、陶渊明的书(虽然只有十几本)集中放在一处,李长之写的《陶渊明》日译本,也被放在这里。日文书当然也集中放置。西方知名作家的日译全集很多,如卡夫卡、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福克纳等的著作。日文翻译的外国人姓名,皆以片假名写出,我无从辨认,但日本文学大家的名字却是汉字,一眼就看得出来,比如森鸥外、谷琦润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从全集、文集、书信集到日记、研究专辑等,应有尽有,价钱低且少人问津,这说明他们对于本国作家研究得很深很细,读者虽然未必多,但仍然有长久的学术价值和稳定的社会地位。店家懂语言、能分类,不辞劳苦,给读者带来的方便是一目了然的。

书价有特点

神保町古书店里的“企鹅丛书”英文原版小说,很多都是100日元一本,有一些卖到200或者300日元,很少超过500日元的。与北京相比,神保町古书店的书品种多、价格低。我买的唯一厚重的画册是一本台北故宫博物院1963年印的《国之重宝》,摆在书店门口的街上,只要500日元。此书若放在北京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没有1000元人民币是买不到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的英文版,也只卖800日元。但各古书店里,日本人自己写的英文著作较少,就我目力所见,书不仅薄,而且研究的深度、广度及在西方的影响力都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二玄社古书店因高清晰度的中国画册、碑帖而享有盛誉,至今在中国书店的货架上,二玄社出版物的标价仍很高,但在神保町的街面上,摆着大量二玄社印的碑帖,只要几百日元一册。

品种和数量多的古书店是东方书店和内山书店,店中的书籍既有来自中国大陆的,也有台湾、香港新近出版的。新书的价格比北京普遍高一倍还多。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古人集部作品为例,单本定价通常在50元(人民币)以下,这里的售价多为2000日元(未含消费税)以上,甚至更贵。

各店摆在店门外筐里的书,一般都是低价出售,即“甩货”。在东方书店门口,我买到一本《魏源全集·诗古微》,岳麓书社1989年版,标价800日元,不算便宜,但因为只印了1200册,在国内也不易找到,就收入囊中了。在一家专售中国画册、书法集和印谱的店里,遇到一位中国同胞在买书,出手阔绰,十几万日元买了一套,他正在单子上写地址——书店可以直接寄往中国,顾客付邮费、填写地址就可以了。

顾客稀少

我去神保町四次,进过的书店加起来也有几十家,发现没有哪一家的读者超过十人,大多只有两三人。因为街上过路的人多,所以店家把一些在价格上有吸引力的书放置在门口,供行人驻足挑选,标价从100到500日元不等,但进门者却不多,在店里蹲下来淘书数小时的更少。

日本国民的人均阅读量在世界排名中是靠前的,神保町的上百家书店能长期维持下去,大概靠的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进门者。在东京地铁上,读书人随处可见,男女老少皆有,且并不是如传闻中所言人人看漫画书,他们有读日文经典的,也有读英文书的,我每次出行都能遇到,但从未遇到看中文书的。我的印象是,汉文典籍在当代日本少人问津,连一些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和教授也依靠阅读日文译本来了解中国典籍。明治之后,经过几代汉学家的努力,汉文古籍绝大多数都有日文译本,从先秦诸子、《史记》、杜甫诗作到鲁迅作品,日译本不止一种,且卖得非常便宜,如《论语》《庄子》的日文详注本,100日元一本,有很多种;全套14本的《鲁迅选集》(1956—1966年岩波书店出版),只要1500日元,另一家不齐,零售每本50日元。我所买的两本日文书,一本是《里尔克诗集》日译本,1969年印,送给了一位日本朋友,另一本是《希腊雕刻史》日译本,厚厚一册,插图有324页,是创元社昭和18年(1943)的版本,仅售300日元。



店员年长

日本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这在书店里也有体现。多半店员年纪较大,但他们衣着考究,气质沉稳,看上去很有学识,甚至是满腹经纶。他们静静地坐在店内,跟人打招呼时很有礼貌,且普遍能听懂英语。一些餐馆的服务员,也是老年人模样。不过人的实际年龄,并不是一望而知的,我所租住的UR为东京一家很大的房屋供应商所有,入住时其管理人员开车带我去买灯口,看上去那人是中年人的模样,询问后才知道,他已经64岁了。由此我怀疑,店员们的实际年龄,可能比看上去的还要老一些。

我在神保町古书店淘到了几本外文书:THE CCOTTISH MORALISTS:ON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编 者为Louis Schneider;另一本是Stephen Read所著THINKING ABOUT LOGIC 。第三本是Stephen Greenblatt所著WILL IN THE WORLD,它还有一个副标题——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该书曾获得普利策奖,登上过畅销书排行榜。这些书皆非难得之奇货,只不过我个人为之欣喜而已。另外三本年代久远些,或许还有一点儿版本价值。它们是剑桥1927年版STUDIES IN LITERTURE的第一辑、第二辑以及1929年版第三辑,保存了快90年的旧书,品相还比较好,三本一共1500日元。

东京多雨,而且多是来得急的雷阵雨,刚才还是艳阳高照,霎时飘过来一片云,带来一场20分钟的降雨。如果这雨正好落在神保町的书店街上,可就忙碌坏了那些在店外摆了书的店家。他们匆忙遮盖,往屋里搬书,里里外外,进进出出,嘴里还不住地对顾客道歉,“私密莫散私密莫散”地说着。

神保町还会再去,因为有几家专卖洋书的店还一次也没涉足。清末民初,北京琉璃厂曾经集中了上百家古书店,鲁迅先生从日本回国后,在北京住了13年,几乎每周都去,我也应当效仿先生。女儿马上将从柏林来东京,我已经答应带她去买便宜的德文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