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故事——朱瞻基任性换皇后

 泊木沐 2020-09-21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仁宣之治的缔造者,可是任性的朱瞻基却留下诸多污点。第一个就是把自己的老师戴纶乱棍打死,还差点满门抄斩。第二个就是用皇宫里的铜缸烤死了自己的二叔;第三个就是实行受人唾弃的人殉制度。人殉制度本来在唐朝时期就逐渐被废除,但在朱元璋时期却死灰复燃,以至于明朝从朱元璋到朱瞻基前四代帝王都实行了这种惨绝人寰的制度。为了给这四位帝王留个好声明,关于他们实行人殉制度的记录少之又少,但朝鲜的《李朝实录》佐证了他们四个的这一恶习。朱瞻基的后妃中明确留下姓名的女子共有14人,10个被殉葬,还有4个免于殉葬,分别是朱瞻基的原配胡善祥、孙皇后、吴贤妃、郭爱。孙皇后居于高位,生下皇长子朱祁镇;胡善祥是废后,且育有二女;吴贤妃生下了朱祁钰。由此可见,明朝时有生育的妃子会免于殉葬,没有生育的妃子身份地位都比较低,则大概率会被殉葬。

朱瞻基还有一个妃子没有被殉葬,就是郭爱。史料记载,朱瞻基是听闻郭爱有贤名,于是将她召到皇宫,纳为妃子。朱瞻基驾崩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按照当时的制度,郭爱的身份是嫔妃,又没有生育,理应被殉葬。猜想她应该是在朱瞻基驾崩之后、下葬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病逝。郭爱临死前曾写了首楚歌:

病革自哀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郭爱这首歌取名为《病革自哀》。在这首歌中,可以看出郭爱因病成为将死之人,已看破生死,对她来讲,死亡并不可能,只是觉醒而已。或许对她来讲,这就是人生真谛吧!

第四个污点是朱瞻基在理由不充分的情况下废掉皇后胡善祥。胡善祥为人宽厚仁慈、举止庄重,在历史上素有贤后之名,因此在被废之后也得到很多人的同情。

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为孙儿选太孙妃,经司天官观测天象后,选中了山东済宁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胡善祥。随后,又选了从小陪伴朱瞻基长大的孙氏为嫔。但朱瞻基本人对这门婚事却不满意,因为自己想要的妻子是被纳为嫔的孙氏。

孙氏出身于邹平(今山东邹平),其父亲是当时的永城县(今河南永城)主簿。10岁时,因其美貌被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伯夫人发掘,从而被推选入宫,后在朱棣的旨意下由朱瞻基的母亲张氏修养。当年朱瞻基14岁,孙氏与朱瞻基青梅竹马,关系甚好。朱瞻基登基为帝,胡善祥成为皇后,而孙氏只能列于贵妃之位。不过,朱瞻基在册封孙氏为贵妃之时,破例将只有皇后才配得上的金册金宝赐予其。孙贵妃也成立大明朝第一个拥有金册金宝的妃子。朱瞻基宠爱孙贵妃胜于原配的胡皇后,胡皇后虽然是一位贤德的皇后,深受张太后的喜爱,但是怎抵得过孙氏和朱瞻基早于胡氏五年而建立的革命友谊呢。

宣德三年(1428年)春,朱瞻基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命令胡皇后上表辞去皇后之位。皇后为后宫之主,母仪天下,没有充分的理由,是不能轻易废后的,所谓的充分的理由一般是指皇后出现重大失德的行为。朱瞻基废掉胡善祥的理由是无子多病,这个理由其实并不充分:一是胡善祥得的只是小病,并非大病;二是胡善祥虽然只生了两个女儿,但她年未满26岁,正是生育的最佳年龄,日后定会有所出。无后在原则上是可以构成理由的,胡善祥显然不在之列。

朱瞻基想废掉胡善祥并不容易,朱瞻基明白自己必须首先得到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这5位重臣的支持,于是召见张辅、蹇义、杨荣、夏原吉、杨士奇5位重臣,先提出此事。果不其然,除了杨荣表示可以支持皇帝的决定,其他4个大臣均表示反对,并要求将此事在朝堂之上公开商议。朱瞻基是个聪明人,皇后无过被废,朱瞻基哪敢在朝堂上商议?到时他会被言官有唾沫淹死,此事暂时作罢。

没过多久,朱瞻基再次召见这5个重臣,果不其然,得到的仍然是反对意见。但朱瞻基向这5个重臣传达了他的想法:他是坚持要废后。后来,杨士奇开始动摇了,或许杨士奇不想老跟朱瞻基唱反调。朱瞻基找机会单独召见杨士奇,杨士奇知道朱瞻基心意已决,给出了一个让朱瞻基非常满意的回答:趁胡善祥还在病中,说服胡善祥主动辞让皇后之位。

几天之后,朱瞻基成功地说服了胡善祥。胡善祥自己上表辞让后位,只是此举被张太后反对。张太后比较喜欢纯朴的胡善祥,却不喜欢过于强势的孙贵妃。只是胡善祥自己坚持辞让后位,张太后和朝中反对朱瞻基废后的大臣最终也只能赞同此事。最后,胡善祥让出了后位,朱瞻基改立孙贵妃为后。

朱瞻基纯粹是因为个人喜好废掉胡善祥的。被废的胡善祥居长安宫为道姑,赐号静慈仙师。唯有张太后感念胡善祥,常常邀请胡善祥到宫中,甚至在宴席之上将胡善祥的位置位于前列,却引起孙贵妃的妒忌。后人也感念胡善祥无过被废,受了委屈,加上胡善祥本有贤惠之名,对胡善祥也很同情。几年以后,朱瞻基也后悔,曾说:“此朕少年事。”不过朱瞻基未必是真的后悔,废了胡善祥,而是对自己过于草率废后的行为本身很后悔。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去世,胡善祥痛哭不已,因为在这皇宫之中,张太后已经是最关心他的人了。次年,胡善祥也病逝。天顺七年(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恢复了胡善祥的皇后位,尊谥为“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