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用“散点透视法”作画,是对中国画的误解

 摩羯天尘 2020-09-21

原创 毓秀书画 刘毓秀书画 今天

 

构思画稿二件,发给大家看看,请大家把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留言区,以帮助我改进。谢谢!

             

图一    青山妩媚   35×70cm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写稼轩词意  庚子年夏日  毓秀


 


图二    虎溪三笑亭  35×70cm

桥跨虎溪,亭名三笑

傍人错会渊明意,笑斯翁皇皇汲汲登山临水

以后村词句题之  庚子年夏日  毓秀

 

关于虎溪三笑的典故:

晋僧慧远,居庐山东林寺时,送客不过虎溪,世人皆知。一日,陶渊明、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语甚契,送别时,边走边谈,早已过溪,及觉,三人相视大笑而别。后人在虎溪桥旁三人告别处,建一亭,名为三笑亭。


 

以下正文:


所谓用“散点透视法”作画,是对中国画的误解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都说中国山水画是“散点透视”,好像上千年的中国山水画,今天忽然找到了重要的“理论”解释,很了不起似的。有人还向年轻人示范如何用“散点透视法”来创作一幅画。
一位画界权威老前辈生前曾说:“一般来说,我每画一张画,至少要移动三次。第一是先选好‘前景’,往往是选一块好的石头,或一棵好的大树,仔仔细细地画,把它画好。第二是找‘中景’,往往要找比较有典型的流水、瀑布或建筑。最后,找一块能看到大山轮廓的地方,作为‘背景‘。”
有的年轻画家按这种方法在武夷山多处景点写生,然后拼凑成一幅画,从发表出来的画作来看,拼凑、堆砌的痕迹很明显,毛病很多,感觉不到美感,甚至把瀑布画成了“架上挂巾“。
吴冠中先生说,“移花接木,移山倒海,是我创作中的常规”,就是把不同方位和地点的景物组织到一个画面中来,形成更美的图画。
这似乎为主张“散点透视法”的人提供了根据。
但我们仔细看中国山水画,却发现并非如此。
以《富春山居图》为例。
黄公望在富春江沿岸生活多年,画出了《富春山居图》。曾有研究者将此画与富春江两岸的实景相对照,一处也对不上,根本不是把多处景物搬上画面的作画方法。
有的学者研究认为,黄公望这样的画家,经常在江岸行走,在江中行船,一切动人美好都记在了心里。当有一天,他诗兴大发,或者别的什么,他要作画了,他能把这一切都记录在纸上,这一切当然不会是原本的模样,不会是几个景点的拼凑,而是内心的记忆和感受,从心灵中浮现。而且还可能有“混合记忆”,把过去几年在某地看到的某山水,也画到这幅画中来。这样画出来的,是画家内心经过提炼、美化、重新组合的山水。
《富春山居图》就是一幅这样的山水画。这是一幅长约7米的长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历来评价甚高,认为是黄公望传世画迹中的杰作,即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铭心绝品之一。
有研究者评论此画:画面层峦起伏,井然有序,风和日丽,树静水平,有富春山水之神而不囿于其形,俨然是世外桃源理想境界的再现,这也正是黄公望烟云供养的精神寄托所在。
这其中的山水形象,当然不是画家心中空想出来的,其根源都是从现实中而来。但它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再现世界的模样,而是记录一种心境,描绘的是心中对美好景色的印象,而非此时此地的“写实”;是基于记忆与感受,而不是边看边画。因此完全可以说是“心画”。
这种从心灵中浮现出来的心画,是怎么画成的呢?是今天想起一块石,明天想起一棵树吗?当然不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方法,都是“先有整体,逐渐加工,复归整体”,叫做“混沦——破碎——混沦”。
有人曾目睹王原祁作《秋山晴爽图卷》的全过程,做过记述。说此画长五尺余,“宏阔无际,神味萧爽,元气淋漓,冲融骀宕之致,既奕奕怡人,湛彩萃盎之精,复晶晶眩目,盖笔力沉贯纸背,而光气发越于上。叹为观止”。
作画的过程是这样的:开笔第一天,画家就用淡墨安排完成了全画的构图,第二天便开始“用淡赭石加入藤黄少许,渲染山石,熨干后,再以墨笔干擦石骨,疏点木叶。然后再以墨绿水,疏疏缓缓渲染出阴阳向背,复如前熨干,然后再勾再勒,再染再点,自淡及浓,自疏而密,半月而成。发端混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混沦,流灏气,粉虚空,无一笔苟下,故消磨多日耳”。其间,曾多次用熨斗熨干,以节省时间,加快作画进度,否则还不知要多少时日才能完成。
中国山水画的这种作画方式,我称之为“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逐渐完善,自然天成”之法,也可以说是“顿悟+渐修”之法。
有人说过,人一出生,整体已立,百骸俱全,这就是顿悟;然后逐渐发育、成长、壮大成才,这是渐修。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恰是这种模式。
吴冠中先生“为了表达跃动于心头的情”,而采取的“移山倒海”式的创作方法,相对于早先那种定点写生,当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但有人因此便弄出一个用“散点透视法”作画,却是错误的,是对中国山水画的很大的误解。
用这种所谓的“散点透视法”作画,多处写生,拼凑成图,结果是什么?就是一个字:“散”。
不是有人说吗,说当代中国山水画“松散,堆砌,缺乏浑然一体的整体感”,说这是“通病”,是“致命缺点”。
那这种病是怎么来的呢?不就是搞所谓的“散点透视法”弄出来的吗?
我希望一切喜欢山水,喜欢山水画的朋友们,大家都不要再用这种“散点透视法”作画。
我们的作画方法是:“顿悟+渐修”之法,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逐渐完善,自然天成”之法。
简言之,就是画画的人喜欢山水,因而喜欢山水画,常看山水,也可能就生活在其中,一旦你想画一幅画了,你的创作欲望,正是来源于你心中已有了一幅你心爱的山水图像,这是你经过较长时间酝酿,而成形于心中的图画,正等待着你落笔到纸上呢。
记得姚思敏老师曾说过一个意思:
当你有了创作灵感的时候,你不可能一笔一划、一枝一叶地冷静地画。
这时你急需的是把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张大千语),快速地落在纸上,这时你哪里还有闲工夫去搬动景物、拼凑画面呢?可以想象,画还没有画出来,画面的整体却已在画者的心中成形,而等待着落笔,等待着接下来的收拾完善。
这就是我们祖先的作画方法,我们正在继承着。
也有人说这样的山水画是画心中对美好景色的印象,西方也有“印象派”。但印象派与中国山水画其实是根本不同的。印象派是相对于他们之前的绘画而言的,主张到自然中写生,捕捉视觉印象,是依赖于视觉的,而不是心画,是画眼中所见,非是画心中所见所感。
不要小看这心中的所见所感。
这是真正艺术的最根本的特征,是艺术家要表达、交流的真正的内容。
今后,一切有存在价值的艺术,都不会是纯粹的模仿、再现自然,一定是表现艺术家心中的所见所感。包括摄影艺术家也是如此。因为每一位艺术家的心灵各不相同,所以艺术才是百花齐放的,这是艺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这样的艺术是不会消亡的。

可以点击上篇文章的链接:音乐式绘画与照相式绘画 ——从吴冠中一次写生经历说起,两篇文章连在一起读,更有利于澄清对中国画的误解。

 

2020年9月21日星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