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风华》中朱棣终于犯了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杀建文帝,留下无穷的祸患

 人众众人 2020-09-21

《大明风华》播到了第16集,朱棣终于跟建文帝见面了。两人约定见面的地点是座塔,朱棣在塔的顶层,建文帝在塔的底层,两人并没有真正见面,而是通过孙若微这个传话筒开始聊了起来。用朱瞻基的话讲,这是“二龙不相见”。不过朱棣对这种聊天方式很不爽,直接下到塔的底层,见到了建文帝。二龙相见,本应有一龙会死,结果没有。

在两人见面的过程中,朱棣曾起杀心。此时的建文帝却已经想开了,他能来就表明他已不计较生死。建文帝的豁达反而让朱棣收起了杀心。两叔侄一番交谈,似乎两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要的答案,最后在欢愉的气氛中结束聊天,朱棣放建文帝离开。

《大明风华》这个桥段与历史当然是不相符的。历史上的建文帝本是不知所终,但朱棣终其一生也没有放弃过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朱棣为什么非要找到建文帝?当然不是为了和建文帝聊天或向建文帝说声对不起,而是为了斩草除根,免除祸患。

建文帝是亡国之君,历史上新帝对亡国之君的处理办法通过只有两个:1.杀死;2.软禁。而绝对不能让亡国之君流落到民间,脱离自己的控制。

在《大明风华》中,朱棣既然不想杀建文帝,那么理应采取第二种方式,将建文帝软禁起来。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因此给朱棣或大明真正带来影响的人并不是建文帝本人,而是建文帝作为前朝皇帝的身份,这个身份本身就有很大的号召力和利用价值。即便是张三、李四拥有这样的身份,也会对朱棣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么说的理由如下:

1.不管建文帝愿不愿意,始终会有人打着建文帝的名义来反对朱棣。例如靖难遗孤中始终会有反对朱棣的势力。所谓的靖难遗孤都是家人被杀,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与朱棣有血海深仇,这是没办法化解的。这些人中始终会有部分人会打着建文帝的名义,或者直接胁迫建文帝,建立反对朱棣的势力,与朱棣对抗。例如《大明风华》中的聂兴。

2.朝廷中一些政治斗争也会牵扯到建文帝。正如朱棣所担忧的,朝中群臣部分是建文帝一朝投降过来的,对于这些人来说,流落在民间的建文帝本身也是个祸害,这些人中也有人会蠢蠢欲动。建文帝所留下的残余力量也会牵扯到朱高炽与朱高煦的皇储之争,给朱棣带来麻烦。

3.对于朱棣来讲,建文帝也有利用价值。朱棣始终是通过造反夺得帝位,名不正言不顺,他理应胁迫建文帝让自己获得合法的继承权,维护皇位传承的正统。例如让建文帝下诏书禅让皇位。虽然此举有点掩耳盗铃,但仍然是有必要的,所以朱棣需要把建文帝牢牢控制在手中。

4.最重要的一点是建文帝有没有子孙后代?建文帝留在南京的家人肯定已在朱棣的手中,那么跟建文帝逃跑的家人呢?在历史上,建文帝的太子朱文奎也是不知所终。再回到《大明风华》,剧中建文帝在逃亡10几年的这段时间中,是否留下子嗣?要知道建文帝的儿子同样对皇位有合法的继承权,他的身份的作用不下于建文帝。如果建文帝有子嗣,建文帝就算再怎么豁达,他也不可能豁达到不计自己家人生死的地步吧?他肯定不会把家人的下落告诉朱棣。

由此可以看来,如果是在真正的历史上,给朱棣带来隐患的不仅仅是建文帝本人,还有建文帝这一脉,包括他的子孙后代。只有把建文帝这一脉杀绝或加以控制,才能永绝后患。

历史上一直有传闻,建文帝死亡大火之中,但即便如此,朱棣可不相信。朱棣为了找建文帝,可是拼尽全力,费尽心机,查找20多年,结果仍然一无所获。朱棣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1.明朝永乐年间,各级官府从未放弃过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同时通缉和抓捕建文帝党羽;

2.明朝锦衣卫作为特务组织,曾因多种原因,被朱元璋撤掉。但朱棣当皇帝后,恢复锦衣卫,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希望借助锦衣卫的力量来查找建文帝。

3.郑和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加强明朝和西洋各国的交流,宣扬国威,但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4.朱棣曾派多名干练的大臣暗中在民间查访,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总而言之,朱棣如此大费周章找建文帝,当然不是和建文帝喝茶聊天的。《大明风华》中朱棣有机会杀死或抓住建文帝,却听信建文帝的话,放走建文帝。电视剧作为娱乐节目,出现这种桥段不足为奇,但在历史上,这种做法会给大明留下很大的隐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