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吴勇写作基础训练课(二)——动作细化写具体

 昵称71118986 2020-09-21
今天是第二讲“动作细化写具体”。

动作分解给写作带来显著的变化,直观的就是会让文章变长,当然,写得也更具体。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小朋友很容易词语堆砌。短短一句话里,动词一个接一个,让人目不暇接,可是不是真的写清楚了呢?那也未必。

这个时候,还需要进行一个训练,就是动作细化。先来举个例子,吃薯片。

要吃薯片,首先得翻翻储物柜,在一堆零食里找一找,抓出薯片,接着撕开包装袋,从里面抽出一块,如果是特别迫切地想吃,那就赶紧塞进嘴里,开始嚼起来。

这样一写确实有点意思,怎么吃薯片,怎么狼吞虎咽的过程是清楚了。不过啊,这些动词靠得太紧了,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不生动。

怎么可以让这些动词变得更生动呢?我们需要拉长动词之间的间距。

拉开零食柜,是不是能看到其他的零食呢?

翻出零食,是不是能看到包装上的图片呢?

撒开包装袋,是不是能闻到薯片的味道呢?

把零食塞进嘴里,是不是能品尝到味道呢?

嚼起零食来,是不是能听到咀嚼的声音呢?

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作为支架,每一个问题都回答回答,补充进去。然后你就会发现,有了视觉、味觉、听觉动作就拉长了,怎么吃薯片的样子一下就浮现在眼前。说不定,当你想象着卡兹卡兹吃薯片的样子,自己都会流口水呢!

动作细化,拉长的描写,不但可以用在吃,也可以用在做东西上,比如做年糕、包饺子,都可以运用刚才的方法,拉长句子。要不,试试吧!


好书推荐:《被压迫者教育学》
推荐理由:读一读前言,也会有思考。谁能想到前言有90页呢?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