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月钓鲫鱼最佳配方?

 鱼老娃 2020-09-21

钓友的问题中提及“5月份鲫鱼最佳配方”更多指的是饵料的配方。不过鲫鱼的食性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是不断变化、调整的,这为选择最适合的饵料配方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为更好、更全面回答这个问题,笔者结合野钓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描述,具体如下。

1、水温提升,鲫鱼饵料多选香腥、奶香或麦香饵料

2、垂钓大鲫鱼,可选用一些谷物类饵料

3、特殊水域垂钓,根据鱼的食性选择特定饵料

相比春季,5月份进入初夏,水温显著提升,鲫鱼活性高,四处游弋觅食,而食性也是因水温及水体环境的改变,也发生不小的变化。饵料的选择并非固定不变,需要结合具体环境确定。

水温提升,鲫鱼饵料多选香腥、奶香或麦香饵料

春季水温低,特别是早春阶段,鲫鱼喜欢腥味饵料,这是因为腥味能激发鱼的摄食欲望,促进它的摄食,属于被动摄食。但5月份水温提升,鲫鱼活性高,并不需要食物味型的刺激,也会四处觅食,属于主动摄食,鲫鱼食性接受度也变得丰富,像香腥、奶香或麦香等商品饵料都有不错的效果。

5月份尽量减少腥味饵料的使用,并非鲫鱼不摄食腥味饵,而是腥味气味突出,很容易吸引小麦穗、小白条、趴地虎等小杂鱼的闹窝。即使香腥饵料,也是香味饵占大部分,腥饵仅占少部分,并且水温越高,腥味饵越是,直至消失。比如经典的老三样搭配,或按照厂家的说明配比,都是不错的选择。

垂钓大鲫鱼,可选用一些谷物类饵料

小鲫鱼与大鲫鱼的食性是有区别的,小鲫鱼对食物的味型、适口性更挑剔,对香腥、奶香味的商品饵敏感度更高,但大鲫鱼则不同,摄食器官成熟、完善,更能一些味型偏淡或更接近自然的食物。一些谷物类的嫩玉米,或者发酵类的老坛玉米、小麦均是大鲫鱼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下旬水温进一步提高,高温情况下鲫鱼的摄食欲望可能有所下降,摄食不怎么积极,这时可选用一些麝香味的玉米、小麦或者蚯蚓,麝香中含有麝香酮,能在高水温下刺激鱼的摄食神经,使其处于兴奋状态,促进它的摄食。所以夏季垂钓,遇到小鲫鱼过多时,可通过更换玉米、小麦等颗粒饵,将大体型鲫鱼筛选出来,常有不错的效果。

特殊水域垂钓,根据鱼的食性选择特定饵料

前文提到,鲫鱼的食性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一些特定水域的鲫鱼选饵、用饵也有定的规律可循,如下。

1、肥水塘,鲫鱼偏好淡饵、素饵

5月份水中的藻类微生物、植物茎叶密集、丰富,一些肥水塘更是如此,大量的腐殖质等到充分繁殖,活跃在这里的鲫鱼一般个头肥大,颜色黑黄,大量摄食这些味道浓郁的食物,与 人类似长时间吃一种东西,总有换个口味品尝的冲动。所以在肥水塘钓鲫鱼,像一些味型偏淡或本味饵效果更好,各饵料厂家均有销售这些本味饵,直接购买即可。另外酒米属于强刺激的一种饵料,也可用商品饵与酒米搭配、混合使用,也有一定的效果。

2、瘦水塘,鲫鱼偏好一些气味浓厚的饵料

与肥水塘恰恰相反,瘦水塘水体偏瘦,较少的绿色植物、藻类、小虫等,栖息在这里的鲫鱼,头瘦小,对食物的需求旺盛,在这里钓鲫鱼,优先考虑一些味型浓郁的商品饵料,像奶香、麦香、香腥的商品饵料都有不错的效果。另外像一些谷物类的嫩玉米、发酵小麦也是不错的选择。

3、一些农村鱼塘或养鱼场,不可忽略原塘饵料

鲫鱼如果长时间摄食某一种食物,会形成癖食性,意思是说鲫鱼只对某一种特定味型饵料兴趣浓厚,但对其他食物不怎么敏锐,甚至有有些排斥。比如有些农村鱼塘、专业养鱼场,个别塘主会向鱼塘定期倾倒一些鸡鸭粪便或者颗粒饲料,而这恰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在摄食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偏口现象,即癖食性。所以在这样的水域钓鲫鱼, 一般需要在饵料适当添加一些原塘饵:或在饵料中加入适量小鸡饲料,或在饵料中加入一些原塘颗粒饲料,这样搭配调制,不易引起鱼的排斥,还容易聚集到鱼。至于加入的原塘饵一般可控制在10%-15%的用量,钓友再结合具体环境稍加调制。

写在后面

通过上文介绍,不难看出选择垂钓鲫鱼的饵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结合具体环境调整、改变。另外饵料固然重要,选对了饵料并不表示就有好的渔获,钓鱼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饵料,浮漂调钓、钓点选择、提竿技巧、线组搭配等环节均要兼顾到,这样操作相信才能获得更好的渔获。

原创:野钓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