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关于写作,我最常被问到的6个问题是什么?

 信息熵 2020-09-22
1、怎么建立自己的写作知识库,让词语顺手拈来 ?

简单来说,写作知识库分可以建立一个层次:“文体库—标题库—提纲库—开场库—结尾库—素材库—金句库”。

但是,大部分人写作的问题不是缺少词语库,而是语感。

知道在什么场景下用什么词汇得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准确又有温度,的确是需要练习的。而不仅仅是解决知识库的问题。


2、公文怎么写得高大上,又能落到实处,又有高度?

我相信如果你理解复盘式写作习惯的话,在你下一次看到优秀公文时,你就能意识到别人的公文高在哪里,巧在哪里。

而不是简单去说,这篇好好好。

我们应该提炼一篇好公文的行文框架,遣词用句的素材,把这些变成自己写作的营养——这就是复盘式写作的好处。


3、工作上接触公文写作比较多,怎么协调日常工作写作与新媒体文章关系?

写新媒体文章好比开公交车的司机,大家感觉比较猛。写公文的好比开小车的司机,做事比较小心。

其实公交老司机开车很小心,随时注意刹车,怕有人不注意摔倒,那就吃不了兜着走,反而是开小车的司机以为驾轻就熟,一不留神就是车祸现场。

老司机都会告诉你:车不同,底盘不同,重心不同,开车细节的确不同,但不代表大家遵守的交通规则就不一样。

我认为写作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所以我教大家写作的七个习惯,是希望大家能够适应不同的写作风格。

我自己写各种项目申报材料,也写公司发展规划,也写项目策划,更写微博,微信,都是不同风格切换,但是正因为有好的写作习惯,才能比较自如切换,不至于陷入一个写作风格里,给自己带来风格上的被动。

不过要达到自然切换,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就好比一个人习惯开公交车的司机,开小车时也需要练练手才能控制一下力度。


4、如何高效收集阅读素材,并高效运用素材?

其实我都不搜集素材的,我是“搜”素材。差一个字,效率差100倍。

比如这句话,很经典吧?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是意识到自己並不是生活的中心,而只是在边缘。(毛姆《作家笔记》)

我其实没有看这本书,我只是会搜“作家 金句”,然后我发现了毛姆,你有没有觉得我很深刻?

当然,还有一句更深刻的:

年轻人不依赖批判和负面的东西而生活,他们靠感情和理想。——赫尔曼·黑塞《朝圣者之歌》


5、零基础学员如何练就信手拈来的文案写作基础,有没有什么可以套用的模板?

不可能简单套模板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些号称自己靠写文案赚了100万的老师,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

迟早有一天,所有的套路都会被看穿,最后还是要看你的产品好不好,服务好不好。

当然好的文案,就是用心把你对产品,对客户的爱写出来,但你对产品和客户了然入心,自然写文案能信手拈来。


6、小白如何去积累写作素材,准备出书?一本书的完成是怎么样个先后顺序完成的呢?

不推荐小白去出书,但鼓励大家去积累。

出书并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有人写完稿子找出版社,有人是出版社先约稿再写。关键是你的积累是否足够完成一部书稿需要的素材或知识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