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读|秋分: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mxb08 2020-09-22

▼秋分(9月22日 21时31分)“寒暑平和昼夜均,阴阳相半在秋分。”秋分,每年9月22日或23日,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大体来说,秋分处于秋季90天的中间,所谓“平分秋色”。此时节,全国处处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从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关于丰收的节庆成为全国共同参与的节日。

秋分

太阳黄经180 °

“秋分者,

阴阳相半也,

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秋繁露》

秋分这一天

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太阳直射地球赤道

从此

日光夜色两均长

暑退秋澄转爽凉

秋天也渐入佳境

稻谷飘香,蟹肥菊黄

红柿当季,甜枣满仓

登高、望远、平心、收获。

秋分 落落 - 二十四节气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阳光开始明媚。八月阴中入地收声。阳光随之衰微。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秋虫残鸣。

二候,蛰虫坯户“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到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

三候,水始涸 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干涸。


|秋分·诗词|

咏廿四气诗 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弹南吕调,风色已高清。

云散飘飖影,雷收振怒声。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忽见新来雁,人心敢不惊?

晚 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是君。

三用韵·其三

宋末元初·杨公远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八月四日晚霹雳碎大柳木

宋·楼钥

秋分雷自合收声,白露明朝忽震霆。

怪得坐中惊欲倒,邻墙老柳碎中庭。

客中秋夜

明·孙作 

故园应露白,凉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静,天清一雁闻。

感时愁独在,排闷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秋分习俗

祭月节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北京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贵族所奉行,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送牛图

民间还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习俗。送图时还要说些秋耕有关的吉祥话,俗称“说秋”。

立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每年“秋分”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 要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

吃秋菜

秋分很多地方要吃一种叫“野苋菜”的秋菜。秋菜与鱼片“滚汤”,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粘雀嘴

农村还有汤圆的习俗,除自食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插上竹签放在田边,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来破坏庄稼。


秋分养生

“秋分”时节,寒凉易侵入人体,应随时注意衣物增减。专家提醒,为防凉燥和秋泻,除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外,饮食上要注重滋阴润肺,肠胃保暖,少食生冷,多喝温水,常吃些润燥生津的食物,如苹果、柑橘、梨、蜂蜜、百合、鸭肉等。

秋分时节进补也不可太过,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此时节,日照逐渐减少,人的情绪往往也受影响。要学会自我调整,可在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之日登高远眺,呼吸新鲜空气,也可多去户外游走,尽享秋日的金色阳光。

珍惜桂子飘香日

不负菊黄蟹肥时

秋分,你好

编辑:刘倩

图文:中国网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要求:字数800-2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