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请不要再“天真”啦!

 wlr6688 2020-09-22

王兴伟

前两天,备课《记承天寺夜游》,翻看吴小如先生的《含英咀华——吴小如古典文学丛札》。顺手翻阅了吴先生的《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读这篇文章,让我打了一激灵的就是文章结尾——

最后再重复一次:如果有人认为邹忌真是自以为美而一天到晚总照镜子,从而悟出了大道理,那的确是太天真了!

我读、讲这篇文章实在“太天真”,我一向借助教师用书,把本文的艺术方法定性为“从生活小事悟出治国大道理”。这篇文言文,时常出现在中考试卷上,涉及劝谏艺术分析的试题,答案也大多有此一条。呜呼哀哉!语文课原来如此“天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本是多元的。不可否认,吴先生《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家之言,但通读吴先生的文章,这“一家之言”在我看来却是“最哈姆雷特”的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作方法,吴先生认为,“毋宁说它近于浪漫主义更为确切些。”吴先生认为本文用浪漫主义表现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因为“文章本身固然有对齐威王君臣不无美化之处,但也反映了作者对新兴的封建统治阶级寄以希望,这才用齐威王和邹忌作为纳谏和敢言的典型人物,并把他们理想化了。”基于此,吴先生用“过去评论家的套语”概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作方法,“即前一半是‘虚处实写’,后一半是‘实处虚写’”。

虚处实写,是指前半部分“邹忌比美、悟美”等等“细节都是虚构的,不是《战国策》的作者就是邹忌本人编造出来的。”并且吴先生指出,“它(邹忌悟美)与《战国策》中的‘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故事基本一样,是寓言。所不同者,那些寓言是以童话或民间故事为题材;而邹忌则是以自己为主人公,对齐威王现身说法,使人读了更觉亲切有感染力,如此而已。”吴先生得出这一结论,首要原因就是邹忌能否走出人性的弱点。齐威王接纳忠言,改恶从善,从不理朝政到励精图治,最终让齐国成为七雄之一,这有历史依据。因此,“邹忌对齐威王敢于直言进谏,当然也在情理之中。但邹忌本身,是否对他作为一个美男子果真如此沾沾自喜,而最后又如此之虚怀若谷,从妻、妾、客的重重谄媚阿谀的包围圈里钻了出来,并且敢于现身说法去规劝齐威王,则值得研究考虑。”吴先生的这一思考,是睿智的、深刻的。通常情况,人在此种情况,很难理性客观看待自己的“颜值”,这是人性弱点所致。如果邹忌走不出妻妾客的“语言贿赂”,那就谈不上现身说法劝谏齐威王啦。《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所以如此行文,是“作者故弄狡狯,把虚构的情节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俨然煞有介事。然后在叙述以后骤接‘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把正面意思交代清楚,既活泼生动又水到渠成,这就是所谓的‘虚处实写’”。

“实处虚写”指后半部分齐威王的纳谏经过。这部分内容应该“史”有其事,但作者采用“高度概括和极度夸张”的艺术方法,“肯定纳谏改过的好处无穷。”吴先生还原生活常识,认为“齐威王的为人即使再差劲,一开始也不能全无是处,以致意见堆成山,使提出批评的人‘门庭若市’。而在一周年以后,即使他改恶迁善,也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圣贤的地步,使人们‘虽欲言无可进者’”。

吴先生用“虚处实写”和“实处虚写”概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写作方法,带给我三个方面启发。

第一,解读单篇文本须有整本书意识。

吴先生就是以《战国策》整本书的视角管窥《邹忌讽齐王纳谏》。文章开头,吴先生概述《战国策》的内容和风格。“《战国策》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间的古书。它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等,同时也记载一些历史事实。其中历史记载部分有些是民间传说,并不完全是信史。……从文学角度看,它们的艺术性是很突出的;但作为历史看,其中某些故事的真实性就颇值得研究。”这就提醒我们,即使是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的历史故事,也不能当成“信史”来读。虚构的故事怎么能反映历史现实的丰富与复杂呢?如果读者缺乏深度辨析,把虚构故事当成信史来读,还沾沾自喜从虚构故事中挖空心思地学习“智慧”,无疑是“太天真”的行为。而中学语文教育界,之所以把本文当成信史来读,就是没有把《邹忌讽齐王纳谏》还原到《战国策》整体书来审视。

第二,解读文本必须要有“辩体”意识。

汲安庆教授认为,“离开文类(文体)辨识,将小说、散文、诗歌等文类一锅煮式的教学,必将导致语文知识教学的混乱、肤浅和空洞。”对于《邹忌讽齐王纳谏》之所以会有“从生活小事悟出治国大道理”的“天真”解读,原因就在于把“历史寓言文本”当成“历史信史文本”来读,“寓言”故事是虚构,并且可以假定中心,但是历史文本就不能虚构,更不能假定。在吴小如先生看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题思想是明确的,即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而一个人之所以能听取不同意见,又在于他有自知之明。这是文章的重点。”这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显然,“从生活小事悟出治国大道理”是对本文作为寓言故事的主题理解的偏离。

第三,解读文本必须要有“还原”方法。

“还原法”是孙绍振先生提炼的文本解读方法,还原法可以还原原生状态,发现差异和矛盾,还原人物活动情境,还原作者创作心理,还原作品全貌等。在《读〈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吴先生对于邹忌悟美、齐威王纳谏的分析,无不是还原到生活的原生态和人物活动情境中,探幽寻微发现文本艺术虚构与生活真实的矛盾,进而得出富有见地的结论。还原,不仅是文本解读的方法,还是良好的思维品质。读不懂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不能根据语言文字,进行合理科学的审美推理、判断、归纳、演绎。吴小如先生品读古典文学作品,就是审美思维的典范!

总之,语文课是让学生保持“天真”的课程,语文课培养的是学生永远热爱生活,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培养学生有一颗“赤子之心”;但语文培养学生的“天真”,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独立思考,深度思考,思辨阅读为代价。否则我们的语文课,真的也就“天真”了……

语文课,请不要再“天真”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