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带你们看看,香港无法“独立”的茶文化

 茶人老武 2020-09-22

抛开政治不说,咱们追本溯源到文化。香港的文化母体是中国,用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说的语言是中国方言,香港文化从未独立存在过,茶文化也不例外。 

 

遍布大街小巷的茶室,是港民的“充电站”

香港是个开放性极强的地区,中华文化、东南亚文化、欧洲文化等等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其文化的多样阻挡不了香港居民喝茶的热情。

香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茶字样的招牌:茶叶店、茶庄、茶楼、茶室、茶餐厅……。值得一说的是,香港的“茶”涵义甚广:餐馆小吃叫“吃茶”,宴客叫“请茶”,生日宴请叫“生日茶”,乔迁宴请叫“入伙茶”,农历春节宴请叫“春茗”,糕点叫“茶点”……

 

要是拍一部《香港十二时辰》,十三夷相信“饮早茶”这一幕不会少。早上七八点,约上三五好友到陆羽茶室、莲香楼这样老字号的茶楼,点上几笼点心外加一壶普洱茶,佛系早茶时间开启。

更有意思的是,还能看到上了岁数的服务员身穿白大褂、黑裤、懒汉鞋,端着茶水,上着点心呢。

 

港民爱喝的云南普洱茶,藏着一个马帮故事

香港人爱喝茶,但香港不产茶,在某一年的世界各国及地区人均茶叶消费排行榜上,中国香港排位第十七,是亚洲人均年茶叶消耗量最高的城市,一年就要消耗掉九亿个茶包。

而这么多茶类里,香港人偏爱云南的普洱茶。

 

说到云南普洱,这里存在着一个美丽的误会。云南人,重劳作,好吃油荤食物,盛产绿茶以解腻消食;但穿梭于都市中的香港人,口味清淡,反而红茶适合他们。

至于,香港人为什么接受了云南茶叶,物流可就不得不背这个锅了。

 

以前马帮向外运输茶叶,是将全部茶叶压缩成“沱茶”的,从云南一路到广东地区,历经高山——平原的地形变化,随着海拔降低,茶叶也就逐渐发酵。而且,马帮怕沱茶在“舟车劳顿”中碎裂影响销售,便时常喷水,这就导致绿茶发酵更快了。最终,从广东到达香港的茶叶,其实已经发酵成了棕红色的熟饼。

 

那时候,香港人喝到的普洱茶,口感中藏着它出生的山,走过的路和见过的人,已经和千里之外的云南群山中的茶叶完全不同。

新时代到来,港商们终于发现在香港卖的,其实是云南大叶茶经过发酵陈化的茶中珍品。而且,港民喝普洱如同喝红酒一般讲究。

旅游必打卡的港式丝袜奶茶,真不是丝袜做出来的

相信不少茶友去香港旅行,都会在茶餐厅点上一杯港式丝袜奶茶,抛开快节奏生活的诸多烦恼,拍上几张美食打卡照,美美地“探”上一下午。

 

奶茶是喝了,有多少人知道这丝袜奶茶的由来呢?

其实早年间,香港还在被英国殖民统治期间,港民就开始对英国奶茶做改良,用滤网将浓红茶过滤,再拌入淡奶,由于滤网染了红茶看起来像极了丝袜,所以港民开始叫它丝袜奶茶。要知道,这是滤网,不是丝袜哦。

去香港,除了喝港式奶茶,柠茶也必点呢。

 

有机会约上朋友去香港“饮餐茶”体验香港的茶文化吧!

【END】 

与我们一同喝茶、说茶、玩茶

下方海报,扫码报名~

点击图片进入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去哪里喝茶?我选择福建

你的红茶为什么发酸?真相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