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光的年轻人:这么少的存款,怎么能有安全感?

 where5 2020-09-22
有的人早早欠了网贷,成了“负翁”;有的人月月月光;有的人小富即安,再也没法在财富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有个人经历暴富后,又再次返贫……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想起马哲课上的话: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每个人成长过程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对钱的认识”,最终靠着不同的认识,又走向了不同的结果。


我想起很多小时候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商业嗅觉+财商,有些人天生就有敏感性。比如 F 先生,天生就是个商人,在“怎么用钱”这件事上敏感性很高。

而跟大家想的不一样的是,我是天生没什么财商、没什么商业嗅觉的人,因为反复反复地被生活拷打后,逐渐反思,才形成了基础认知。

而之后经过大学时对金融的学习,才升华了认知。这个过程既漫长又艰难的。

以至于这些年我不断地回顾自己的成长阶段,反复复盘,想要试图找出里面哪些是偶然,哪些是必然……

想要试图抽象出正确的路线,传给我的下一代。

因为未来还要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如果我的孩子都形成不了对钱的正确认知,无论我赚多少钱,都会被下一代败光了。

而我正是因为经历过才知道,形成认知的过程有多难,以至于一直心里打鼓……


关于钱的认知:钱的价值是什么,钱该怎么用?形成完备的认知,一路上至少要走过三关,而且一关比一关难。

1

第一阶段:建立忧患意识


要认识到人生总有丰收和灾年,要提前未雨绸缪,通过积攒积蓄,来防灾备灾。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还挺好,我爸我妈又十分宠我,所有吃的穿的玩的基本都处于极度丰裕状态。

然而,丰裕状态是无法形成忧患意识的,只有紧缺才能。

(所以小孩子完全富养也是不对的。而完全紧缺,又会给童年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所以“度”是很难把握的。)

到我三年级之后,我爸妈都离开老家了,我被留给姥姥照顾。

临走前我妈跟我说,她偷偷给我准备了 50 块钱,全都换成 1 元一张的。一共 50 张,悄悄藏在家里只有我知道的小金库里,让我缺钱时就拿一张。

当年还有分币,学校门口的小摊零食普遍五分到一毛,最贵顶多两毛钱。所以每一张一元都是一笔巨款,而我竟然有 50 张!

我当时内心的感觉,就像是自己中了五百万,每天心里都暗自窃喜,觉得自己特别富有,然后时不时的拿一张出来花。

那个小金库是个暗门,打开暗门只能手摸进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意识到 50 张钱在逐渐变薄。

直到有一天在打开暗门再摸,发现只剩最后一张了。脑海中像是有道闪电劈过来,原来 500 万也能有花完的一天……

那种震撼感很强烈,我开始不住地回想,钱都花在哪了,但却死活找不出来。就像沙漏一样,一点点流出去,就流没了。

而我姥姥是个很节俭的人,在小学时期从来不给我零花钱。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开始进入紧缺时期


直到 1998 年,对我的钱商而言,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我在一学期上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对父母说要转学(之前圈子里写青少年教育时,写过这段经历)。

到新学校前,我妈一次性给了我 5 张百元大钞。当年零食物价已经从小学阶段的 5 分到 2 毛区间,上涨到了 1 毛到 5 毛之间。

但我有 500 块,相对零食价格而言,让我又有了中 500 万彩票的感觉。

这一次我开始吸取经验教训:

我觉得自己上一次的失败在于“没有计划”,以至于 50 块花完了,都不知道买了什么。这一次我要有计划的花,让 500 块留下丰富的人生体验。

记得到了新学校第 1 天,有节体育课。全班同学算上体育老师一共是 53 个人。

我就带着两个女同学,去小卖部买了 53 个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然后带回去请大家吃冰棍。

很多年后,还有很多同学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大家每次一提起来都说,你那个时候真富呀,你那个时候真有心机呀,刚到新学校就去贿赂大家。

然后我又去逛街买买买。

当年卫生巾还是无护翼时代,清楚的记得班主任老师用的安乐,五六块钱一包 50 片。

娇爽应该是刚上市,10 元一包 10 片,等于价格涨了 10 倍。我当时兴高采烈的去买了,因为觉得自己是个富婆,用得起。

又去买了 30 多块钱一瓶的防晒霜,12 块钱一条的心相印纸手帕,因为体育课要擦汗。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自己当年是个作精。

大概两三周后,我再一数钱,发现 500 块只剩下 220 元了。当时脑海中又是一道闪电劈过。

当年,很多成年人的月薪甚至只有 400 块。我继续照着这个速度,可以一个月就花完 500 块,肯定是有问题的。

面对剩下的 220 块时,我开始犯难了。

我怀疑自己没有自制力,如果钱继续在我手里,肯定没多久就完全花光了,那么我就会变成穷光蛋。于是我开始思考怎么把这 220 块存起来。

这时候我表姐听说了我的烦恼,主动过来说,她愿意帮我分担烦恼,替我存着这 220 块钱。

由于有了四年级那次的经验,我观察到物价已经在几年之内,从 5 分到 2 毛区间上涨到 1 毛到 5 毛区间。

我担心几年之后,表姐在还我钱时,物价又上涨,只还 220 元会让我吃亏。

于是我俩约定,存的钱以当时 220 元标价的滑板价格作为参照物,等还的时候,滑板价格涨到多少,表姐就要还我多少钱。


因为当年郭富城的一部校园电影很火,郭富城每天上学滑着滑板。我被电影勾的心痒痒,也想要一个滑板。

最后真的去体育用品店问了,刚巧滑板也是 220 块钱一个,可是这 220 块是我手里最后的钱,就没舍得买。

也正是因为滑板的价格跟我手里的钱刚好相等,于是我俩就约定,用滑板价格做参照物。

后来这个故事还有后续,我表姐超级不靠谱,这笔钱拖到我上大学时才还。而那时候,零食物价区间已经从 1 毛到 5 毛,上涨到 1 块到 5 块区间了。

为了追平通胀,我又特意去调查了滑板价格,心想着这么多年物价上涨,应该能有得赚吧。

结果看见滑板价格依然是 220 块,我大脑中又是一道闪电劈过……我心里知道自己吃了大亏,但又不知道原因。

等我真的搞弄清楚物价上涨的原理之后,已经是很多年之后了。

当时钱给了表姐之后,我又体验到了一段时间的紧缺状态。

每次体育课上完都口渴难耐,兜里却没钱买冰棍。就会使劲地思念我在第 1 次体育课上买的 53 个冰棍。

我开始想念机器猫的时光机,如果能穿越回自己富裕的时候,告诉自己少充大款,给未来的自己留点钱多好。

小学和初中的这两次经历,我依然没有学会怎么花钱,依然没有找到正确的存钱途径(毕竟当时借给表姐之后,等于有去无回了)。

但我确实开始有忧患意识了。


有了忧患意识之后,我开始慢慢观察周围的人。我发现:

1、越是领固定工资、领稳定工资的人,越缺少忧患意识,也越少存款。

早些年北方的国企比较多,几乎人人都是体制内的人,所以北方人的储蓄观念远低于南方人。

记得我刚上高中左右,有一次我问我姥爷姥姥的退休金。

得知当时他们一个人 500 多,一个人 400 多,两个人加起来有 900 多的退休金。但是每个月花销也要九百,因为顿顿吃肉,肉价比较贵。

我当时内心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种情况的话,等于我姥姥姥爷的存款可能连一万块都没有。

因为他们要存 1 万块,等于每月 100 元乘以 100 个月,而他们每月连 100 块都存不了,况且退休金也是才涨到 900 块……不可能有很长时间的存款。

当时我暗自推断了一下,推测他们大概只有 3000 到 5000 的存款。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开始特别担心,觉得他们怎么这么心大,这么少的存款,怎么能有安全感?

觉得我这辈子千万不能活成这个样子,否则遇到事情只能找别人借钱,等于生活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后来在观察越多的人后,越发现,越是有固定退休金或者是有稳定工作,每月固定领工资的人,越没有忧患意识,越少存钱。

2、但是仅靠忧患意识,能存下来的钱是有上限的。

当存款足够给你安全感,觉得足够应对灾年之后,人的意志就会放松,就会不再攒钱了。

刚上高中时,我大概有 1000 块存款,到了高三毕业的时候,把各种辅导资料兜售一圈后,存款已经到了 5000 块。

然而直到大学毕业时,我还是只有 5000 块。

因为当年我调查了一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每月 500 块的生活费,我有 5000 块,等于够花 10 个月了。(ps:这是最早的安全垫认知……)

结果就是,只靠忧患意识,已经支撑不了下一步的发展了。如果不是钱商观念进阶,有了更长远的目标,我可能根本没有动力再去规划。


3、生活中,周围大部分小老百姓的认知,也仅限于此阶段。

因为大部分人的危机意识萌芽于野生摸索,受制于人生经验。很多太年轻的人甚至未必有危机意识,甚至未必开始存款。

比如我助理,90 后的小孩子,储蓄几乎为零,第 1 个月拿到工资先去买漂亮衣服,后面几个月换苹果手机,年终奖差点要去买苹果笔记本……

我观察了一段时间,感觉这不对,开始时不时的给她扫盲,存款能用来干什么。比如她存到多少钱,就够去首付一个公寓了之类的。

而年龄越大的人,则越可能有危机意识了。

但他们所有人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收入预期+稳定性的考虑,来做存款规划的。

他们大部分人存款数额,在达到一个整数心理关口,就会开始趋于稳定。

(比如,我猜测我姥爷他们可能是 5 万的心里关口,我妈可能是 20 万,我爸可能是 40 万,周围的其他亲戚、同辈的兄弟姐妹们估计大多都是 10-40 万的心里点位。)

他们存款到了这一个心理点位后,就会迷茫。不知道继续去存钱干什么。多出来的收入会持续花掉,快乐的享受生活。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存款到了这一心理点位后,多出来的钱更不知道放到哪里去。找不到正确的途径……

我爸家族都是高知群体,收入稳定+收入较高,但依然不知道钱应该放哪

前些年他们竟然集体去滁州买房子了,说因为滁州离南京近,能涨。给我气个半死……

后面每次提起来,我都叨咕他为啥不先问下我。如果当时肯问我的话,现在房子早翻倍了,不至于至今仍套着。

我妈则永远在炒股票,一辈子在股票上没赚过钱,永远在贡献血肉进股市,说了又不听,每天固定看李大霄,研究 kdj 和 macd……

我总是告诉她,牛市可以炒,熊市要出来,永远一直在股市里的人是赚不到钱的。

但她则是永远在,天天在,涨一点点就乐的不得了,赶快卖出落袋。

然后打电话告诉我,说今天炒股赚了三百块,今儿个真高兴,一会去买顿排骨,要是每天都能赚 300 就好了。

结果她亏的股票都是套百分之五六十再割肉……炒股永远是小赚大亏。

账户的钱年年在减少,然后再用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填进去。(所以看到涨 10% 就要跑的人,你们仔细反思吧。)


2

第二阶段:建立风险意识


在 1998 年我遇到过两件形成钱商过程中不可磨灭的事情。

一件事在半个多月的时间,一口气花掉了大半个“五百万”。另一件则是借了同学钱出去,至今没有收回过。

刚转到新学校之后,凭借着 53 根冰棍,我一下子成了富婆,于是就有个女同学跑来找我借钱。

最初是打着体育课后去买冷饮,忘带钱了,先借她周转一下的旗号。

一周两次体育课,第 2 次体育课又说忘带钱了,再借一次。每次都是 3 块、5 块的借。

我记得很清楚的是,借到总共达到 12 块的时候,她又跑来管我借钱,我说不借。

然后她开始说:我知道你为啥不想借我钱了,因为我还欠你 12 块,你放心,只要这次再借我,我保证马上还钱。

我内心开始松动了,听她的话,意思是如果这次不借就等于撕破脸了,以后没法做朋友,就不还我钱了……

而我真的太想收回前面的欠款了,于是又一次放款。

之后借款额达到十七八块的时候,她的单次借款金额也上升到 8 块了。我依然抱着“只要再借一次,就能把钱都收回来”的美好预期……

最后总额累计到 32 块,我终于醒悟了。

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脑海中又被闪电劈过,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女同学永远不会还我钱的,再借下去遥遥无期


这 32 块钱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以至于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我还清晰地记着借款金额,清晰地记着那个女同学的名字和长相。

(而我因为当年近视眼,以至于都记不清其他人的长相,后来则是颈椎病,导致记忆受影响比较大。

当年同学的名字,我读书时在几班,班级在几楼上课……很多事情我都记不清了,只有这 32 块钱至今念念不忘……)

借钱这件事里,有很多反人性的东西:

1. 当年冰棍儿才一毛,体育课后买冰棍,她为什么要管我借三块或者五块呢?——这叫借款用途

对外借钱的时候,是应该要审核借款用途的。然而审核借款用途,就意味着打探隐私。

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和老师总教大家善意的对待同学,友好礼貌等等。所以打探隐私是违反这种教育直觉的

这种反人性,我过了很久才学会。

就像星球之前的旧帖子,问某个 P2P 可信不可信?于是我去那个网站上筛选了一下这个 P2P 上的借款人用途。

发现都是奇怪的借款人,要买一模一样的车,奇怪的 50 平米小卖部,要安装 20 万的中央空调。

这很明显:这个 p to p 网站伪造了借款用途

还有很多民间集资的过程中,借款人买好车,披金戴银,然后广泛撒网借钱。

敢借的人怎么不想想,他们有钱买豪车买珠宝,为什么要借钱,借钱去干什么了?

而这种调查借款用途的方式,是金融机构投资过程中需要审核的内容之一。

无论是碰上上面 p2p 的例子,还是民间集资的例子,在金融机构眼中都是「一眼假」,永远不会借钱给这种人。

然而普通老百姓大多没这种认知,很多人跌进了这种坑,一次就被坑的翻不了身。

2、我从来没试图考量过借钱人的口碑(金融名词「信用」),也没有思考过,万一钱还不上该怎么应对(「风险处置方案/应对措施」)

当年默认的以为其他人都会像我一样,以为他们不会撒谎。当年也默认的认为,借钱 100% 会还。

在这个女同学几次不还钱之后,我也没有立即意识到她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

直到进入金融机构,开始按照投资流程惯性思考:除了审核借款用途之外,放款前先要调查企业信用/借款人的「信用」。

并提前预期好,如果对方还不上钱的「应对措施」。

这也是我不断教给大家,先做恶人,打好借条,做好担保,以防对方赖账的时候,自己有应对措施。

3、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女同学最后开始利用我想要收回欠款的心态(经济学名词「沉没成本」),继续让我借钱。

这是很符合人性心理的手段。几乎所有的骗子诈骗路径,都是先让你交小钱,因为人们不在意小钱,要小钱更容易成功。

比如各种网络赌博网站、赌球网站,总是让你先冲值几百块钱起,而不是一下子就骗你几万块。

各种刷单骗局、返点骗局,都是让你先交一点钱做“保证金”。

早些年的“富婆求子”骗局,再后来的“卖茶小妹”骗局,“中了一等奖”骗局,都是让你先交一笔小钱。

当你交过钱之后,再给你造成小钱马上要打水漂的心理状态,然后再利用你舍不得小钱的心理(舍不得沉没成本),一步步让你掏大钱……

从几百几千块的小钱,让你逐步掏几万几十万的大钱。幸运的是,我只通过 32 块钱就学到了这些东西。


我能看到身边还有太多的人完全不关心借款用途、完全不调查借款信用、完全不做还不上款该怎么应对的心理准备。

太多人在银行时代,把钱存进银行,养成了存钱 100% 能取出来的潜意识,再套用到 P2P 身上。

觉得既然钱存银行能取出来,为什么存 P2P 里就取不出来?

这都属于没有风险意识。没有风险意识就容易吃大亏。

3

第三阶段:建立收益认识


第 3 个阶段,则是收益认识。其一是要知道钱能生钱。其二是要知道钱为什么能生钱?

前两个阶段,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都是野生认知,靠着人生经历就能打通。

而这一阶段则是我完全在上大学后才学到的,主要靠读书+工作经验

从初中到刚上大学时,我的存款基本上就在银行卡上,活期趴着。

当时对“存钱”的认知就是,所有存下的钱都是「我自己日常减少消费」,积攒下来后,注入银行账户的钱。

虽然已经开始在图书馆读各种金融类的书,也知道会有利息、投资收益这种事。

但从书本上得到的终究是纸面知识,印象并不是很深。

记得大二时,李想给我打电话。

说他在高中时存了一笔 3000 块做三年定期(他家是地主,承包很多亩地的那种,平时零花钱比我高很多),现在取出来得了 300 多块的利息。

我当时心里一震惊,觉得怎么这么多……

因为当年大学同学们平均生活费才每个月 500 块。300 块一下子就显得很多了,我才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要把大几千块的存款放在活期里。

然后继续去图书馆看书,读了很多巴菲特以及各种投资大师的书,突然开窍了,意识到像李想这种存定期存款的方式,其实是「最低」标准。


在 2005 年,我去开通了股票账户。

后来的事情你们知道的,06~07 年是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牛市。

我开户的时候,上证指数就在历史最低的 998 点附近,而那次牛市最后,涨到了 6000 点……

你们一定以为我赚了很多钱。然而,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

我妈得知我开了股票账户后,兴高采烈的觉得我少年早熟,未来要出息了,为了顺利把我“引上正途”,于是她决定以 10 年老股民的经验,教我炒股票。

她要到了我的账号和密码。

我一路看着我妈涨 10% 就卖,不断追涨后又遇到回调,再不断去割亏掉的股票。

在经历了一轮大牛市后,顺利把我 5000 块的股票账户市值,炒到了 6000 块。

我大腿都要拍肿了……如果是我自己弄的话,5000 块至少变 3 万到 5 万。

因为我当时已经把图书馆所有金融相关的书都翻过一遍,不仅了解 kDJ,MACd 这些我妈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开始了解一些大势、行业、公司相关的理论。

当时我已经远超过我妈的水平了。(也是因为这些知识储备,才能找到交易员的工作。)

当年在大学里我,虽然建立了很庞大的知识储备,但依旧分不清主次,依旧以为,技术指标是“股神”最拿手的技能。

(我怀疑这可能是受电视剧影响,但大家要认识到,电视剧是外行人写的,现实绝不是这样。)

直到经过第 1 份交易员工作的洗礼,我才知道,技术指标是排在最后一位的。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才是说真话的人,经济周期、行业、公司壁垒,这些才是重要的东西,远比技术分析,解读什么当日行情要重要的多。

只是人世间大部分人水平到不了他们的地步,听不懂他们的话。关于大势、经济周期、行业竞争的分析,往往间隔要很久,频率很低。

相反,解读“每日行情”,“每日热点股票”,频率可以高到每天三四次。

这类声音多了,就会挤占注意力,把很多人的着眼点更多的吸引过去……以至于从电视编剧到普通老百姓,都以为“专业投资人”就是看线的。

其实真的不是!

后来我找了个理由,说自己要用钱,把账户里的钱提了出来,然后再没给过我妈股票账户密码,也算幸运地躲过了 6000 点下跌。

(现在回想来依然后悔,如果当初真的 5000 变 3 万,那么大学刚一毕业时也,我就不会过的那么贫穷艰苦了。

还记得 2008 年底最困难的时候,当时有天我在摆弄相机,无意中录下了一段视频。

是我和 F 先生当年住在最破的 650 元出租屋时,他对着电脑屏幕,翻看着在 1700 点左右的大盘,然后说,股市到底了,牛市要来了

我就唉。因为我俩当时兜里连 1000 块都凑不出来,牛市来了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那段无意中录下的珍贵的视频,见证了我们最穷的时期,也见证了「没钱就只能错过」的时期。

后来股市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小牛市,从 1700 翻倍到 3400。而我们只能看着,内心里憋满了攒钱的欲望。)


整个大学后半程一直到大学刚毕业阶段,是我开始建立「钱能生钱」概念的时期。

(其实那本著名的《穷爸爸富爸爸》就是在讲这个道理。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虽然没有说清“钱为什么能生钱”,但仅仅是告诉大家“钱能生钱”,就已经值得好评了。)

那个时候我表姐在当导游,每月两三万的收入。我记得很清晰的叮嘱她,一定要攒钱。

因为钱就是现代社会里可以合法养育的奴隶。

当年我给他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你每存一个 30 万,这个 30 万就能当做一个终身为你卖命的劳动力,每月给你贡献 2500 的收入。

(当年经济依然高速发展时期,利率很高,年 10% 是可行的。)

因为在我眼里,以她那么高的收入,只要意志坚定,最初只要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存下第一笔资产。

后面第 1 个奴隶每月贡献 2500,那么攒第二个奴隶的时间就减少十分之一。
在后面,第 1+第 2 个奴隶每月贡献 5000,攒第 3 个奴隶的时间就减少十分之二……攒第 4 个努力的时间减少十分之三……攒第 5 个努力的时间就减少十分之四……以此类推。
那么 10 年后,她应该是一个大奴隶主,存下好多资产,每月被动收入都有好高,早早财务自由才对。

因为我毕业第一年的月薪只有 3000,太过羡慕她的高收入,所以反复叮嘱,印象深刻。

然而我姐似乎对借了我 220 元能占便宜的事,印象依然很深,所以即便是她每月两三万的月薪,依然喜欢不断借钱,超前消费……

如果不是被我大姨强迫着买了一个小房子,恐怕她现在依然是了无资产……

在第 3 个阶段,建立收益认识时,第 1 个层面,是要深刻地意识到钱能生钱。

直到我大学毕业前几年,我对社会的认知依然还是只停留在这一层面,只知道钱能生钱。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长久的、永恒的复利难以存在(只有短期的、局部的复利,短期代表的是经济周期的认识,局部代表的是公司和行业的判断)。

所以,手持资本的人想要「持续的」钱生钱,背后是有无数不懂钱能生钱的人,甘愿承担利息,借款提前消费。

然后用自己长久的工作,来还利息。才能让放贷的人享受永远的利息收入。

这些借钱消费的人,其实就是「人肉电池」。只有人肉电池才能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区分行业与公司,永远的给别人带来复利。


收益认识的第二个层面,其实是“钱为什么能生钱”。这已经是我工作了好多年之后才开始摸索清楚的了。

这个层面,其实是对社会运转规律的认知。

如果认知没有这么深,就会认为钱都是无差异的,钱投向哪里都是无差异的。

会分不清各个股票的区别,分不清各个基金的区别,分不清各个行业的区别 ,分不清各个时间周期的区别。

钱就像水。在普通人眼里,会觉得海平面永远是平的,各个时间,各个地点的水都是一样的。

然而随着认知加深,会知道海平面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总会有高低的变化。

知道钱为什么能生钱,这是背后的社会运转规律。

只有当你深切地知道这种规律之后,才可能识破假的钱生钱骗局。因为一眼就看透这种骗局的运作方式不符合社会经济规律。

也才能鉴定出经济周期、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才能识别出行业差异、取得比别人更高的超额收益

总的来说,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收益意识,三个阶段的认知,一个比一个难。

前两个阶段还能靠野生摸索。如果人生经历更丰富,或者早慧的人,就能够早一些意识到,就能够起步比别人更早。

到了第三阶段,则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所幸的是,其实只要意识到钱能生钱,要让钱做自己的奴隶,而不是自己做钱的奴隶。能有这个认知,已经超出大部分人了。

(有次回到家为了放松,我和 f 先生看了一集热播剧《隐秘的角落》,看了第 1 集福利院里出来的小孩,找到他爸爸的熟人,开口要借 30 万。然后熟人报警了。

我当时气胸口堵,好想冲到电视剧里去教育他们,来来来,少年,先花两个小时跟我说一下你的借款用途(见上面风险意识之一),我给你分析一下这个借款用途是否合理。

再花两个小时,我给你讲一下 30 万除了你的用途,还能做其他什么事。我得先让你认知一下 30 万是个什么意义……

最后你还是执意要借钱的话,那咱再花两小时,规划一下还款计划吧。

后来电视就关了,我这种好为人师的性格真的看不了电视剧。)

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加入星球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