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匾额——门楣上的文化瑰宝

 稻香居人 2020-09-22

初见一座楼屋,按中国人的习惯

第一眼所落之处,是屋檐上的匾额

中国的古建筑,凡亭台楼阁,皆能见匾额

以匾额为一座建筑开篇、点题

“有名有姓”、有所向、有所指

领悟了匾额,便是遇见了一座建筑的灵魂

匾额又称扁额、牌匾等,是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结合,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当建筑四面都有门时,四面都可以挂匾,但正面的门上是必须要有匾的,如皇家园林、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一般情况下,匾额的写作文字很少,也无复杂的结构款式,主要是讲求适情应境,文辞精粹。题书时要求高水平的书法艺术,上款下款的书写位置得当,字的大小适当。匾额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题材:楼堂殿阁的名称、商家字号的名称、歌功颂德的题词、绘景抒情的题词、述志兴怀的题词、庆典开张的题词。

不同质地的匾额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以木质匾额为例,其制作工序大致分为选材、刻印和抛光上漆三步。由于匾额需要长期悬挂,所以对木材要求极为严格,首先要选用干燥不易变形的木料;其次木材要易于雕刻。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是制作匾额的最佳材料,中国古代一般以楠木和樟木为主。

刻印文字是制作匾额最重要的步骤,文人和工匠本是两个群体,但制匾却将这两类人结合到一起。刻印匾额首先需题字,对题字者要求一般是书法好、地位高。所以匾额上的题字大都出自帝王、高官或名流之手。文字写好后,要把字样拓印下来,然后描绘到匾额之上,这个过程叫放样。放样时文字要排列有序,间距适中,两端留空要大于字距。文字排列好后,方能将其轮廓线描复在匾额上,最后按轮廓线进行雕刻。

最后一道工序是抛光、上漆。刻字完成后,要对匾额进行抛光和装饰,这是一件精细活,绝对不许用刨子之类的工具操作,匠人只能用小型刀具,一点一点铲平匾额上的坑坑洼洼,然后磨平;最后是上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