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怀

 禅艺会 2020-09-22

找不到好的名字时,我就会想到思怀。就像有人写诗,会用无题做题目;有人隐着姓名写东西,会随手弄个佚名似的。

其实,我要开始的一段描写,是相当纯净的,有时特想下笔写下这种感觉,有时又觉得体味过即可没必要写下来。

现在,前者占了上风。

想去五台山,不是一朝一夕了。有时,会想得要掉泪。

没有什么期待,只是想去看看,哪怕在那里坐一会便掉头而归。待真要去时,却又常常情怯。不过,有一天,终于冲破了感情的藩篱,去了五台山。

我去时,五台山刚刚落雪,在修路,泥泞不堪。因此,游人很少,恰应了自己在寂静无人的山野清寺中小坐一会儿的想法。随处可见的寺院,随处可见的佛教用品小店,随处可见的山西面馆,这种景,不熟悉但是也不陌生。

最先去的是一家寺院,忘了名字。白雪覆了一地,不忍心踏雪而行。一个穿红衣的女孩和她的同伴在堆雪人,像一团火苗在雪地上跳跃。

寻着雪薄的地方拾级而上,在殿外转了一圈。待走时,留了一点香火钱给寺院。来一次不易,这点钱不多,但愿能为寺里的建设做点贡献,清净的寺院又能为匡正民风做点贡献。

有些缘份是注定的。

之前,我不愿谈“缘份”这个词,也很固执于一种感情,为何来时来去时去,只留下回忆几缕。现在,我在尝试着慢慢放平心态,尝试着接受世间的缘份,缘来缘去都是缘。

去善财洞也是缘。妙不可言,细节也就不说了。

善财洞被传是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在去五台山的路上,我还打听,顺治皇帝是否曾在五台山修行?不曾想自己所去的地方恰是传说中他出家的地方。

善财洞的住持能修大和尚年逾七旬,非常好的一个人。说话直且冲,一语便要点醒梦中人的样子。只是,我入梦太深,怕是拿棍子敲打也难醒。惭愧!

这里印象深刻的是那只叫咪咪的小猫。我吃面时,它就咂嘴。喂它吃,它便想顺着筷子往嘴里吸,跟个孩子似的。我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它在不远处蜷着,也晒太阳。

当然,善财洞的挂面更是绕不开的,很好吃。从五台山回来的当晚直至第二天一早、中午甚至晚饭,全是吃的挂面。只是我的技艺不稳定,每次的味道都不一样。

七佛寺的古佛端庄美丽。

因为寺院的住持要从外面归来,一位73岁的比丘尼正在打扫卫生。仙人掌刺儿扎得哪都是,手上有好多,嘴唇上竟也有一根根,迎着光看得很真切,但是,几次下手却拔不出来。恰有位同修在身边,他帮了这位师父一把。一根又一根地,仙人掌的小刺被慢慢地拔出来。

我在殿里,他们站在殿门口。暖暖的光覆在他们的身上,这样的镜头很温馨,很温馨。

风林寺、竹林寺,从名字来看,应是位于地势较高之处,惟此才能种竹听风。

真是如此。

风林寺因为地势较高、山路积雪未化而难行,没有去成。不过,通往风林寺的道路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白桦林刚毅内敛,没有水的河流,低处是雪,高处是突起的石头。世界一下子沉静得像一幅水墨画,只须悄悄地坐下。什么也不想,当然,什么也想不起来。

静如一只杯子,生死或爱恨,名利或毁誉,不值一提,只有万千虚空。

竹林寺的大黄狗很友善,让我有胆量放心前行。

竹林寺正在建设中,但因天气原因,那天恰恰停工。所以,人很少很少。坐在大殿前的台阶上,只有不时的风吹动铃铛,携着云朵从身边静静走过。

所谓的白驹过隙,就是这个样子吗?


呵呵。待生起想家的心时,便踏上了归程。

五台山之美,岂是我这数百字所能涵盖?

若有缘,也请君登临五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