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慈悲和仁爱冥想

 禅艺会 2020-09-22

俗人在生活中解脱生死烦恼,降服欲望最为根本。就是在现实生活中降服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心,同时不执我、法二见,知足常乐,心生平等,口出爱语,身入正道。

我执又名人执,人生谁也无法避免生、老、病、死,还有什么执著可存?法执又名法我执。将自然界和人类社所有存在的规律认为是永恒不变,应知变才是永恒的。

只要我们要具备四无量心,让心平等,才能断除烦恼。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四心能够引导行者普缘无量众生,成就无量福智功德,称为四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名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名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名喜无量心;不执而舍离如上三心,怨亲平等,不起爱憎,名舍无量心。修行就是"修心",让行者的内心充满慈爱、大悲、欢喜和舍离,得以远离烦恼,自在解脱。

慈悲和仁爱冥想是建立在佛学四无量心的理论基础的一精神修炼方法。当处在慈悲和仁爱冥想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

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的第三种冥想方式:慈悲和仁爱冥想。为了培养慈悲之心,冥想者有时可能需要体验别人的感受。仅仅是同别人的情感产生共鸣还不足以生成一种慈悲的思维模式。这类冥想同时还需要一种无私的,想要帮助受苦之人的意愿来驱动。研究证明,这种关爱和慈悲的冥想不只是一种精神训练,它还可能让医护人员、教师和其他有情绪衰竭风险的人群受益——情绪衰竭与这些人群的日常经历有关,他们经常会对他人的遭遇产生深刻的移情反应(分享别人的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

冥想者首先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无条件仁慈和关爱之情感中,同时心中静静地默念传达自己意向的短语,比如“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2008年,科学家对冥想经验丰富的自愿者(已进行过数千个小时的同情和慈爱冥想)展开了研究。众所周知,次级躯体感觉皮层和岛叶皮层与人们的感觉和移情反应有关。而自愿者在聆听悲伤的声音时,资深冥想者大脑中次级躯体感觉皮层和岛叶皮层的神经活动要比对照组活跃得多。这说明,冥想者对他人遭遇感同身受的能力有所提升,而且他们在情感上也没有表现出难以承受的迹象,这说明冥想者对他人遭遇感同身受的能力有所提升,而且他们在情感上也没有表现出难以承受的迹象。冥想实践同样会增加如颞顶连接区、内侧前额叶皮层、颞上沟等大脑区域的神经活动,这些区域通常在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时就会被激活。

最近德国马普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试图在冥想者身上找出移情和慈悲这两种情绪的不同之处。他们注意到,慈悲和无私的关爱与积极情绪有关,进而指出情绪衰竭或倦怠实际上就是一种移情“疲劳”。

慈悲和仁爱冥想来源于佛教中的四无量心理论的冥想修炼方法,根据四无量心理论,慈悲远不会导致悲伤和沮丧,反而会强化心灵力量和内心平衡,以及决心帮助受难者的勇气。如果一个小孩住院了,身旁有位慈爱的母亲握着他的手,轻声细语地给予安慰,这对病童的帮助肯定会多于一位在走廊里来回踱步、无法面对自己患病孩子的焦虑的母亲——她因移情而产生了无法承受的悲痛,最后可能会感到情绪衰竭。据调查,心理咨询师、医生、消防队员、警察、看护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都会遭遇这种困扰。

为了进一步探究移情和慈悲机制,科学家把大约60名自愿者分成了两个小组。第一组成员的冥想内容是关爱和慈悲,而第二组则是通过实验养生法培养对他人的移情能力。初步结果显示,在第一组,慈悲和仁爱冥想一周后,初学者在看到视频短片中遭受灾难的人们时,会带有更多积极的、慈悲的情感。在仅仅是培养移情能力的第二组,自愿者会对他人的遭遇产生强烈共鸣,但这些情感同样会给他们带来负面情绪和想法,经历的痛苦有时甚至会达到无法自拔的地步。

发现第二组的情绪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后,科学家为该组成员添加了一项训练——慈悲和仁爱冥想。随后,她们发现冥想训练消除了仅仅进行移情训练产生的负面影响,即自愿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积极情绪增加了。与此同时,几个与同情、积极情绪、母爱相关的大脑网络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这些区域包括眼窝前额皮层、腹侧纹状体、前扣带回皮层。此外,研究人员还证明,一周的慈悲冥想可以增加人们在虚拟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

展读

【观察】禅定正念提升幸福感

【观察】禅定正念与幸福感

【观察】禅定正念与幸福感的研究不足与展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