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中国丝、瓷、茶文化的西传

 禅艺会 2020-09-22

从清代外销艺术品看

中国丝、瓷、茶文化的西传

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实行开海贸易政策,在东南沿海设立粤、闽、江、浙四大海关,给向往与中国通商的西方国家带来了无限商机。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美国等国家的商船相继来到中国进行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对欧美一口通商后,全国进出口商品都集中在广州十三行。开海贸易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尤其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深远,因而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及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丝绸、瓷器、茶叶等出口量大增,成为十三行行商的主要经营品。为满足西方人的爱好和需求,手工艺人在外销画、广彩瓷等工艺品上描绘了大量丝、瓷、茶文化题材的内容,中西融合的广绣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一度引领欧美的社会时尚。清代外销艺术品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丝、瓷、茶文化的西传,对欧美国家的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清代“中学西传”的背景及中西丝、瓷、茶贸易

早在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商人经澳门来到广州通商,大批的耶酥会士来到中国内陆进行传播天主教的活动,如著名的耶酥会士罗明坚、利玛窦等人。他们不断地学习中国的文字和文化,翻译和诠释中国古典经籍,向欧洲传播。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国儒家哲学、农本思想、古典经籍、古典文学、语言文字、中医中药、工艺美术、绘画和建筑艺术、中国风俗等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清代实行开海贸易的政策,在中西贸易中,中国茶叶、丝绸、瓷器是出口最大宗。在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的地位。茶叶是欧洲利润最高的产品,丝绸又是能卖得高价的服饰材料,它们重量轻、装载量大、便于运输,瓷器则是远洋商船最理想的压舱货物,它重量大、不怕潮、无异味,装载在船舱底部,既可防止丝绸、茶叶受损,又保证了船只的平稳航行。丝绸、茶叶和瓷器是当时海运货物的最佳组合。18世纪,饮茶风气在欧洲流行,茶叶出口量逐渐跃居中国出口商品首位。以1792年广州出口丝、瓷、茶为例,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量巨大,以至于清政府以为从中国出口的这些货物是西方国家赖以生存的必需品,“中华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仰赖别国货物。中国特别盛产茶叶、精美瓷器、丝及其他物品。皆为尔国及其他欧洲各国必需之物。”

除了丝绸、茶叶和瓷器这三类大宗商品贸易外,中国的工艺品源源不断地销往西方国家,甚至形成了专供外销的手工业生产。如外销画、外销银器、外销漆器、外销扇、象牙雕刻制品等。英国人威廉希克(William Hickey)于1736年在广州,他在游记中记载了当时十三行附近店铺里的各种工匠和手工艺:“这进而有玻璃画工、制扇工匠、象牙工匠、漆器匠、宝石匠及各种各样的手艺人。”清代外销艺术品工艺精美,种类繁多,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独特艺术审美,曾经在西方国家一度掀起“中国风”的社会时尚。据福布斯《1825-1830年的广东商铺》记载,1822年,广州十三行一代有5000余家专营外销商品的店铺,约25万匠人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和制作。

二、清代外销艺术品蕴含的丝、瓷、茶文化

清代外销艺术品由于大部分是专门为欧美市场制作的,从出口流传至今,在国外传世量较多。还有些被收藏在欧美国家各大博物馆里。因此在国内反而少见。近年来,国内部分博物馆也开始注重清代外销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举办各类展览,国内外博物馆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多。因此国内才得以见到较多的实物,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清代,中国丝、瓷、茶大量出口,对西方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丝、瓷、茶文化的认识和喜爱。这一时期,丝、瓷、茶成为外销画中的热门题材,广彩瓷器和广绣大量销往欧美,同时也对其他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外销画

18、19世纪,外销画的生产集中在广州十三行,有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玻璃画、通草水彩、纸本水粉、线描画等,种类多样。其中,19世纪是我国通草水彩画生产和外销最为繁荣和鼎盛的时期,由广州外销出去的通草水彩画的数量十分庞大,而且所描绘的题材极为广泛,反应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可谓当年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态的全景图。丝、瓷、茶相关内容的题材在外销画中常常出现,此外,还有描绘茶叶、丝绸、瓷器和画室等外销店铺的外销画。国外有很多博物馆收藏有清代外销画,遍及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瑞典等多个国家,也都是清代与中国贸易往来频繁的国家。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十三行历史及相关文物的博物馆,目前收藏有外销画近600幅,题材非常丰富。包括清代官员及家眷形象图、市井人物、船舶图、春祭图、婚俗图、花鸟鱼虫、港口风景、十三行商馆、丝瓷茶文化等题材内容。其中有2套反映丝织文化和茶文化的藏品。反映丝织文化的有22幅,包括妇女养蚕图、男子理茧图、妇女理茧图、整丝图、丝绸上色图、锤丝图、晒丝图等,这些内容都是当年我国养蚕织丝全过程的真实写照。反映茶文化的有一套12幅,包括种茶树、给茶树浇水、摘茶叶回屋、挑拣茶叶、采茶、晒茶、炒茶、烘茶、拣茶、秤茶、茶叶装箱、搬运茶叶箱、秤茶、品茶、卖茶。

清·通草水彩茶文化图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 藏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收藏有完整的中国制瓷、制丝、制茶文化的外销画。制瓷包括采取瓷石、利用水力击碎瓷石、采取瓷土、制泥、制釉、造花盆、造花瓶、修坯挖足、釉下青花、上釉、入窑、添柴、出窑、釉上五彩、入低温炉、装桶、陆路运输、水路运输、瓷器抵达广州货仓、广州瓷器店。作者不详,1770-1790年间作,纸本水彩画,高40厘米、宽60厘米。细节突出,画面写实。一套共20幅。

制丝包括采摘荆桑、采摘鲁桑、喂蚕、炙箔、上簇、浴蚕、缫丝、浣丝、络丝、牵经、织丝、染色、装运、丝商、入仓、洋行。并且有作者名:吴俊。有名款的外销画相对较少。该套外销画于1870-1890年间作,高41厘米、纸本水彩册页,宽30.3厘米。一套共16幅。真实描绘了丝绸生产从种桑养蚕到纺织印染、采买销售、装运出洋的全部过程。同时为了满足西方人的兴趣,添加了丝绸商人、洋行的内容,反应丝绸销售的过程。19世纪下半叶,洋商购买的中国丝绸已经不算大宗了,但在西方人心目中,“丝”和“中国”有牢不可破的关系,故以制丝为题材的外销画仍然畅销。

19世纪生丝装运、丝商外销画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

制茶包括锄地、播种、施肥、采茶、拣茶、晒茶、炒茶、揉茶与筛茶、舂茶、装桶、水路运输、行商。作者不详,约1800年作,纸本水彩画,高40厘米、宽54厘米。一套共12幅。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所藏的这套有关茶叶的绘画,在当时有很多种摹本,现藏于不同的地方。大概茶叶制作图在当时很受欧洲人欢迎,所以在广州被大量复制临摹售卖到欧洲。

大英图书馆藏外销画中有中国女子抽丝线、解丝线、打丝线、绣花、织布等内容。

此外,瓷器制作的一系列过程是欧洲人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流传于世的实物很多,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如大英博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海事博物馆、荷兰莱瓦顿瓷器博物馆、瑞典伦特大学图书馆、法国恩宁美术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美国皮博迪艾塞斯博物馆、美国费城美术馆、德国安腾堡斯卡坦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美国底勒亚温特德博物馆。

18世纪纸本水彩制瓷图

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藏

(二)广彩瓷器

 广彩瓷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应外销需求而生。广彩瓷器始于清康熙晚期,是以运到广州的景德镇产的素白釉瓷为胎,由广州的艺人施加彩绘后入炉烘烧而成的釉上彩瓷器。大约在清乾隆、嘉庆时期,广彩瓷才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在清道光至光绪时期发展最为成熟,颜料种类众多,形成了绚彩华丽、金碧辉煌、构图丰满风格,300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种之一。广彩瓷器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特征,又融入了受到西方人喜爱的艺术风格及题材。广彩器形“式多奇巧,岁无定样”,并能根据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定制的各种大碗、冰壶、温盘、碟、茶具(杯碟、奶茶壶)等。广彩瓷器中大量餐具及茶盘、奶茶壶、茶杯、碟等茶具也随之大量出口。从现存清代外销瓷可看出这一点。              

清·道光 广彩描金人物徽章纹椭圆形大茶盘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藏

这件广彩描金人物徽章纹椭圆形大茶盘,高8cm,直径51×37cm。是英国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erke)爵士为纪念“纪念亨利八世1513年马刺战役胜利”,于1813年左右在广州订制的纪念品。该徽章图案为圆形,环内有架着木棍跃起的公羊和展翅的百灵鸟。徽章瓷属于订烧瓷,绘有欧洲皇室、贵族、团体等徽章纹,清代有很多欧洲贵族都在广州订制过徽章瓷,大多制作精美。这件茶盘的盘底是贺寿图,绘有明装文武官员贺寿及女眷人物形象,口沿绘有种茶、采茶、筛茶、炒茶、卖茶、装箱、运输等一系列茶叶生产加工工序及贸易的图案,反应了此时西方人对茶叶及茶文化的喜爱。18世纪以后,欧洲社会饮茶成风,中国瓷器以其结实轻便、易于清洁的优点,逐渐取代当地的陶具和锡铜制品,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茶具和餐具。

三、广绣

 清代广州是生丝、丝绸外销的重要口岸。丝绸出口量的剧增,刺激了江浙和珠三角地区桑蚕养殖和丝织业的快速发展。生丝、广缎、广纱、莨绸(香云纱)等驰名海外。清代广绣发展进入全盛时期,大量供外销。并且此时广绣在色彩运用和物象的表现上,开始融入和吸收了西洋的艺术风格和明暗透视及光线拆射的原理,这种中西结合的广绣绣品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一度引领欧美的社会时尚。这一时期出口的广绣包括服饰、披肩、外销扇等生活用品,以及绣屏等装饰品。     

清·广绣孔雀图挂饰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藏

三、清代外销艺术品与中国丝、瓷、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影响、传播

清代康熙年间虽然实行了开海设关政策,到乾隆年间又将西方国家的贸易限定在广州,对中西贸易和外国人在中国的行动控制是越来越严格的。例如,到广州口岸进行贸易的西方人,只允许居住在十三行商馆区,而十三行商馆于位于广州城外。外商每个月只有固定的三天才可以到指定的地点参观游览,在贸易季节结束后还要回到澳门居住。西方国家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国,但是却比较少机会深入了解。美国第一艘来到中国的商船“中国皇后号”的大班山茂召在日记中写到:“在这个国家,政府严格限制其民众和来访的外国人之间的交往,在单个城市的市郊,遵守该国体制或者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收集信息的机会既不经常,范围也不广。欧洲人受到的限制也非常严格,除了码头,他们只能出入位于市郊的、本地商人较多的几条街....欧洲人已经在该地居住了10年,但是10年来的见识和刚来的第一个月差不多…没有欧洲人可以终年待在广州。在货船离开广州、与中国人算清账目以后,他们常会前往澳门(每个国家在那里都有独立的代理处)。他们会在那里等待下一批商船的到来,然后再返回广州”。

清代外销艺术品在清代中西海贸背景下应运而生,题材多样,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蕴含了丰富的丝、瓷、茶文化内容,见证和推动了丝、瓷、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丝、瓷、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茶叶及饮茶习俗曾风靡欧洲,改变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

欧洲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和喜爱,也体现在外销艺术品上。从现存大量蕴含茶文化题材的外销画、广彩茶壶、茶杯等外销可看出,清代茶叶贸易不仅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茶文化也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17世纪末,茶叶在英国上层社会逐渐流行,从宫廷进入贵族的客厅和咖啡厅。从18世纪初开始,品种繁多,价值不同的茶叶,逐渐从奢侈品变成英国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的饮料,进入不同消费层次的家庭。18世纪末,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法国东印度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垄断了伦敦的中国茶叶市场。在英国公司垄断对华贸易的最后几年,茶叶带来英国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和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利润。此外,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和荷兰、丹麦、俄国也有喝茶的风气。

二是清代外销画蕴含的一系列中国制瓷、制茶的内容和信息,满足了西方人想要了解中国制瓷、制茶的工艺的愿望。

尤其是中国的制瓷对西方国家制瓷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8世纪至19世纪,欧洲国家探索和研制中国瓷器,并掌握了烧制瓷器的技术。如德国麦森公司,在十八世纪时研制模仿中国瓷器的装饰特征及人物形象,尤其是模仿清代康雍乾时代与外销瓷相似的瓷器,并在欧洲市场获取了巨大的成功。此外,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纷纷开始投入重金学习烧制瓷器,诞生了德累斯顿瓷器、塞夫勒瓷器、卡波迪蒙蒂瓷器、韦奇伍德瓷器等著名的欧洲瓷器。

三是广绣等外销工艺品曾引领欧美的社会时尚。

18世纪,英国贵妇们使用着中国刺绣艺人绣的双面围巾。还有一些时髦的贵妇与小姐将设计、剪裁好的服装,通过东印度公司运送到中国,请中国刺绣匠师刺绣。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宫廷男女服饰都以刺绣、拆裥、蝴蝶结做装饰,贵妇高跟鞋的鞋面也是用中国丝绸、织锦为面料,有些贵妇甚至穿着中国刺绣的服装、披着中国刺绣的围巾、口袋里装着中国刺绣的手帕,将自己打扮成了中国传统的大家闺秀模样。1772年前后,广绣披肩在欧洲的销量达8万条。可见以广绣为代表的外销艺术品,其蕴含的中国风曾引领欧美社会时尚。

综上,清代,中国丝、瓷、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及影响极其深远。从这一时期出口的外销画、广彩瓷器、广绣等清代外销艺术品,蕴含了大量丝、瓷、茶文化内容,同时也推动了丝、瓷、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传播。中国的丝、瓷、茶文化不仅改变了欧美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同时见证了18、19世纪辉煌的中西商贸及文化交流历史。

(本文节录自2017东方文化论坛论文“从清代外销艺术品看中国丝、瓷、茶文化的西传”)

【作者简介】章荣玲,女,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馆藏部负责人、文博馆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