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会】万家黄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禅艺会 2020-09-22


霍山黄茶产业发展中的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运行状况调查

——以万家黄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摘要 :安徽霍山是中国黄茶最重要的产地之一,近年来,黄茶的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先阐述了霍山县黄茶产业发展的现状,接着以霍山黄茶产业发展中的合作经济组织——万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例,描述了该合作社运行的状况,分析了合作社运行中存在的困难,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霍山黄茶产业;发展现状;万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调查与分析 。

一、霍山黄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一) 霍山黄茶产业发展现状

安徽霍山黄茶是是中国黄茶最重要的产地之一,也是安徽省六安市最具特色优势的茶叶行业,也是安徽省及霍山县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农产品。2016年霍山县茶园面积为15.5万亩,茶叶产量3600吨,总产值9亿多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000吨,绿茶1200吨,其它茶1000吨。全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茶农户共6万户,涉茶人数达到10万人,名优茶加工的企业和工厂约30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约几家,小型的加工企业数目约占60%以上,绝大部分分布在茶叶产区。在县城的只有一家最大规模的茶叶加工企业 。

(二) 资源优势

霍山县在茶叶行业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对促进全县茶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历史文化优势。安徽霍山县产茶历史十分悠久,据史料记载:霍山种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光绪《霍山县志》记载:“霍山黄芽之名已肇于西汉 。”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记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亦众……寿州有霍山黄芽 。”据传说,每年春茶上市时,家家户户都采茶制茶,茶香四溢,远飘千里。明代万历年间,霍山县令王毗翁一生嗜茶爱茶,每年春茶生产季节都亲自参与制茶、品茶。并写有一首著名的焙茶诗(即为 :焙茗诗):“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霍山县家家忙着采茶、制茶,茶叶香飘全县的繁忙而又美丽的场景,反映了当时茶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据说:在县令王毗翁的带领下,霍山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寿州霍山黄芽为当时的极品名茶之一。清代霍山黄芽为贡茶,历年岁贡三百斤。自唐至清,霍山黄芽历代都被列为贡茶。

2、气候、生态资源环境优势。霍山县位于安徽省的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处北纬31°03′-31°33′,东经115°52′-116°21′之间。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16个乡镇、130个自然村,属于北亚热带温湿季风区,大别山温凉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气、热、光等资源丰富,年降水量1500mm左右,且集中在5-7月份,雨热同期,大气相对湿度80-90%,无霜期230天左右,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的天数为225天,植被条件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土壤多属山地黄棕壤,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PH值在4.5-6.5之间,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该地区植被丰富,物种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4.5%,生物物种多达6500余种,是一个生态系统相对完备、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种丰富的天然宝库。境内群峰竞秀,竹茂林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较高,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与茶树的生长,其土壤肥沃,土壤中富含硒等多种微量,由于海拔较高,主峰海拔1774米为最高产地(一般产地在海拔300-800米) ,昼夜温差大,茶叶的品质优良,茶叶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并为孕育茶产品的优良的品质提供了天然自然宝库。与此同时,霍山黄芽的主产地乌米尖地处佛子岭水库边,水质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源丰富、环境优美,为茶叶的品质与产量提供了天然保障。

3、人力资源优势。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量非常大,而霍山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36.7万多人口,面积2043平方公里,农业人口占50% 。其中,全县茶农户6万户,涉茶人数10万人,兼业茶农户多于纯茶农户。此外,还有大量的60岁以上,能够自食其力的老人参与采茶劳动。这在采茶工普遍紧缺的今天,无疑是十分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对茶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三)产品优势

霍山县是安徽大别山区生产黄茶的最优产区,生产的黄茶质量最好,品质超群、口感醇厚、滋味鲜美。霍山茶叶品种多样,主要有:霍山黄芽、霍山翠芽、黄大茶、菊花茶、小岘春、炒青、弦月、乌龙茶、竹凝香等品种,久负盛名的历史名茶霍山黄芽是霍山茶叶的拳头产品。霍山黄芽是黄茶中的最精品,主要产于霍山县的乌米尖、金鸡山、金竹坪等地,这些地区的黄芽品质超群、滋味醇厚、经久耐泡,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霍山黄芽精品茶主要以传统手工工艺加工而成,是安徽省名茶,也是中国黄茶中的精品,自明代以来一直被列为朝庭贡品。霍山黄芽外形条直微展,匀齐成朵,形似雀舌;色泽嫩绿、微黄、披毫;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浓厚、回甘;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微黄明亮的优越品质特征。由于霍山县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良的品种,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霍山茶叶品质超群,茶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含量达4.97%,茶多酚含量也较高,形成“双高比”,香气成份多达46种,具有“香高、味醇、回甘”的独特滋味。由于其独特的加工工艺,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霍山黄芽早在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0年霍山黄芽获商业部农副产品优质奖;2000-2004霍山黄芽连续五年获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名茶评比金奖;2000年500克极品霍山黄芽在安徽博物馆以11800元高价成功拍卖,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09年霍山黄芽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获金奖等众多奖励。

二 、万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非农产业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农业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山区表现更为明显 。茶叶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花费多,而且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特征决定了茶叶生产收入与天气气候极为相关,因此,留在山区经营茶园的更多的是上了年纪的劳动力或老人、妇女,又由于茶叶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加上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限制了山区茶农户的生产与销售。在这种情况下,霍山县茶叶办公室开始积极主动地引导茶农户组织起来,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乌米尖的万家黄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这也是霍山县很多合作社中的其中一个。

万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至今已经3年,刚开始入社时茶农户共7户,乌米尖的每家每户都签名参加了,合作社成立的目的与宗旨主要是将乌米尖的茶叶销售出去,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入社条件包括:茶农户必须种好当地的茶叶品种,不要让外地的茶草进入本地;要求各农户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黄芽;入社本着自愿、互助合作的原则;入社不交纳资金。经过3年的努力,如今已经达到32户。杜绝少数茶农户将外地鲜叶买来制作冒牌霍山乌米尖黄芽的现象,打击急功近利、互相残杀、无序竞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茶叶市场现状,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其运行的宗旨:强调民主管理和优质服务,指导和规范社员生产经营行为。茶园统一管理,病虫害统一防治,茶园禁止使用草甘醇,防止农药残留。统一茶树种植品种、统一茶叶采摘标准、统一茶叶加工制作标准、统一加工工艺流程;各家各户各自销售,如有销售量大的销售渠道要互通信息。严防假冒伪劣产品的前提下,对社员自有的销售渠道不限制、不干预。

三、万家黄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的运行与贡献

自2012年万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挂牌以来,运作规范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如今,合作社刚刚运作3年,其加入的成员已经由开始时的7户增加到32户,户数明显增加,乌米尖的茶农户已经有85%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制定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成功开展了质量安全管理运行示范 。二是茶农户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茶叶合作社成员的茶叶收入水平较成立之前有了明显提高。三是产品知名度提高。实施推行标准化后,为茶叶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乌米尖茶叶合作社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信誉度逐步提高。总之,万家合作社在管理、采摘、 制作、技术上使乌米尖茶农户达到了统一质量、统一管理的高度,也使乌米尖茶农户采摘、乌米尖精品黄芽的加工工艺达到标准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即合作社的贡献:在管理、采摘、制作技术上有很大提高,采摘一致,霍山黄芽(乌米尖精品黄芽 )质量与名气均有一定的提高。该社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主要是做实做好了以下几点:依照《条例》结社、依托品牌竞争、依靠服务壮大。

(一)按照入社条件加入合作社。

2012年在霍山县茶叶办的大力支持下,乌米尖茶农户自愿组织起来成立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的是为了将乌米尖的精品霍山黄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因为乌米尖深处高山里,海拔500米,距离城区较远,县农办鼓励茶农户做合作社,以利于乌米尖黄芽的生产和销售,因此,在县茶叶办的支持下,很多茶农户开始加入该合作社。为了抵制外地的茶叶鲜叶流入本区域,为了抵制外地的茶叶品种的进入本区域 ,规定了入社的规定。

入社的规定:加入合作社的茶农户首先必须种好当地的茶叶品种,不要让外地茶草来本地;其次,要求各茶农户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茶叶;第三,入社不收取资金,自愿入社,互助合作,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的原则。正是基于以上的条件,入社的茶农户均遵守条例。因此,在乌米尖,茶农户生产加工的茶叶是纯正的正宗的霍山黄芽精品茶,声誉好,价格高。

(二)以品牌优势竞争

乌米尖是霍山县霍山黄芽的主产地之一,位于霍山县的大别山腹地,海拔700米高山,该村依傍佛子岭水库,森林茂密,水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超群。全村茶农户以生产霍山黄芽为生,全村33户茶农户,属于纯茶农户村,仅做精品黄芽,不做黄大茶。全村茶园面积200亩,户均 面积不等,因为有很多家庭后来开荒而增加茶园面积。除了新开垦的茶园外,乌米尖每家有千年古茶园,古茶园是祖辈传下来的,年代久远,已经无人记得清哪朝哪代了。古茶园的古茶树已早不见,下面的盘子经过细胞的分裂,长出新叶,做成最好的精品黄芽。

乌米尖精品黄芽茶叶久负盛名。为了怕外地茶草或茶树品种鲜叶进入乌米尖本地冒充乌米尖茶叶,该村的茶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外地茶草进入,共同抵抗外地茶叶品种进入该区域生产,以保证正宗的乌米尖精品黄芽茶的质量和品质 。近年来,乌米尖精品黄芽的价格逐年上升。乌米尖精品黄芽已经成为霍山黄芽中的优良的叫得响的品牌黄芽茶。

(三)合作社的贡献

近年来,由于茶叶中的劳动力的短缺,加上黄芽茶手工加工工艺的复杂性,也为了使名优茶加工工艺的标准化,霍山县茶叶办公室大力推进茶农户实行家庭机械化加工霍山黄芽名茶,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而且使名优加工制作标准化 。在霍山县茶叶加工室的大力支持下,乌米尖村的茶农户根据合作自愿的原则,加入万家专业合作社,入社后,各茶农户在合作社内享受销售信息,生产、 采摘、 管理标准化,也督促茶农户,不要让他们对茶园施用有毒的化肥和农药,一般要求他们施用统一规定的农药,保证茶叶的卫生质量安全。茶园禁止使用草甘醇,防治农药残留;提倡施用有机肥。这样,乌米尖区域生产的精品黄芽茶品质优良,价格也会提高,销售更加容易。下面是自2012年以来,乌米尖的茶叶销售量和销售价格逐年提高,农户茶叶收入水平提高的状况,具体见下图1所示。

资料来源:2014年5月27日于霍山县乌米尖村茶农户实地调查获取。

从上图1可以看出:自2012年乌米尖村成立并加入万家专业茶业合作社以来,按照合作社的原则,要求茶农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种植茶园、采摘鲜叶、统一管理和施肥。用药以来,该村茶农户生产、加工的茶叶符合标准化的要求,而且茶叶的卫生质量安全水平高,在合作社的信息互通,互相帮助销售的情况下,该村茶农户的黄芽茶每年均能销售完,而且销售价格及销售量逐年上升,使该村茶农户的总收入水平逐年提高,这也是该合作社取得的成绩与实效。


四、万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境

万家茶叶专业农民合作社成立已经三年,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却面临着不少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茶园与新茶园并存,茶园基础设施薄弱

由图2可知:根据乌米尖村实地调查,茶农户的茶树品种中,古老的祖先留下的古茶树品种茶园占的比例约10%左右,茶农户种植的中间茶树品种占50%,近年来,霍山县茶叶办推广的新品种“茶树早”,占的比例为40%,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但是,茶农户们还是舍不得将中间的茶树进行置换,因为这样不仅在改造更新的3年内无收成,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古茶树的土种,合作社在这些方面也做了示范作用。乌米尖村存在着大量的古茶园,这些古茶园茶叶产量低,虽然口感好,价格高,但是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营养成分也不及新品种,而且大部分古茶园分布在高海拔区,茶园基础设施较不完善,茶园道路、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方面都不便利,给茶园的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二)成本增速过快,利润空间有限 

随着劳动力的短缺现象日益严峻,劳动力的工资也逐年上涨,手工制作毛茶的利润也随之减少,虽然近年来,手工加工的黄芽茶价格在逐年上涨,但是,由于黄芽的加工工艺复杂,而且用工量多,且闷黄的过程难以把握,因此,越来越多的茶农户开始实行机械化加工毛茶,或将采摘后的鲜叶直接销售给加工厂,这样,利润降低。根据调查:乌米尖茶农中家庭无加工机械的约占1/3 ,这部分茶农户家庭茶叶收入水平较低 。

(三)多数茶农户家庭贫困,销售困难,销售价格偏低。

根据实地调查,该村很多茶农户销售茶叶无法找到销路,也无法销售到好价格,以往的销售主要靠亲戚朋友,但由于近年来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实施以后,这些家庭无法购买得起机械化的家庭,他们只好将采摘的鲜叶直接卖给茶叶加工厂,因为他们自己加工的毛茶销售不出去,即使他们拿到集市上销售,茶叶商也不愿意买他们的茶叶,因为茶叶商要买大批量的工厂的批发茶叶,这样一来,导致茶农户受剥削的情况较为严峻,因为卖鲜叶时价格也不是他们能够决定了的,而是由厂家说了算 。

(四)合作社发挥功能有限,多数茶农户处于信息不畅,茶价偏低的无助状态。

由于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发展的会员还很有限,合作社的功能还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一些茶农户还未入社,同时,合作社的影响力有限,在获取外界信息,帮助茶农户销售茶叶,以及宣传该村茶叶的品牌方面的发挥还很有限,致使更多的小茶农户还是处于信息不畅,找不到销路,或者茶叶销价偏低,茶农户处于无助的状态。

(五)茶农户家庭差异性显著,加工技术不同,茶叶价格差异显著。

因为黄芽茶手工加工复杂,而且闷黄的技术难以掌握,一些茶农户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将黄芽加工好,而合作社在共同举办技术展示这一块需要花费时间,举办学习班,使茶农户家庭加工技术提高,茶叶价格提高,茶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总体提高。

(六)合作社资金极为有限

合作社成立已经三年,由于当时成立是根据入社自愿,不收取费用的原则,因此,近年来,合作社的一些活动经费完全靠入社发起人来自行垫付,合作社缺少运转资金,比如,开展一些社内的活动有时侯也难以办起,因此,目前,合作社资金困难,无法将一些想法进行实施,这也是当前合作社的困难之一。

(七)交易市场不健全

虽然霍山县成立了茶叶交易市场,但乌米尖茶农户和合作社也未在市场开设窗口,由于茶叶市场门槛较高,单个茶农户常常无法进入市场进行茶叶交易,而且茶叶附加值低,影响了茶叶经济效益的增长和发挥。长期以来,乌米尖茶业发展存在“重生产、轻经营”的现象,大部分茶农户市场意识淡薄,只是被动地等待外来收购商前来收购茶叶或收购鲜叶,茶叶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营销滞后于生产,严重制约了乌米尖茶农户、合作社、乃至霍山县茶叶行业的发展。

五、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合作社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唯有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合作社竞争力的根本,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竞争的资本。基于上述的万家茶叶专业合作社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为了提高该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应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改善。

(一)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合作社茶农户的产品质量,要从生产源头做起,然后把握加工过程,最后是其销售环节。首先,茶青生产。茶青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茶叶合作社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与坏,也决定了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在茶青生产中必须加强对优质茶园的投资力度,改善茶叶品种,降低老茶园的比例,加强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管理、茶园生态环境管理来提高茶青的质量,为最终产品和服务打下基础。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茶园道路、水利设施、电力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多元化聚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根据资金来源和茶园所处位置,因地制宜地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同时通过茶园机耕道路、工作便道、道路行边植树养护等措施,有效改良茶园生产条件,提高茶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茶叶加工。茶叶加工是将茶鲜叶加工成成品茶叶中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术不同,相同的茶青可以加工成各种不同的黄茶类型。同是加工黄芽,但加工师傅不同,加工出来的口味也会大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师傅在不同的情况下加工的口味也会出现细微的差异,所以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焙制茶叶的师傅或者技术人员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合作社应提高加工师傅的专业技术水平,提供各种交流学习和培训的平台,使得其技术水平有所上升,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提高产品质量应着眼于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改善,从茶农或者茶企对茶园投入开始,到茶叶的生产、加工,自始至终都是围绕最终消费品—茶叶进行的,因此对于各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二)提高茶树综合资源利用,并提升茶叶附加值收益

茶树一身都是宝,除了茶叶可以被人引用外,茶籽的价值更高,对人体健康更有益,茶油价值更高,收益也更好;另外,茶园中还可以间种树木,这样一来,茶树的综合利用价值就更高了;同时,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越,可以发展旅游业,近年来,霍山县的茶旅游茶文化发展迅速,每年的效益也比较客观。

(三)拓宽销售渠道,发挥合作社的互助功能

乌米尖地处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上,交通不便,路途较远,信息不通,茶农户的茶叶无法便利地向外界销售,更不能卖上好价钱,阻碍了茶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成立合作社以后,更多的茶农户想办法,一方面提高茶叶的品质质量,另外一方面拓宽销售渠道,将山里的茶叶销售出去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筹集资金,建设道路 ;另外,他们要建立信息网络,可以试图从网上开店,这样能拓展他们的销售视野,向外界更好地宣传黄芽,销售精品黄芽茶。

参考文献

1、许咏梅,霍山黄芽茶的成本与价格调查分析,中国茶叶加工,2016(2):72-78 。

2、王少武,古茗神韵--霍山黄芽,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6月。

( 许咏梅: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展读

【茶会】西湖龙井原产地保护调查

【茶会】 中国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势力的实证研究:2006-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