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好】别样人生

 禅艺会 2020-09-22

每一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然而比成功更宝贵的东西,这就是追求本身。我宁愿做一个未必成功的追求者,而不愿是一个不再追求的成功者。

——《比成功更宝贵的》周国平


年末,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朝着一个方向——回家,大家都回家过年了。过年是热闹的,而上海的今天,大年三十反而不及平常热闹。稀疏的人群,空畅的马路,少了些年味,因而也多了些清冷……


因为感冒引发的发烧,使我需在医院打三天吊针。今天是第二天,医院宽大的输液房里,只有两三个病人,寂寥的有些阴凉,完全没有往日的拥挤、排队的嘈杂。我独坐一角,左手背上插着输液的管子,无力地坐着,放空思绪,一脸疲倦。一对老夫妇坐在对面的角落里,对我友好地点点头。大家都没有开口说话,在这岁末年关的日子里,彼此多了几分落寞。

一阵塑料袋窸窣声,我睁开双眼,眼前一下子出现一位老太,六十多岁的模样。她个头不高约一米六十,发白。额头的银发整齐地向后梳着,一黑色发箍插在其中。一件藏青色羽绒服裹着微胖的身体,笑容在你眼前一闪而过。


她似乎不是第一次来输液,熟练地解开塑料袋取出保暖杯喝了几口,转了几下盖子又放回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跟随她多年的半新不旧的杯子。这时护士拿着一只小长篮子,一边喊着她的名字走到她身边停下,弯腰给她输液。在反复拍打她的手背之后,老太动了动身体,背靠着椅背安静的坐着了。


忽然我被老太的声音惊醒,老太喊了一声谁的名字,直接对着墙角的老年夫妇询问是否还记得自己,声音豪爽响亮。对面的老头为难的点点头又侧脸望了自己的老太太。坐在老头一边的老太太没有作答,看得出也默认了彼此是认识的。


原来刚才一声惊呼,是新来的的老太遇见了年轻时就相熟的这个对面老头。他们闲聊起来,从上学到插队,从上调回沪到弄堂生活百事,你一句我一句,话语不断。新来的老太主动一些,快人快语。对面的老头慢条斯理,答的话也是一半问一半留,对新来的老太没有好奇和热情,但让人感觉他们似乎是有某种关系的熟人。老头身旁的老太太一直不多答话,一直低着头为老头输液的手忙乎着。一段时间后输液室感觉多了些热量,我感觉身体也暖和起来了。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有些了解,老太年轻时是个当年从上海赴往云南的知青,种过香蕉树,养过鸡鸭猪狗,插秧种田挖河样样都干。从中艰辛颇多,乐趣也不少。赶上回沪热潮,不顾所付出的艰辛,把所有的财产家当送给朋友和兵团,孑孓回沪。而后又在上海打拼。老太先后开过洗车房洗车、晚上夜排挡掌勺,又开棋牌室当老板娘。期间收入不少但积蓄不多,实因为人豪爽、出手大方所致。如今因车祸留下疾患被逼打官司,生活贫困潦倒医费捉襟,倒也乐观风趣,当年风采依然存在。


一旁老头是若似无地点头,陪老头来的老太太,也颌首微笑。


话声渐停,吊针也滴完了,他们三人要走了。老夫妻帽子手套整齐先行,而老太住着拐杖一瘸一拐笨拙快行。我忍不住大声追问:"你今年几岁了?"她隔墙有力地回答"今年六十三"。 声音在走廊回荡 ,带着千帆已过的自豪,带着人生多舛的抗争。 


哈哈,豪迈风趣的老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尽管生活艰辛,命运多舛,然不失乐观风趣,活出了人生的真谛,令人钦佩。这未必是不成功,这也许是另一种成功。


我目送老太离去,心里真诚地祝福老太,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永远保有一颗乐观积极的心。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宝物,任何灾难都不能侵犯它。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周国平

连续三天吊针今天是最后一针了,临近春节,医院、输液室显得冷清和空旷,靠窗无人座的椅子泛着白光愈发让你觉得肃静和冷清,使你不由地往屋子的最里边走,脑子里却想着昨天的三个人,想着是否今天还能再见一面。

我一个拐弯走进输液室,一个和气的声音传了过来:"快过来坐"。我一抬头原来是昨天那个老头的老太太,想要招呼我坐在昨天的位置上。我应声落座,眼睛却落在另一个空位置,就是老头旁边,原本昨天那个风趣乐观的老太位置上。"她刚走,吊完针还说了半个小时的话昵。"。我暗暗懊恼,动作也慢了些。老太太仿佛猜透我的心思,在我欲问前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我略感遗憾羞涩地朝老头望了望,生怕他们笑我"多情"和没有陌生感。

老头坐在那里轻轻的点点头,附和着自己的老太说"她刚走,今天是最后一针"。言语中有些留念,发出声音更是让我想不到的柔和。我迎合地点点头,表明自己也有些失落和留恋。

老头身旁的老太太用很轻很平静的声音说了:"她年轻的时候很能干也很要强,做任何事都要出色出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付出很多,回报却很少。后来进了街道加工厂,退休后生活拮据倒也平安度日。后来因两个儿子炒股输了很多钱,把她的不多的积蓄输的所剩无几………生活不容易呵"。老太太平静的说着,就像说着一位老朋友。我听了不由得猜测老太太超乎寻常的平静语气和情节,叶窃喜这些想法真是我要听的、我想听的内容啊。

我重新打量着这对老夫妻,这对善解人意的老人。老头体胖微白,尽管鼻孔插着吸氧管,但还能看得出平日里的慈眉善目和气样。左手背上有一块小毛巾遮住了吊针的针头和针管,看得出是细心的老太用小毛巾遮盖,是为了给插着针头的老头左手保暖。老头的右手有些肿胀,五根手指粗而直,有一根手指靠近根部略微凹凸,原来是一枚戒指带在无名指上。因长时间带着,戒子表面显得不光洁略显暗沉,明显地把肿而直的无名指胖出了一圈肉。我收回目光,脑子里想着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年纪还戴着戒指,戴在无名指上的肯定是婚戒啊。这年头还有谁一直会戴着婚戒?"。一连串的疑问吸引我把目光移向老太的手,老太的左手-"没有",老太的右手-"有了",我欣喜地看见老太的右手无名指上也戴着和老头一模一样的戒指,乖乖的服贴的镶嵌在她的细细的手指上。我再一次欣喜,眼里充满了赞许和佩服。我再一次打量老太,"不高,齐耳短发灰白整齐,布满皱纹的双眼透出柔和的光,嘴角流露出善意的微笑。她迎合你的目光,朝你会意的点点头。

老头要走了,老太连忙起身拿出口罩垫起脚尖替老头戴上,细心地替他拉上外套的拉链和领子上的帽子,围上围巾。老头乖乖的站着任老太摆弄,有一会功夫停顿后互相搀扶着走了。这时老太太转过身,对我轻声说到:"他们以前是恋人,我们同一个地方插队的……"我热泪盈眶,泪水宣泄而下……

输液室里空无一人,我陷入了极度的思考中。从这对老夫妇他们刚才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生活平常但满足,所安且务实,虽没有昨天那个老太的风趣和豪迈,更没有昨天那个老太的闯劲和拼博,生活平凡且自足。虽老之已至倒也安乐随和。水到渠成、百川归海,幸福安稳。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人生,虽没有波澜巅峰,却一路平安祥和。

窗外飘起细细的小雨,天气灰白而明亮,岁末的脚步声即要远去,新年的钟声随之踏来,眼前的这一切必将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串深刻的印记。


感谢生活让我有这样的感觉,感谢生活让我有对人生的新感悟。

展读

【随笔】一场修为之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