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者】美哉!根艺

 禅艺会 2020-09-22

三伏天将近,在溽热中,心绪趋于沉静的我,自然倍加珍惜清晨时光。夜雨之后几缕爽风、挥文前一杯绿茶,楼群尚在梦中,窗外鸟啼蛙鸣……恍若溪涧流动的一泓清泉,浸润生命根系。由此让表层之上的花叶枝干愈发蓬勃、愈发鲜碧。

静下来,便有所憬悟——人生许多思潮,大多与年岁呈逆向。年少时,总是怀抱梦想、反复憧憬。渐入老境,开始面对现实,追溯前尘。广袤大地一些植物也大抵如此——少壮之际,价值取向重在花叶,苍老之后,品赏价值趋于根系。顺应与逆反,鲜活与深沉,在不断流逝的年月里,为何常以颠倒之态警示俗众?

于是,我想到源于自然、亮相厅堂,有人不屑一顾,有人视若珍宝的根雕。

我第一次面对根雕、思绪起伏,是以采访名义,步入神农架的黄昏时段……

那是一片充满神奇色彩、萦回童话格调的原始山林。当我脚踏厚厚积叶、吸入大量负离子之时,曾驻足环顾——但见云山苍茫、树海如烟、奇花异木随处可见,灵禽异兽时隐时现。时而风雨袭来,时而阳光明灿,一种不知身在何处、不知行将何处的感觉油然而生。以致时近黄昏,也不觉得疲惫。

当我在这幅神奇画面中陶醉之时,身边那位资深导游悄声告知——附近有一位护林老人,数十年如一日辛劳工作。他独居少言,唯有一条名犬相随前后。

我突然生发采访老人的念头。于是请导游引路,向前面隐现光亮之处走去……

五间竹舍、一围篱墙、一座小院、一眼古井。窗内,蜡烛闪着神奇之光。连声犬吠,引来主人出门见客。此情此景,把我带入一篇历史小说的情节中……

正要轻叩门环,我忽然见到院中排列着10多个树根。走近凝视,那岂是寻常之物?或如奇侠临风傲立;或如玉女端坐抚琴;或如驼群艰辛跋涉;或如熊猫憨态可掬……全无半点人工,皆为自然形成。足见天地造化之功非匠心所能比拟!

导游看我如痴如醉,把老人简单介绍一番。原来这位独身老人,每当看到林中一株老树干枯,便小心翼翼取其全根,选一些象形根系带回竹舍,沐着月色、凭借想象,透视其中。当他看到一款老根酷似人与物时,稍加修整,抱根而眠。

日久天长,“神农架根艺老人”名声远播。有些游客想购买老人院中的“天然根雕”,被老人一一拒绝。直到老人大部分根雕被运到都市义卖,直到大笔义卖款捐赠到贫困山区小学……老人笑了,仅留下一小部分根雕,陪伴余生……

那晚,我以采访形式,与老人促膝交谈。老人说,粗略划分,根雕有人工与天然两类。神农架幽深之处,古树枯干、但“天生地成”的奇特根雕不难找寻。古藤、防风、龙木等根系,或生于山崖险峰间,或插入悬崖峭壁内,或裸露河流之畔,或经过水砂磨砺……由此形成奇形怪状。仔细筛选,有些像出自大匠之手。

自此,采访途中,一旦与根雕“不期而遇”,我便凝视深思、与之“神交”。

古城巷陌或是名山大川,堂而皇之靓丽精彩的景物,往往被人们高度关注。而低调沉静且绵延历久的根雕,却在人们的视线内一带而过。其实,天地自然雕琢之物,其意境、其神韵,远胜人工斧凿劈削作品。根雕的价值,不在于“雕琢”而在于“艺感”。由此,近年来,原本字典上渺无踪迹的“根艺”一词,大量出现在与之相关的艺术界。因为,一款品味高端的根雕,是综合艺术的结晶。其神韵余形态,汇集书法、国画、根贴画、木纹画、树癭等多类艺术之精华。

那年,我在青海龙羊峡河谷之畔,久久凝视以淤积、凝结、守望之态漂浮于斯的阴沉木。这类古树根系,在千万年江河冲撞与磨洗下,形成黛色化石木。形成坚实、厚重、沉静、苍古的个性,酷似吉林松花湖浸泡多年的红松、曲柳,历经千般磨难,终成可塑之才,被王森然、刘开渠、吴作人、华君武等艺术大师稍加“点拨”,便成为根艺极品。看着无言的阴沉木,我联想到漫漫人生、万千坎坷。

岂能忘,在钱塘江上游的江南小城开化采风,以崇敬心态,步入中国颇具代表性的“中国根雕艺术之乡”,走进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在饱赏顶端艺术家惊世力作之余,充分感知——万千根艺经典,恍如大千世界中万物生灵在栩栩涌现。人们对生命、生活的感悟,大可以根代言。

初唐兴起、宋元入市、明清勃兴、当下腾跃的开化根雕,有福门祥光、云湖禅心、集趣斋、天工博物馆、根雕佛国、醉根宝塔、历史文化长河等数十个景点。我在瞻仰世界最博大根艺——释迦牟尼佛造像、680米长的巨型根雕系列——500罗汉阵之时,既有升华感、震撼感,也有飘逸感。环顾景区,5000余件(套)精致根艺似有千言万语,其博大意境、美轮美奂,岂是文图可以形容?

岂能忘,不被人们熟知的山林深处,有一些“待时而发”的根艺原材。譬如京郊山林中的麻梨根、荆条根等,鲁南幽谷中的山葡萄根,甘肃沙海中的沙枣根、贵州竹林中的多类竹根……大自然赋予的根源,在静等慧眼与慧心……

追怀到此,茶已淡、晨光灿。我走向书柜,取出前苏联根艺美术家阿列克赛·米海伊诺夫·兰切夫所著《森林奇宝》静静阅读。瞬间,一幅画面在眼前呈现……

那年,这位艺术大师在一片原始森林走了很久。有时,停留在枯死的古树前,取根凝思,有时,闪动着手中的雕琢利器。终于,一款深藏地下、已接近干枯的树根在他的“再造”下,成为一只生机盎然、灵动逼真的麋鹿。被长期压抑、遗忘、漠视、淹没的枯树老根,终于摆放于大都市知名博物馆前厅最醒目处。

这位根艺大师说,这就是不凡人生,这就是天地造化与艺术构思的精彩互动。

想到此,我合上书,目光聚集在多宝槅中的一款小型根艺上。这是贵州省一位工美大师,以绿檀木为原材、精心制作的“独上高楼”。但见一位衣冠潇洒的诗人,在高台上极目远望。贴近端详,根艺上下,几乎看不到人工痕迹……

由此,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描述“人生学问三重境界”的词句与根艺历程,如两江交汇涌上心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莫非是树冠勃发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难道是老树渐枯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莫非是千年老根静待识宝人?

展读

【随笔】五台石雕

【随笔】雪魔芋

【随笔】常州风雨,梳篦何在?

【随笔】鼎湖上素,余味悠悠

【随笔】一扇风,万里情

【随笔】爱莲新说

【行者】草与秸,华丽转身

【行者】古刹·名泉·品思

【行者】古刹名斋

【行者】焦山,千古文风

【行者】姑苏,彩绣如诗

【行者】雨中,景山读景

【行者】观荷心语

【行者】仲夏,尼山行

【行者】 绍兴暮雨,一寺一叹

【行者】 大佛座下,茶与诗

【行者】 内画情

【行者】 灵悦寺,古合欢

【行者】 龙泉寺,“魏老爷”

【行者】 金山,感叹中升华

【行者】 走近山寺,寻名桂

【行者】 夜游江心寺

【行者】中秋,芦苇在对述……

【行者】大觉寺,茶随禅意

【行者】伞情

【行者】“米氏云山”一陶然

【行者】菊香街,夜徘徊

【行者】武夷月色,伴岩茶

【行者】千年“筷意”,几多情?

【行者】招隐寺,鹂声悠远

【行者】湘粤,锦绣在绵延

【行者】水街,茶中有悟……

【行者】深秋,思悟美菊

【行者】红螺寺“听秋”

【行者】凌霜叶,参透禅意?

【行者】云之南,感“圆通”

【行者】书院,回荡千古雄辩

【行者】冬雪禅林,深情回首

【行者】浣花溪·薛涛笺

【行者】老门楼,梦中寻

【行者】古隆中,雪晨遐思

【行者】雪夜,迷茫古驿城

【行者】石塘夜,访名纸

【行者】品粥思古

【行者】银山奇美,塔林高深

【行者】花凌波,意超然

【行者】何园意境

【行者】腊八,那一泓温馨

【行者】谁似一盆兰?

【行者】清素之美

【行者】曹氏风筝,无尽遐思

【行者】古刹育梅

【行者】报春使者

【行者】中外红茶,一品三叹

【行者】忆梅,仰大隐

【行者】古渡烟雨、企望如潮……

【行者】拿什么解析你,观赏鱼?

【行者】遥祝珍虫  和谐吟唱

【行者】婺水之源:花聚金,茶凝翠

【行者】江南夜航,清素如锦

【行者】蓉城,那片锦澜

【行者】成语之都,史迹多趣

【行者】新安江,诗情在摇曳

【行者】红艳杜鹃,古今吟唱

【行者】古桥名刹,吃茶去

【行者】广济寺品砚

【行者】 雨夜,杏花村抒怀

【行者】 心中自有“桃花源”

【行者】羑里城,春雨如烟

【行者】烟雨船点,史话悠悠

【行者】雪裙仙子

【行者】鸟啼鸣,我感悟

【行者】乌江畔,烟雨飘

【行者】浣沙溪畔,诗意凄美

【行者】竹院雨,莼羹鲜

【行者】雨村山径,独徘徊

【行者】山中有清味

【行者】墨迹留香,幽梦得悟

【行者】清素煎饼,歌赋为伴

【行者】江城,品诗词、探疑云

【吉日】屈子故里,粽子情

【行者】千古碑刻,一段传奇

【行者】名山古松,几多感应?

【行者】古海棠,几多吟唱?

【行者】睡莲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