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地坛》读后感

 岸恋之 2020-09-22

《我与地坛》是女儿大学老师推荐她们阅读的众多书中的一本,因为买了好几本书,便在书寄到之时留下这本《我与地坛》在办公室里,想着在闲暇之时翻翻。

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朴实的文字,但就是这样平淡的句子让我仿佛也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那座园子。

文中的作者是不幸的,在他最美好而又狂妄的年纪却突然失去了双腿,那时的他失魂落魄,找不到工作,不知道出路在哪里,郁闷,心灰意冷,选择了逃避,终日一人推着轮椅到地坛去,在老树下,断墙边呆想着,一连几个小时的想关于生与死的事情。就这么想了好几年,终于想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一件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 的节日。经过无数次纠结和长久的思索之后,终于从颓废里走了出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他的母亲,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个疼爱又懂得理解他的母亲,但也是活得最苦的一位母亲,她小心翼翼地顾忌着伤残,落魄的儿子,又心神不定,坐卧难安地担心着儿子,甚至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但那时的史铁生太年轻,又被命运击昏了头,根本不知道为母亲想,也不知道他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双倍的。就在史铁生就要撞出一条路来的时候,她的母亲却突然就走了。在文中看得出来他对自己对于母亲所表现出来的倔强深感痛悔,但是悔之已晚。所以在文中告诫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这种倔强。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趁着我们的母亲还健在,多陪一陪她,让她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我们给予她的关心和爱。

读《我与地坛》,让我不禁也陷入了沉思,在这个人心浮燥的社会,人们心中各自的地坛在哪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