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电影推荐:借着《美国往事》沧桑的一生,回首过去的一年

 影评匠 2020-09-22
  • 作品:美国往事

  • 导演:赛尔乔 莱翁内



由赛尔乔莱翁内导演,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美国往事》,来自于1984年的美国和意大利。电影像书本一样开始成为知识分子的流行符号,《美国往事》就像书本世界中的《红楼梦》一样,可能你现在不知道,但你以后一定会看。记得,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高中二年级,星期六的下午太阳还不错,我在第一次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被催眠。没错,就是noodles去中国的烟馆抽大烟的时候,一个闪回的镜头(准确的说是一个闪回的声音镜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镜头的说法,是现在知道的。)太过悠长,使我沉睡。但是如今再看,却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我觉得noodles的表情里写着很多话,我想看。因此,我把《美国往事》在2018年春节推荐给你。我打算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荐:

一、获得与无望的爱情主题

“沧桑”的故事多的很,但考虑到是推荐电影。我就注重讲一下《美国往事》中的这段沧桑爱情,沧桑感主要来自于导演莱翁内的史诗的叙事风格。黛博拉截图中这个女孩的中文译名,是noodles的少年恋人。她每天都要读《圣经》,也曾把里面的句子念给noodles听,在后来的闪回镜头中noodles回忆起这些句子,使人着迷。

所以他永远不会是我的爱人,真可惜。如黛博拉所说的一样,真可惜。noodles不肯悔改,宁可和麦大在街头游走,致使她放弃了面条,远走好莱坞。期间noodles强迫黛博拉在行进的汽车上交欢,黛博拉终生未婚,只做了另一个人的情人。在汽车的片段和告别的片段被分到一个镜头组,但是你稍不留神,会觉得迷惑,因为在那个年代就有一些十分创新的剪辑手法,出现在《美国往事》,一部史诗电影。

一个简单的推荐,我的叙述十分简单,但真正的画面和音乐每个人体会起来并不一样。

二、正确对待不同人群观影的所得所获

沧桑感是《美国往事》在中国影迷心中独特的印记,影片接近四个小时。noodles的一生被框在荧幕之中,但他的生命又被打乱,导演莱翁内以独特的史诗叙述风格给观影者一个以上帝视角了解noodles的一生的一个不混乱的视觉享受。一个人的一生有多长,即便是一个乞丐长长的一生也值得回味,就长篇幅的时空营造来讲,《美国往事》真的可以引诱人对生活进行思考。

传统且权威的电影大师戴锦华曾给《美国往事》一个评价,讲到noodles的一生是美国梦的两个对立面。因为戴锦华老师的评价是学术的,专业的,总是有人对她的评价给予质疑。之所以提到戴锦华的评论,是因为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观影者大可不必去读大师的评价,只要单纯的去感受noodles个人的情绪就好。戴锦华老师是比较文学出身,所以她的考虑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理解的那个高度。她的评价是学术的,有专业高度的。如果你爱好电影,就一定不能去影响这种专业声音的呼喊响度。

三、另一个译名——《义薄云天》

《义薄云天》就是《美国往事》,许多年之前有人向你推荐这部片子时,可能这部电影还在用这个名字。从个人的情绪过度到国家的情绪,和社会的环境变化有关。但是《义薄云天》这个名字不能够被我们遗忘,麦大和面条的情谊,贯穿影片始终。

麦大:没有我,你怎么办?

麦大和面条有截然不同的生活观念,前者向往的是绝对的高度和深度,但后者则乐于生活自由。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患难一生,在保护与北爱中悔恨一生。是怎么一种情谊和怎样一种悔恨,只有亲眼看过电影才能知晓,所以我推荐你去看。

另外,《美国往事》的画面中还有许多的诗意。

我是影评匠,一个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专注于电影评论和推荐,喜欢电影,就别错过影评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