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幸福来敲门》:不是等幸福来敲门,是死皮赖脸的去敲幸福之门

 影评匠 2020-09-22
  • 作品:加布里埃莱·穆奇诺

  • 导演:当幸福来敲门



如何理解追求幸福的权力?

chris说,他真的想不通托马斯·杰斐逊是怎么知道把追求幸福的权力放进《独立宣言》的?画面中光线微暗,大约是个黄昏,地铁的自动门把骨质扫描仪和他置于两个天地。整个世界下着雨,电话里传来妻子琳达要带儿子离去的消息。下一个镜头给到硬币的背面,一个几乎陷入绝望的人想起了《独立宣言》中关于追求幸福权的描述。chris就像原始居民们好几天没有捕捉到猎物,开始想要惨食同类一样,想通过追根溯源的方式去改善现状。我看到主角最后被幸福敲响了门,但我一直在想追求幸福的权利究竟是什么意思?

幸福不是静静等来的。我想权利是个中性词,追求是个动词。在落后的过去,我们要强调权利,因为落后的封建和愚民政策使人们觉得贱民不配有幸福的权利;现在社会则要强调追求,几乎没有谁再会妨碍我们的自由,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不幸福,为什么?是因为这些人把追求幸福的权利理解错了,追求幸福的权利并不是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是要去追求,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善良探寻。男主角chris正是把追求理解成动词的机灵人,我看到他被股票投资公司录用时,我几乎要像他一样掉眼泪。当时三个段落在我脑袋里闪回:他和儿子在公共厕所过夜;他回到家时发现琳达带儿子离开了,抽屉和衣柜空荡荡;他银行账户的钱被税收划走,去找韦恩要14美元。

追求幸福的权力另有一种意思,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样式,这样不幸福,可以试试那样会不会幸福。chris原本在买骨质扫描仪,这原本是他认定可以幸福的方式,但现实给他重重的打击。他停在股票投资公司大门前,随意问了一位衣着得体看似是干投资的人。得知干股票投资只需要两点:一是精通数字,二是处世为人。影片是真实事件改编,显然我们的现实中幸福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拥有的,不能一次失败就觉得幸福是用来追求的,但永远追不到。

不是去敲幸福的们,而是死皮赖脸的去敲幸福的门!

这是一个豆瓣网友的感受,我觉得把chris的坎坷经历总结透了。真的,从头到尾幸福都不需要我们一个凡人,而是我们极度渴望的想要得到幸福。不知道幸福敲我们的门容易否,但我们去敲幸福的门肯定不容易。我假设chris没有去参与只有百分之五胜率的培训,妻子离开了,他放弃奋斗,那教堂收容所门前长长的队就是现实的写照。影片中chris敲响了很多门,琳达面前儿子留下了的门,收容所走廊里手提骨质扫描仪的门,股票投资公司职位的门。

chris是如何去敲门的?他想要加入股票投资公司的培训,但没有人脉关系几乎得不到面试的机会。他厚着脸皮等着主管Twistle下车,只为几分钟的交谈、如此反复好多次,最后假装同路搭车玩转了魔方,终于得到twistle赏识。期间被出租车司机追好几条街,假若被追到可能被拘留(不提倡坐霸王车,但chris好棒)。比这更惨的情节是,账户中的钱被税务划走,无处可住,每天拎着行李工作。相比生活的困难,更多的是对一个男人的考验,责任、尊严和能力。我想没有一个这样去敲门的人会敲不响幸福的门。

《独立宣言》的确描述了人生而平等,有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但一纸宣言不能够帮你去追求幸福,追求这个事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完成。

在写影评这个事上,我并无天赋,只是一个匠人。匠人想买猪排骨吃,但是差您的一个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