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唯爱不沉睡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八月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把文字吹成了绚烂的气球,漂浮在空中,搭建成虚幻美丽的空中楼阁,那份魔幻的眩晕穿透岁月,震撼至今。

翻开《星期二午睡时刻》,看见一个个文字规规矩矩紧挨着彼此,组成家长里短般的平凡故事,不禁让人怀疑,迥异的笔锋,真出自同一个人手下吗?

阅读这小说的过程,就如在八月炎热的中午,顶着大太阳,走在一眼能看到底的胡同里,人被晒得晕沉沉,看了些什么风景,却只有迷糊的一点感受,只觉得周围的许多风景平常到乏味。

许多篇小说,看过后,不知所云,亦没兴趣再回头细细品读,如浪裹沙而过,白茫茫一片,什么都没留下。

8篇短篇,有5篇写的是女人。

第一篇小说写的是个母亲,带着小女儿,长途跋涉去祭奠因偷盗被杀的唯一的儿子。这篇小说,故事情节非常单调,没有马尔克斯一惯的夸张、魔幻、荒诞色彩,但这篇平实叙说的小说无疑亦是出色的!

因着贫穷,母亲仅剩的底线是嘱咐儿子不偷穷人的东西。她爱着孩子,挺直着腰杆面对四周打量的眼光!她爱着孩子,哪怕这孩子是因不光彩而死亡,她亦把祭奠他当做一件非常重要,一刻不容缓的急事对待。这篇小说,通读下来,淡淡的忧伤,深厚的爱被克制在一个个平凡的字眼里,让短短篇幅有了股强大的张力和弹性。

窘困的生活,逼得一个听话的好小伙子做了个贼!一个母亲最大的悲哀,不过是眼睁睁看着儿子为生存而沉沦,每天为着他提心吊胆,却又无能为力,唯要求他不要去伤害穷人,不要抢夺穷人嘴边的面包,从而把因他而对别的个体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值。

也许,他们本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也许,他们本可以不用生死两隔!他们本可以活得自在,活得有尊严,是什么,导致两个自尊、善良的人,沦为盗贼和可怜的母亲?小说没有说因果,没有阐述缘由,只是裸露出一个母亲的爱和痛,让我们去感受、感悟。

偷盗本是可耻的,令人唾弃!可是,面对这样的母子,才发现,这世上,还有着比偷盗更可耻的事情。

儿子为了生存,做了拳击手,拔光了牙齿,常被打得三天起不了床,可就算如此,他还是无法给自己和母亲提供体面的生活。

当活着,变成件艰难的事,当生活逼着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成了个小偷,这时,悲剧已不是个体性的了,而有了社会性。

唯爱超越了生活的苦难,穿透麻木和沉沦,焕发出的明亮光芒,让一个母亲能挺直腰杆,正面迎向那些曾杀死了她的儿子,漠视她儿子生命的陌生人群!

对母亲来说,孩子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孩子!无论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都只是我的孩子,如此而已。

《我们镇上没有小偷》里的达马索是个心软的小偷,第一去偷东西,却只偷了3个台球和25生太伏。一个异乡人当做替罪羊被捉了,这事本可以就此了了,偷盗案子就此了结,可是达马索心软了,他的良心让他日夜不得安宁!各种纠结后,他决定要把三个台球还回去,让无辜者重获自由和声誉,结果,达马索夜闯台球厅被当场抓获,有趣的事儿来了,达马索争辩,他只偷了25生太伏,可台球厅老板说,被偷了200比索,说达马索活该受皮肉苦,因他是个笨小偷。

生活中有许多笨小偷,做着点小恶,受着良心的折磨,而那些大偷,做着大恶,却心安理得!

五十步笑百步!谁是更大的偷儿,是接受贿赂的警察?是台球厅老板?还是偷了三个台球又还回去的达马索?我们的镇上从来没有一个小偷,小偷都披着正义的衣衫,有技巧地窃取着财富。

《纸做的玫瑰花》里的瞎老太婆心如明镜,她和孙女打着机锋,话里话外,把一个睿智豁达的老人刻画得栩栩如生。这篇小说,篇幅亦很短小,可里面的信息量却很大,读来,让人浮想联翩,亦感觉非常亲切,这对祖孙的日常相处模式,从我们的周围都可以找出丝丝缕缕的痕迹,于是,就有了共性和共情。

小说,正因有着生活的相似性,比对性,所以,能超越时间,超越国界,拨动心弦,给人启迪,使人在畅游故事的脉络时,这故事亦给人滋养,有了治愈的功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