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手记|生命的延续

 稻读公社 2020-09-22

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打破夜的沉寂,产房外焦急等待的父亲及家人无不相拥庆贺,互相道喜。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但除了庆贺欣喜之外,更多的应该是对生命的敬畏,承担起那一份养育的责任。而身为医生的我们,则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凄凉。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产科实习的时候,时隔5年,我依然无法忘记那个产妇无助的眼神。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产房里几个产妇的产程都还算稳定。突然门外一阵骚动,护士边推平车,边喊:“快快快,要生了要生了!”说时迟那时快,刚把产妇平移到产床上,准备好接生器械包,孩子就在那一瞬间“冲”了出来,所幸会阴裂伤不严重,毫无疑问,总产程不到3小时,属于急产。“是个女孩!”护士跟产妇说。“哇~”产妇就在那一瞬间嚎啕大哭起来。“护士,立即肌注缩宫素!产妇,你先别哭,有什么事我们一起解决,胎盘还没出来,稳定一下情绪好么?”我的带教老师温柔得说道。女婴很小,通红的皮肤,闭着眼睛一声不吭,口唇微紫,孩子体重4斤,阿普加评分6分,赶紧叫了新生儿科医生会诊,将女婴送进了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一听孩子送了NICU,产妇情绪再也控制不住了,几近崩溃得双手乱动,哭喊。“胎盘娩出困难!准备徒手剥胎盘。”老师严肃得说。

原来,这位产妇跟着“丈夫”一起出来打工,钱也不多,已经生了3个女儿,老家规矩是不生男孩不能结婚。这次怀孕满怀希望要生个男孩,她连产检都没做,压根不知道怀孕多久,因为洗碗的时候肚子疼才赶忙送来的医院。“你不能再生了!再生下去,你命都要没了,胎盘跟子宫黏连,我先帮你试试剥离,实在不行就要手术!”老师的语气充满了严厉。“我没钱手术,医生,算了,我回家好好休养,不要手术,我真没钱!”产妇哀求着。老师默不作声,全神贯注得操作着,所幸胎盘完整取出。“你好好休息一下,还要观察,听我一句,好好爱惜自己。”老师边脱手术衣及手套边说道。产妇不知何时已经不再嚎啕大哭,而是一语不发得躺在产床上,眼角时不时得流泪。我拿着纸巾送到她手里,握了握她的手,默默得走开了。她眼神呆滞而又无助,那是她这个年纪不该存在的眼神,眼神里透着悲凉和伤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孕育生命的过程是漫长而又幸福的。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不知道祸害了多少青春少女,让她们从少不更事的女孩沦为了生育机器。生命的延续是神圣的,也是危机四伏的。当与你血脉相承的那个天使来到你身边时,请你好好爱惜她,呵护她,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那个将天使孕育并分娩的母亲。

延伸阅读

《生门》

剧情纪录片《生门》,故事集中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它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

建议备好纸巾观看视频

妇产科是一个窗口,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生命的诞生,总会牵动个人、家庭、社会的复杂纠结;生活本就不易,生产背后是普罗大众的人情冷暖。

庞大的故事体量,透过起伏跌宕的剧情,呈现悲悯的视角和情感的温度,《生门》构成当代中国社会环境最真实、最生动、最揪心、最温情的缩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