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物之阵》不是阵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黄岚

◆  ◆  ◆  ◆  ◆  

一般来说我看小说因太想知道结局所以是会快快地看,而诗集却是要慢慢的欣赏品味的,特别是当手上捧着这一本飞白的《无物之阵》诗集时。这是我看得特别慢的一本诗集,第一次翻开这本诗集还是在繁花如英的春天,度过整整一季炎炎夏日,到了风清云淡的秋天,《无物之阵》也翻到了后记。看到这里,“这是一本有深度的诗集”,是我此际最想表达的感想。

《无物之阵》不是阵。阵,总让人想起战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无物之阵”这个术语最初出现在鲁迅的《野草》中。《这样的战士》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这样的战士走进了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

于是我们总结出“无物之阵”分明有一种敌对势力包围,却找不到明确的敌人,当然就分不清友和敌,也形不成明确的战线;随时碰见各式各样的“壁”,却又“无形”――这就是“无物之阵”。据说这个定义是钱理群下的。但飞白,分明给了“无物之阵”另一种含义。

《无物之阵》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诗,描写的往往是某个瞬间的片断,是一时的感情记录。在记录瞬间的体会时,诗人的用词是特别准确。而诗人的勇敢在于他对自己内心的解剖,直面自己的内心深处。试问,有几人能做到?真实的情感记录中足见诗人的赤子之心,这份真诚时时令我这个读者感到震惊。比如当我看到《忽而》时,真的为这样的偶遇吃惊。让我记下我的感受:“忽而,是死亡在宣誓/忽而,是生命在开始/《忽而》,在这一瞬间相遇/是偶遇,没有征兆没有距离/在下雨的三月/阴寒,灰暗,似乎亳无生气/枫香树上孤独的鸟巢/等待着春天的第一声清啼//但是/这个以诗为名的句子/却像一道阳光划过/是怀念,抑或是…/我象一个窥探者/在你的内心深处探视//突然觉得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直面一个人的内心,特别是你/但是我愿意/告诉你,在那一刻/我曾来过/只是忽而,而已”。

我只是一次“忽而”而已,而诗人却在一首首诗中拷问着自己。在《冥想》中诗人思考着“人”到底是什么,他的结论是“人,生如蚁而美如神”。我除了点头表示同意外,还能有别的想法?《世上只有两种人》,盒子里的和盒子外的,顺水的和逆风的,是的,钱钟书先生也早已经说过围城内的和围城外的,可我们总是忘记这一个事实。总在物质的世俗的生活中计较着,以为还有更丰富的第三种人生。在坦诚《写出作为人的第一感》中,诗人说:“一个字就解构一种社会/一篇告文便俯视泱泱苍生/于是,时间久了,我的魂魄一半在烟火人间/一半就留在绢册、碑刻以及浓重的墨香流年中”,是的,字如其人,人如其名,一遍遍的临摹,只为了设置成一个密码,等待被激活的未来。当鲜活的人成为历史中一行行文字,现实,失去了生命,却在另一种形式中得以永生。然而,丢失的细节,却永远也无法找回,死亡不可避免,我们却幸而在怀念中复活。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飞白无疑是最勇敢的战士。

《无物之阵》是各式感情的流放地。在这本诗集中,诗人描写了多种感情,他在意的亲情、友情,特别感人。他诗中对爱人,对女儿,对父母,对祖父祖母的爱,深深荡漾在诗集内外。特别是对女儿的爱,早已经溢出了写给女儿的诗中。这“无利可图”的女儿,却让诗人心甘情愿付出,因为他知道“父爱如山”,让他“在外太空漂泊的孤独星球,丈量宇宙千万颗悲悯如附的心”,因为深深感受着一种责任,所以才会有对孩子的诉不尽的爱怜。

而诗人的这种爱怜是广泛的,不仅仅是对家人,对友人,更是对国人的爱,也是对世人的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诗人廖廖数语将惨痛的史实血淋淋地摆在我们眼前,“那巨大的雕塑,矗立在门口/问天的母亲,死去的孩子,挣扎的眼,哀嚎的发肤/无一例外地陷入地狱的炙烤,虽然冬天早已来临/他们已没有等候春天缓缓到来的憧憬。”多么痛的感受!历史总是那么残忍,而诗人却让我们后人不忘历史,“人似浮萍,即便浮世再零落也架不住死去人们往生的痛”,这一段历史,一提就痛,我们又怎能回避?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每一个炎黄子孙,又怎么能不在这一个“痛”的词中负重前进,以期对得起那三十万的亡灵!

而《待到无有恐怖时—写在悉尼咖啡馆恐怖袭击事件后》这首诗,却无疑表达了诗人的大爱。人,是尊贵的,不管处在哪里。这种牵挂无关信仰,无关种族,无关男女老少,只关乎神能否驱除厄运。是的,人类在这个孤独的蓝色星球上生存着,多么希望有一个“无有恐怖世界,无有梦想痴念,无有生离与死别的彼岸花开”的世界呀!

《无物之阵》是敏感而美丽的山水画。诗人不仅仅有对人们的大写的爱,更有对自然的爱。每一个瞬间,一片云,一点雨,一阵风,在诗人笔下都是有生命的,有浓浓的诗意。从这一点上来说,诗人是敏感的。而诗人的笔又是那么地美,不仅仅在直面人生解剖人性,更在用他的眼睛发现美,传递美。在诗人笔下的诗章,分明是一幅幅美丽的山水图。倘若你打开过这本《无物之阵》,那你一定记得《北山路的秋》,怎样将残荷断桥描绘成一个卷本,在秋的魔幻中成为我们欣赏的图片,那个秋意阑珊的西子湖,化成我们记忆中最美丽的诗行。而《青田的水色与山光》,又让我们燃起旅行的欲望,而这样的诱惑比比皆是。

热爱大自然的诗人,即使是风暴、白雪也能入诗,就算是一只蚊子,也要让她在《无物之阵》中占据一个位置,而四季的变幻,终究给了诗人极其丰富的人生体验。无疑,诗人是极爱秋的,专门写下《秋天十章》,当我读到这一篇篇美的诗语,让我在这个初秋的深夜久久地感叹。

作者简介
黄挺女,笔名黄岚,浙江慈溪人,法学硕士,宁波诗社会员,宁波市天文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协会员,慈溪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格律诗集《黄岚诗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