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女儿茶”说起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陈诏

曹雪芹似乎有“女儿癖”。《红楼梦》里除了有“女儿悲”、“女儿愁”、“女儿喜”、“女儿乐”四支小曲外,还有“女儿国”、“女儿棠”、“女儿痨”等等名目。小说第六十三回写到林之孝家的带了几个管事的女人到怡红院来巡夜,问宝玉睡了没有。宝玉忙出来应付说:“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吩咐袭人:“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答应说:“沏了一盄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第六十三回)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比较陌生的茶名——女儿茶。有人说,女儿茶是一种少女通经的茶,服时需放砂糖少许,露一夜。也有人说,女儿茶是一种川贵的中草药。《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引用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泰山无佳茗。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这条资料,误断“女儿茶”出在泰山附近。

然而在清张弘《滇南新语·滇茶》中有“女儿茶”的真正出处。此文略谓:

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觔至十觔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

另外,清阮福《普洱茶说》也说:

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二月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茶。采而蒸之,揉为茶饼,其叶少放而犹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普洱茶

这就真相大白,而且可以确信无疑。原来曹雪芹所说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茶的一种。由于采茶者全是年轻妇女,采茶所得作为嫁妆奁资,故有“女儿茶”之名。其形状,鲜叶小而圆,经过蒸压,呈碗形或圆形,一般每只四两重。(这里,还需附带说说普洱茶。它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易武和勐海,这些地方山峦起伏,溪涧纵横,气候温和,冬春无霜,优越的自然条件,促使茶的品质优异。普洱县产茶不多,但它是茶的集散地,故而得名。普洱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茶,历史极为悠久。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南征时撒下茶籽,长成茶树,形成今天的茶区。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蕃之用普(洱)茶,已自唐朝。”说明普洱茶在唐朝就很出名而受到藏民的喜爱。成书于清代前期的《滇海虞衡志》也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除了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外,普洱茶还远销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印尼等国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中也写到普洱茶。)它的特点,据《本草纲目拾遗》称:“普洱茶……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难怪贾宝玉多吃了面,需要消食清胃,林之孝家的叫他喝些普洱茶,而袭人、晴雯特意给他“沏了一盄子女儿茶”。

谈到《红楼梦》里的茶事,有专家认为,曹雪芹长期生活在北京,由于北方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一般都喝红茶、花茶,所以对绿茶未必内行。有读者还认为曹雪芹笔下没有出现龙井茶(第八十二回提到“龙井茶”,是出于高鹗的续笔)、碧螺春,可能是他不了解江南名茶。对于这些说法,区区未敢赞同,这倒并非要把曹雪芹说成是“圣人”,仿佛他无事不晓,句句是真理似的。

有人作过统计,一部《红楼梦》,其中写到茶的地方有二百馀处之多。可见贾府上上下下,天天跟茶打交道,无论宴客会友,甚至家里人互相串门,所到之处,必先敬茶,饭前饭后也必以茶作为日常饮料。大观园里的公子小姐更以茶写入诗词曲赋,以茶作为仆人的名字。正如乾隆皇帝所说:“不可一日无茶。”茶“深深地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能说曹雪芹对茶没有研究,没有多种爱好?

是的,我国的茶可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南方人习惯于喝绿茶,因为它有清暑、解渴、治热毒等诸多功能;而北方人爱喝浓酽酽的红茶,因为它可以增加人体的热量,特别对吃了油腻的肠胃尤为适宜。但《红楼梦》这部书在很多地方常常是南北兼写,谁都无法确定它百分之百地写北方或南方。更何况,在清代前期,北京的豪门巨室竞以效摹“南风”为时尚,连皇帝也爱喝绿茶,那些权贵豪客能满足于喝单一的红茶吗?

事实胜于雄辩,《红楼梦》除了普洱茶(含“女儿茶”)外,还写到六安茶和老君眉,这两种正是当时身价极高、行销极广的绿茶,说明贾府里喝绿茶,而且对绿茶是相当讲究的。

▲六安茶

六安茶(见于第四十一回)产于安徽六安县一带,其中最负盛名者为“六安瓜片”。茶形无芽无梗,嫩叶成片,状如瓜子;冲泡后汤色清澈,绿中见黄,滋味清醇可口,饮后颊齿留香,历代相袭充作贡品,特别在明代享有盛名。明陈霆《两山墨谈》卷九中将六安茶誉为“天下第一”。许次忬《茶疏·产茶》亦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明刘若愚《明宫史》中写到明代宫廷中喝六安茶。《金瓶梅》第二十三回也写到西门庆家爱喝六安茶。可见六安茶是明代的名茶。贾母在栊翠庵品茶时,说不吃六安茶,那是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并不说明贾母不吃绿茶,也不说明六安茶不上档次。

▲老君眉

老君眉(也见于第四十一回)指湖南洞庭湖的君山所产的毛尖茶(君山银针茶之一种),是绿茶中的极品。光绪《巴陵县志》卷七《舆地志·物产》载:“巴陵君山产茶,嫩绿似莲心,岁以充贡。(原注云:《省志》、《新通志》:“君山之毛尖,当推湖茶“第一,虽与银针、雀舌诸品较,未见高下,但所产不多,不足供四方尔。”)君山贡茶自国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岁贡十八斤,谷雨前知县遣人监山僧采制一旗一枪,白毛茸然,俗呼白毛尖。”由于这种茶的外形如老人的白眉,又产于君山,故名“老君眉”。清袁枚《随园食单》中盛赞洞庭君山茶“果然绝佳”。妙玉给贾母沏“老君眉”,语义双关,含有祝老人添寿之意。今天,茶叶店里出售的“君山银针”,价格之高,居各种名茶之首。

至于曹雪芹为什么没有提到龙井茶和碧螺春,据我的推测,那是因为这两种茶在清代以前产量不多,名声也还不够响。碧螺春是康熙皇帝发现后“钦定”的名字。龙井茶也是康熙以后才迅猛发展,名气大振的。而曹雪芹写《红楼梦》却竭力模糊它的时代色彩,故意把著作年代往上推。如书“中用了不少明代官制,还把“唐伯虎、祝枝山称为“近人”等等。这都是“障眼法”,出于政治原因,目的是逃避乾隆时期森严可怖的文字狱。因此,他不写龙井茶和碧螺春是有深意的,并不是他知识贫乏,不了解这两种著名的绿茶。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七十八回)

最后,还要说一说“枫露茶”。第八回中写到这种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第七十八回,宝玉祭晴雯的《芙蓉诔》中,又写到“枫露之茗”,似乎枫露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无论哪一本古代辞书、茶经、茶谱中都不载此茶。有人认为枫露茶是枫叶蒸露点茶,盖取其香气,未知确否?北京香山以枫叶闻名,是否可以在香山地区的居民中调查一下,有没有枫露点茶的习惯?说实话,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曹雪芹杜撰这一个怪茶名,是狡狯游戏之笔。第五回写贾宝玉梦中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请他喝茶,并说“:“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这里“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的茶,或许就是枫露茶的出处所在。如果这种猜想可以成立的话,那么枫露茶实际上只存在于太虚幻境,不是人间之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