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是条缓缓流淌的河——读《摩天轮》

 稻读公社 2020-09-22

文 | 柳熙

《摩天轮》共有10个短篇组成,翻开第一篇《摩天轮》,絮絮叨叨的语言,缓缓拉开了一个24岁女孩的隐痛,就如有个女伴在你耳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述着她的愁闷,不知不觉间,心情已经沉沦,被捕捉,被女伴的情绪所左右。女孩十岁,初懂人事,母亲就离家出走。这个打击是巨大的,使得她的童年被一块阴影所遮蔽,她孤独的长大,她的忧伤缓缓流淌,没有人能理解她,而无法从家人那里得到宽慰的她,只能从梦里去寻找母亲的身影。她仰望着摩天轮,就如仰望着幸福,只为那里曾有过她母亲的身影,有过母亲留给她的快乐回忆。她在摩天轮遇到了小丑,她为小丑的悲惨命运悲叹,其实又何尝不是在宽解自己。小丑的经历让她懂得了感恩和珍惜,从死亡中,她悟到了生命的蓬勃和美丽。生活有悲有痛,女孩经历失母之痛后,谅解了周遭的一切。拥有爱的能力的女孩,命运不会差到哪里去。看完后,有股淡淡的欢喜。这篇小说主线非常清晰,情节衔接自然,读来极具感染力。

《摩天轮》

文章如国画,需要一点留白,施双玲的《云上的日子》开头写得过于拥挤,交代过于清晰。可往下翻阅过来,能发现她越写越成熟,读到最后,让你不禁为女孩捉急,让你不禁想站出来喊一声,你能不能稍微霸气点,你怎么能如此纵容!掩卷而笑间,突然,眼前出现了作者的身影,和缓而温和,浅笑盈盈看着我,让我不禁惊呼,哎呀,上当了。

我比较喜欢《以爱之名》和《老无所依》这两篇,行文布局流畅自然,故事还没铺排开来,可已经把读者导入了她文字营造的世界里。有些形容也非常精彩,如“寒风在开门的一瞬间,似一根巨大的舌头长驱直入,将屋内的暖气吸食一空。”这比喻让我看到了她的童心和观察的细微处,她的语言清新淳朴,文字内敛克制,故事以小见大,极具可读性。这两篇文章反映了生活的尖锐和冲突,亲情本该是彼此慰藉、彼此温暖,可现实生活中,亲情有时成了彼此的劫。通过这两篇文章,我看到了施双玲的成长和她小说的宽度。

施双玲是个对生活有悲悯情怀的人,这股悲悯情怀散落在她文章的角角落落,让她的文章散发着淡淡的温和的正能量。如她在《奈何桥》的嗟叹:“年轻的时候,谁都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当时以为那是天堑般难以逾越的存在,可是回过头来才发现,当时以为的狂风巨浪只不过是后来水杯中的小风波,微小得不值一提。”如《沙布棍》里,借陆雯之念,说出:“这个家就容不下一个乖巧到令人心疼的小女孩吗?”这些对人物的痛惜在她的小说里俯拾皆是,让她的文章散发出属于她的独特的味道。

看完《摩天轮》,不禁让我期待她的下一部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