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一本充满智慧的指导书 | 福利送书

 果妈阅读 2020-09-22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56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记得在之前的教师节,我参与了一场献礼教师节-帮助自卑的孩子走向自信直播,直播过程中我们抽奖送出了15本书籍,其中有一本就是《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

▲ 扫码可以回看

《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一本实用、充满智慧、有科学依据而且易于理解的指导书,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成长所需的依恋关系并以此让孩子获得最好的发展。

本书的作者是三位人际关系领域的专家:肯特·霍夫曼、格伦·库珀和伯特·鲍威尔,同时他们也是极具天赋且经验丰富的临床心理学家。

我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发现介绍了一种安全感圆环法,这个方法是由本书的三位作者以依恋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努力地进行创造,从而渐渐完善安全感圆环法,提供给父母最新、最好的养育孩子长大成人的指导方法,从而来帮助父母培养孩子的安全依恋、情绪复原力和探索的自由

所以,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书中的方法能帮助你与孩子建立紧密持久的安全依恋方法,让你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一个有安全感的孩子。

01
安全型依恋

在谈到安全感圆环法之前,要先和你说一下什么是依恋,什么是安全型依恋。

依恋是指作为哺乳动物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抚养者的依赖,孩子最早期的几位特定依恋对象能够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塑造孩子的成长轨迹。

依恋研究表明,那些幸运地建立了“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最有可能成为细心、高情商、善交际、乐于反思、善于关心他人、抗压能力强的个体。

如果这就是你所希望孩子未来成为的样子,那么安全感圆环法将会向你展示如何使孩子的成长过程最优化,最终让孩子具备这些积极向上的特质。

而我在阅读了本书后发现,安全型依恋的丰富内涵以及价值是全书的重点,它是一种从某一人际关系中习得的能力,会在生活中一切都好的时候助你享受生活,在生活变得艰难时为你提供适应力。

安全型依恋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安全型依恋一旦建立起来,它就会为那些体验过这种依恋关系的人提供强烈的信任感,并且取得情感、智力以及人际层面上的成功提供机会,其长久的成就感令人受用终身。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做到以下几项,孩子的心中就会自然而然的建立起安全型依恋: 

1、如果孩子受到惊吓或感到不安,帮助他安抚情绪。 

2、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充分的安全感,为其成长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感。 

3、帮助孩子接受并管理自身的情感经历。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恋成为一种固有模式,我们便把生活中的爱与激情、理解与接受,意义与满足感都传递给了孩子。 

同时给予孩子安全感依恋,可以减少他们乱发脾气、行为出格,减少他们一些情绪化的表现,让他们远离一些压力。 

所以,安全型依恋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决定着今后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人生。

02
安全感圆环

安全感圆环描述了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和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定义的依恋关系中的三大主导或核心需求:寻求关爱、探索未知和给予关爱。

寻求关爱位于圆环底部——对于避风港的需求(在孩子脆弱时的安抚),表示孩子可以求助于父母。

探索未知位于圆环顶部——对于安全基地的需求,孩子可以从这里开启对自主权的探索。

托住圆环的双手象征着父母和他们给予的关爱。而想要成为圆环上的双手就要从敏感细腻的回应开始,和孩子建立一种牢固的、共情的联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陪伴“。

陪伴是建立安全型依恋最重要的几个方面之一,也是我们可以送给孩子的最强大的礼物之一。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在孩子小的时候陪他玩、亲子阅读都是很好的方式,等他长大一些,陪他一起做手工,一起看电影,参与到他所喜欢的事情当中,这些都能增强你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长大,他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孩子。

而作者之所以选用圆环来描述安全型依恋是因为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是关乎平衡感的,做为父母,你了解孩子对于自主权的需求和了解他们的脆弱之处同等重要,当你能够辨识、尊重、认同并且平衡好这两个主题,孩子就更有可能体会到安全感:相信自己,并且相信那些他们最需要的人。

03
“鲨鱼音乐”

所有孩子都有处于圆环顶部和底部的真实需求,而孩子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大多数场景是否都满足了两种需求。

然而,现实情况中貌似大部分家长都对于其中一种需求感到更加惬意舒适。对于特定需求产生的不适感因人而异,但是家长的确有时会因为圆环上的某些需求而感到痛苦。

关键是那些特定需求会让人的感觉从不适变为危险,因为这个过程反映了我们童年播撒下的种子。

现在当孩子表达这些需求,家长内心的警报就会拉响,“鲨鱼音乐”由此产生。

“鲨鱼音乐”是一套警告我们圆环上的某种真实需求有些危险的系统,意识到了这种危险,“鲨鱼音乐”常常会阻碍我们注意或满足孩子那一刻的需求,随着时间推移,如果相信且听取了这些警告,某种防御性机制便得以建立。

如果家长回应“鲨鱼音乐”而非孩子的需求,便无法帮助孩子学会调节圆环上特定需求产生的特定情绪,也无法给予孩子安全感,因为并没有产生协同调节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

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明跟着爸爸参加了一个同班同学的聚会,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开心地一起玩着游戏,但是小明却一个人在旁边玩着一辆玩具车,而他的爸爸却只是过来和儿子说:“你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的,宝贝。”然后就离开他去了别的地方。

为什么小明不和其他孩子玩呢?这个时候,也许“鲨鱼音乐”就在幕后起着作用。

有时候,家长会对孩子在圆环上的某些需求感到不适,也并非总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这种不适感,但是家长的反应却驱使着他们以某种方式极力避免这种需求——让原本置身于圆环顶部(表达想要探索的需求)的孩子来到圆环底部(表达需要安抚的需求),或是恰好反过来。

即使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也会得到我们发出的显而易见的讯息:小明知道在陌生环境中不可以需要爸爸给予安全感与安抚。所以,小明只是选择自己在旁边玩,而没有寻求爸爸的帮助。而小明的爸爸也看不出儿子为自己单独留在那里而感到担心。

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是让你了解你自己与生俱来的为人父母的能力,以及作为父母自然而然具备的积极向上的意图。

这本书可以给你提供清晰明了、易于记忆、基于研究数据的知识,让你可以每天践行所学,在你感到困惑或者需要指导时获得帮助,找到平衡。

果妈阅读一直深耕在家庭教育领域中,给父母们推荐好书,我们一起读过很多华章心理的好书,比如说《速效学习辅导法》、《自驱型成长》、《边游戏边成长》、《科学学习》、《如何高效学习》、《学会提问》等等。

近日恰逢华章图书25岁,给大家推荐华章心理的这本新书《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多孩子没有安全感,害怕上学、害怕陌生人…这本书告诉大家一种“安全感圆环法”,引导父母与孩子建立紧密持久的安全依恋关系,使孩子具有安全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