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山西晋祠公园游记

 刘志斌书馆 2020-09-22

 9月16号下午3:00左右,我们来到了晋祠公园。晋祠是首批4A级景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晋祠公园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脚下,是太原市的大型公园之一,也是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晋祠公园原由三处私家别墅组建而成,分别是陈家息庐、周家德隐斋和荣家陶然村。经过多次新建,新建了九龙堤(北湖)、骀台泽(南湖)、跌水广场、飞龙阁等景色。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

 走进晋祠公园,随处可见的木质的房檐,古老的碑刻,年老的大树,一股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无一不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

  穿过曲折的长廊,不远处便出现了一组黑色群雕,李世民和他的五元大将骑着快马飞奔而来,霎时,让我们感觉万马奔腾,山崩地裂的声音似乎穿越时空,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敬佩之心,遥想着他们当年的雄姿英发,体会着他们的艰辛与伟大。

 我们在群雕像前留个影。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已有2500年历史。

 山西最早并不是“晋”,而是“唐”,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继位,叔父周公旦摄政。周公旦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姬虞,亦称叔虞(伯仲叔季,排行老三),因封在唐国,史称唐叔虞。姬虞死后,其子燮继位。燮继位后迁居晋阳晋水之旁,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因境内有晋水,燮父开始称“晋侯”,是为晋侯燮。并最终将唐国改名为“晋”,燮父成为第一位晋侯,开创了晋国将近600年的煌煌伟业。这就是“晋祠”以及山西简称“晋”的由来。

 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

 中,即 中轴线 ,从大门入,自 水镜台 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 鱼沼飞梁 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供奉的是唐叔虞 的母亲, 周武王的王后, 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北部从文昌宫起,有 东岳 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 朝阳洞 、待风轩、三台阁、 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 难老泉 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 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 舍利生生塔 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公园里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文物古迹外,圣母殿旁边有一颗卧龙柏,树干倾斜了很多,远远一看气度不凡,走近一看树身非常古老,据传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让人叹为观止。

  图:晋祠里的唐槐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

       晋祠有三绝”:圣母殿、鱼沼飞梁、难老泉。

   当你进入晋祠以后,最显眼的一个景点就是圣母殿了,它可以说是晋祠的主殿,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圣母殿是中国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鱼沼”即鱼池,就是太原晋祠圣母殿前的矩形水池,池中有很多游鱼,据说自古如此;“飞梁”即桥梁,是架设在鱼沼上的一座桥梁。此桥平面呈“十”字形。东西正桥为平坡式,长18米,宽6米。南北翼桥为斜坡式,各长6米,宽4米。总体形态如鹏鸟展翅,十分优美。桥面两侧均有汉白玉石栏杆。全桥由34根八角形的铁青石柱支撑。桥面上铺着方形砖。正桥和翼桥相交处,便是圣母殿前的平台。此桥初建于北魏之前,现在所见桥梁为北宋遗物,颇为珍贵。

  晋阳第一泉,泉水自悬瓮山下的岩层中涌出,泉流十多米,从水塘西岸半壁的石雕龙口注入溏中,看似白练飞舞,听如鸣琴合奏,构成晋祠八景之一的“难老泉声”。泉水温度为18℃,冬温而夏凉,碧玉般清澈,不分旱涝,奔涌不息。所以北齐时有人取《诗经鲁颂》中的佳句“永锡难老”,命名为“难老泉”。

      公园内,遍地绿草茵茵。一条清澈的小溪横穿草地,蜿蜒向前。顺着小溪漫步前行,便看到一个池塘。池塘很平静,水是绿色的,是那种平易近人的绿。

 走进晋祠,犹如穿越时空到达历史的现场,我们仿佛看到了三晋大地上一幕幕历史剧目在这里上演。那些历史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又慢慢的退出舞台,直到最后一出剧的谢幕,精彩仍意犹未尽。一段晋祠的往事,犹如跨越千年的梦,诉说着过去,见证着历史的进程,讲述着遥远的故事,见证了当下,照亮着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