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名将薛仁贵东征是现在的哪里?

 郭鹏志 2020-09-22

唐朝名将薛仁贵东征,指的是对辽东地区地区的征服,主要集中在对高句(Gou)丽的讨伐。也就是现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

薛礼即薛仁贵,仁贵是其字号,此人大器晚成,三十岁前一直在家躬耕默默无闻,三十岁以后大放异彩,成为了唐朝一代传奇名将。

薛仁贵一生总共参与过三次对高句丽的东征,一次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两次在唐高祖李治时期。

薛仁贵 剧照

第一次东征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号召有志之士讨伐高句丽,薛仁贵在妻子柳氏劝导下毅然参加。次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座下两大征东大总管张亮和李勣分别率领水路两军奔赴战场,见证了一代战神的首秀。

同年六月份,在今辽宁附近,李世民亲自督军,与高句丽莫离支渊盖苏文手下两员大将率领的25万大军开战。战况十分激烈,两边数十万人战火纷飞,人仰马翻。但是,很快李世民的视线就被一个白袍小将给吸引住了,只见他手持方天画戟,腰别双弓,如入无人之境般的冲杀在敌军中,所到之处竟无人可挡。转眼间,高句丽大军被打个大败,两万多人死于此役,余者纷纷落荒而逃。

战争结束后,李世民立即接见了此时还是小兵的薛仁贵,亲自颁发其赏赐并封其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可惜之后因为粮草问题以及换季入冬,没能攻克高句丽。不过薛仁贵因为此次东征,已经得到了重视。甚至李世民班师回朝的时候还不忘对薛仁贵说,这次战争没得到整个辽东没关系,最高兴的就是得到了薛仁贵这名小将。并又提拔了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还将守宫门的差事给了他。

薛仁贵 雕像

第二次东征

公元658年,薛仁贵作为副将,奉高宗李治之名,协助程名振东征高句丽。在现在的辽宁浑河一带打败了高句丽的军队,击杀了三千多名的敌军。

次年,与高句丽大将温沙门在横山相撞,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薛仁贵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杀的敌军心惊胆寒。随后不久,石城又发生了一场大战,有一名高句丽将领躲在后方,使用弓箭射杀了十多名唐军,声势大振。薛仁贵怒不可遏,当即一人一马直接冲进了气势正盛的敌军当中,把这名将领给抓了过来,直接把高句丽大军的气势打压了下去。

薛仁贵 雕像

第三次东征

公元666年,薛仁贵再次奉命参与东征,这次也直接把一直侵扰大唐东境的高句丽给灭亡了。

在此次战役中,薛仁贵后发而至,带领部队大破高句丽军,不仅解救了新城危机,而且杀敌五万有余。而紧随着,薛仁贵带领着3000士兵一路向高句丽腹地杀去,当同行将领劝其兵力不足不要冒进时,他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兵不在多而在于领兵者是否会用。

在歼敌一万多敌军后,高句丽重镇扶余城直接被他率领的3000人给打了下来,随后他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弃城投降,造就了他一个至今尚未被打破的军事神话——以3000士兵打下了40座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