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爱新作品:溶 洞 探 险

 诗韵依依 2020-09-23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溶 洞 探 险

作者|李爱新  主编|幽梦静美


安徽石台县为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境内山峦叠嶂,溪流清澈萦回,气候宜人,被联合国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瑰丽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众多的地下溶洞奇观,目前己发现的溶洞就有100多处,成多名副其实的溶洞之乡。境内除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蓬莱仙洞、大王洞,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慈云洞及鱼龙洞等。
       

最近听说在石台县小河镇龙山村花果山发现了一处尚未开发的原始大型溶洞——大金洞,据专家考证此洞形成与一亿多年前,其规模超过蓬莱仙洞。一向好奇爱好探险的我约了几位好友准备去探一下究竟。

     

今天上午,我们几个人简单收拾一下,驱车冒着濛濛秋雨来到小河镇龙山村。溶洞位于龙山村后的花果山,离村近但没有路。当我们将车停在村委会门前广场后,在洞主刘三(当地人的称呼,本名刘会林,现负责溶洞的前期开发)的带领下,冒雨沿着崎岖的山路费尽周折才到达洞口。
       

洞口位于一处较为隐蔽的半山腰处,走进洞口时,只见入口处是一个巨大的天井,上空雾气濛濛,四周峭壁,崖壁上杂树丛生,碧绿苍翠中己添了少许秋的颜色,几只飞鸟在洞中被惊的向天井上空四散飞去,一条小溪从天井内向洞外流出。

在溶洞的进口处一块石壁上,我们发现一处雕刻的文字,繁体阴文,上刻“咸淳癸酉开路人韩三才记”。后经查阅,“咸淳”为宋度宗赵祺年号(1265~1274年),“癸酉”为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韩三才推断为宋徽州人,无记录。因此,其溶洞被发现的日期最迟也在宋度宗咸淳九年,即1273年。
       


这时刘三告诉我们,这个溶洞原名叫龙府溶洞,因洞里的钟乳石大部分呈金黄色,故现改名为花果山大金洞。目前是块处女地,正在做前期开发准备,尚未开放,洞里的基础设施和照明设备还没完善。洞口用铁门锁着,以防闲人冒然闯进后发生危险。进洞探险前大家都要备好雨靴和手电筒,进入洞中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于是大家都换上刘三早己为我们准备好深筒雨靴,每人各拿一只手电筒,在洞主的引领下开始往洞内进发。洞内没有光源,漆黑一遍,伸手不见五指。我们借助手电筒和手机微弱的光线顺着洞口向里摸索而下,此时的洞内显得阴暗潮湿,寒气逼人。

大金洞主洞全长约1000多米,加上大大小小的子洞总共长10000米,为碳酸岩溶洞,主洞由龙洞、大小道洞、天洞及狮毛洞等组成。
       

我们边小心奕奕地走着,边用手电筒光向四周照射,仿佛走入了一个地下仙境。洞内垂帘悬幕,帷幔倒挂,富丽堂皇。但见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别有洞天,像王母瑶池,像东海龙宫,像探海长廊,像凌霄宝殿,像天宫等。形成于亿年的钟乳石个个奇形怪状,但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像倒挂的石笋,有的像南海观音,有的像瀑布,有的像五指山,有的像狮子张开的大嘴,有的像猴子探海,有的像老鹰展翅,有的像层层梯田、错落有致等。还有一根巨大的“定海神针”伫立在洞中,蔚为壮观。洞内的石花、石珊瑚、石葡萄、石磨菇、石笋、石幔、石柱、石瀑、石塔及天然壁画等到处可见,而且色彩斑斓。另在洞中还发现了几组乳白色发音钟乳石,用手指敲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望着洞内的神妙幽遂,曲折奇异,宏伟壮观的奇景。我们时而猫着腰,时而侧着身,时而低着头,时而借助木梯等,在危险处大家手牵着手互相帮忙着。大家一边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一边又痛惜政府的不作为。这么好的天然景观却多年闲置,不招商引资,不开发利用,此洞己发现许多年了。由于洞内无光,深不可测,处于原始状态,偶尔还有蝙蝠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在头顶掠过,脚底下到处是又滑又臭的蝙蝠屎,且地下暗河纵横,不时传来汩汩的流水声……… 人走在里面显得有点发怵,渗的慌。为安全起见,在洞主刘三的劝诫下,我们只沿着主洞探险走完后就悻悻返回了。
       

中午在小河镇的沁园大酒店,受到朋友的热情接待,让我们再次品尝到秋浦河小河鱼的美味及山里的农家土菜。高兴之余,禁不住多贪几杯,醉后呼呼而睡,醒后返回。

下附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