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朋友一起吃饭,他问我,为何我每次的投资逻辑都那么简单,为何却能赚到钱? 我笑了一下说,我只做有把握的交易,越是简单的逻辑,可把握的程度就越高,投资逻辑太复杂,反而容易出事,只要中间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出问题。 这可能也是,我和大多数做投资,最不一样的地方。 大多数投资者买股票,原因是认为股市将来会涨;我自己买股票,主要是因为自己对于该股票有一定的把握,即使股市不涨,它大概率也会有超额收益,当然,在买之前,我肯定也已经做好了承受一定亏损的准备,没做好足够的准备,我肯定不会买。 所以,我一直以来的风格都是,存在有把握的机会,那就去做,没有的话,就安心休息,持有固定收益类资产。这样做的好处是,并不需要预测牛熊,就可以安稳穿越牛熊。 之前有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能掌握股票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这两个工具就足够了。 当然,我自己作为一名职业投资者,掌握的工具会更多一些,除了股票之外,我自己还非常喜欢可转债、分级基金、股指期货、期权等投资工具,股票,我自己也涉足A股、B股、港股、美股等不同的市场。 这样一来,在大多数时间里,我都有可以把握的机会,当然,真没机会的时候,确实应该安心休息,没必要勉强自己,切不可为了投资而投资,不过,真没机会的时间非常少。 就目前而言,纯粹基于「买入并持有」策略的股票类资产,我自己能把握的已经很少了,在可转债、套利、期权等领域,我个人觉得,仍然有很多可为的机会,而且,收益并不比买股票差。 肯定会有朋友问,到底怎样才算是有把握的机会? 我的体会是,当你对一笔投资的潜在最大亏损、预期收益和兑现收益所需要的时间,都有非常明确的判断,即使出现最大的亏损也可以承受,即使预期收益率打个折也能满意,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把握的机会。 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买入任何一项资产之前,都认真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笔交易,自己到底有没有把握?想清楚之后再去做。 好了,今晚就聊到这儿,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