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姿百媚后宫女子系列之大清篇*光绪】(收集整理:大漠孤烟)

 昵称34539451 2020-09-23

  简介,笔名:大漠孤烟  博名雨儿。原籍黑龙江省,现居新疆。
细露湿梨花,风尘没啼鸦。天山雪融化,大漠雨飞沙。
一个倾其一生流浪在白山黑水和大漠天山之间的女子。
人生箴言:用一支素笔,倾我一世情。

【千姿百媚后宫女子系列之大清篇*光绪】

收集整理/大漠孤烟

题记:

后妃是中国古代妇女中的独特群体,在数千年的纷繁复杂、讳隐莫测的宫闱生活中,历代后妃的人生际遇虽各有千秋,但终究脱不了悲剧性的命运底色。在封建的家天下政治文化氛围中,在男权至上的社会评价体系里,虽然她们是当时妇女群中阶级的最上层,表面上养尊处优,却只能是皇权和男权的附属工具,只能在这个文化罗网中苦苦挣扎。

(一)

孝定景皇后/隆裕皇后: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静芬,慈禧太后的内侄女,副都统桂祥的女儿,生性懦弱,在慈禧的安排下当选为皇后。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后,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在袁世凯的逼迫下,签下了清帝退位诏书。

慈禧耳目,身不由己: 

一八八七年,19岁的叶赫那拉氏成为后妃的候选人,一起备选的还有江西巡抚德馨家的两个女儿及礼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当时光绪看中了德鑫家的两个女儿,但他身不由己。1888年,慈禧太后下懿旨,宣布光绪帝选叶赫那拉氏为皇后。但在大婚之夜,光绪对叶赫那拉氏却是异常的冷淡,客气的根本不像夫妻。光绪很清楚这位表姐就是老佛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耳目。因此叶赫那拉氏自大清门抬进皇宫以后,虽然备受慈禧宠爱却得不到丈夫的半点青睐。尽管皇后的桂冠令人羡慕, 却无乐趣可言。慢慢的,长期受冷落的皇后,内心深处也开始失去平衡。实际上光绪皇后的命运早就由慈禧决定了。她是知道慈禧厉害的,对于慈禧的命令,她只能绝对服从。

尊皇太后,欲垂帘听政:

戊戌政变爆发后,慈禧不仅把光绪囚禁在瀛台,还要废掉他的帝位。虽然叶赫那拉氏同光绪从一开始就不合,可一旦皇帝遭到废黜,自己身为废帝之后就连眼前这点虚荣都将失去。光绪被囚之后,慈禧只允许信任的皇后偶尔去看望。光绪对慈禧以及皇后已经恨之入骨,他怎会不知道叶赫那拉氏来看他的意图?每次皇后来看他他大多数时候都是闭上眼睛一言不发直到皇后离开。

光绪三十四年10月,慈禧病重。当慈禧听说光绪得知自己病重后面带喜色时,不由得勃然大怒,决定一定要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在慈禧的安排下光绪也病重,给皇上看病的医生换了一轮又一轮,诊断不一致,各持一说,宫里只好又请到一位德国医生来看诊,洋医生走后,宫里纷纷传言,西洋大夫说光绪并不是平常的病,而是中毒。光绪终究还是死在了慈禧的前面,年仅38岁。1908年,光绪与慈禧先后逝世,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即宣统帝。光绪皇后被推上了太后的宝座,即后世所称的隆裕皇太后,由她垂帘听政,载沣为摄政王。

宠小德张,欲诛袁世凯:

隆裕当上太后以后,非常信任一个名叫小德张的太监,因为小德张曾经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慈禧死后,机灵,有心机的小德张又成了隆裕太后的大总管。隆裕虽有慈禧的地位却没有慈禧的手腕,根本控制不了后宫。

宣统帝在法统上是同治的继承人,太后应该在同治的三位妃嫔中产生,但是隆裕却仗着是慈禧的内侄女,得到了太后之尊。光绪死后,隆裕在他的砚台内发现光绪亲笔写的“必杀袁世凯”的手喻。一日夫妻百日恩,虽然隆裕在光绪生前与她的关系并不太好,但是丈夫的遗愿不能不完成。隆裕悄悄将此事交与载沣处理。载沣同样是个没有主见的人,他思前想后不敢杀袁世凯,隆裕太后虽然有心为夫报仇,却缺乏一个政治家的胆略,她也许没有想到,她的心慈手软,为自己留下后患无穷。

优柔寡断,颁诏退位:

隆裕太后虽然有垂帘听政之名,却无垂帘听政之实。她没有驾驭局势的能力,也控制不了日益高涨的革命舆论,更控制不了地方军事势力的发展。

1911年,即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终于揭开了序幕。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不再受清政府的统治。这时一些大臣们不顾摄政王载沣的反对,趁此机会向隆裕进言,要求将袁世凯召回。在内外的压力下隆裕和载沣也只得同意。袁世凯回京后开始在革命党人和隆裕面前玩弄他的权术。隆裕本来就是头脑简单的人。根本不是袁世凯的对手。最后在袁世凯的逼迫下,1912年2月12日,签发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从此统治中国200多年的大清王朝,在她手中正式宣告灭亡,同时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也由此宣告结束。

1913年,隆裕病死,享年45岁。葬于崇陵。

(二)

恪顺皇贵妃/珍妃:他他拉氏

他他拉·瑞雪,出生于1876年2月27日(光绪二年二月初三),其祖父是陕甘总督裕泰,其父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其伯父长善乃广州将军,珍妃与其姐姐瑾妃自幼随长善在广州长大。珍妃12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姐姐随同北返北京。1888年(光绪十四年)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为光绪帝的皇后,同时封他他拉氏为珍嫔,时年13岁。1892年(光绪十八年),奉旨晋封为珍妃。

珍妃天资聪颖,又有才干。她刚入宫时,还没有形成那么多的人事纠葛,这位姿容曼妙,气质卓然的东方女性,是死寂的紫禁城里的一束温暖阳光。年轻的光绪本来就不喜欢由慈禧做主为她挑选的隆裕皇后,珍妃的出现,更使他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爱情给与了这个入宫时年仅13岁的皇妃。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的战败以及近代史上著名的《马关条约》的签订,都极大地刺激着光绪的神经。痛定思痛,光绪对维新思潮的热情越来越高,他希望中国能够效法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改革从此走向富强。珍妃素来深受老师文廷式维新思想的影响,她支持光绪维新,经常与维新党人互通信息,使得慈禧对她恨之入骨。1898年慈禧发动政变,捕杀维新党人,把光绪帝囚禁在瀛台,把珍妃幽禁在景祺阁冷宫。珍妃被囚禁了两年,受尽了虐待和折磨,但她始终念念不忘光绪,光绪也一直惦念着她,在太监的帮助下,光绪多次在夜晚来到北三所,与珍妃隔窗对泣,彼此鼓励,希望都能坚强地活下去。珍妃的性格及思想倾向,使她能同光绪情投意合,同时,也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

1894年(光绪二十年),珍妃被降为珍贵人,姐姐瑾妃也备受牵连,降为瑾贵人。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奉旨恢复妃号,为珍妃,姐姐为瑾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奉旨晋封为珍贵妃。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集结兵力进攻北京,1900年8月15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慌忙出逃。行前,命太监将幽禁于北三所寿药房中的珍贵妃唤出,推入位于慈宁宫后贞顺门的井中淹死,年仅24岁。

关于珍妃之死,正史的记录都语焉不详。民间流传的说法多为所谓老宫人口述,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珍妃遇害后的第二年,慈禧皇太后,光绪帝由西安返京,命人将珍妃尸体打捞,追封为珍皇贵妃,谥号恪顺皇贵妃,初葬恩济庄。1913年(民国二年),其姊瑾妃(时为端康皇太妃)将珍妃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

(三)

温靖皇贵妃/瑾妃:他他拉氏

他他拉·宁馨,瑾妃,姓他他拉氏,为礼部侍郎长叙之女,其妹是珍妃,姊妹俩为同父异母,在家族中瑾妃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

1888年(光绪十四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皇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分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六年之后,两人被晋升为瑾妃和珍妃。

1894年(光绪二十年),珍妃因故得罪慈禧太后,姊姊瑾妃也受到牵连而一同被降为贵人,但在隔年两人又恢复了原本的妃子位号,但珍妃却受到了监禁,而瑾妃却依然保有自由、继续住在永和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师,随慈禧太后出逃紫禁城。

在宣统皇帝溥仪登基之后,瑾妃继续住在永和宫,并被尊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在宣统逊位后,上徽号为端康皇太妃,她和溥仪的关系似乎不坏,溥仪称他为皇阿娘,每遇年节还会请她一同欢庆。

溥仪退位后的次年,隆裕太后崩逝,瑾妃在四大太妃的地位中有所提高,她在四大太妃中年龄最轻,思想也较开通。民国十一年,在逊清朝廷为溥仪议婚时,瑾妃支持以婉容为皇后。

1924年(民国十三年),在和溥仪及其余逊清皇室成员欢度中秋佳节后,瑾妃受了风寒一病不起,五天后因情况恶化而死在永和宫,享年五十一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分,下葬于光绪帝的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也说光绪皇帝:

《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驾崩后,清越四年而亡。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光绪帝都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在家庭生活方面前面已经提到他有“八大不幸”;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在位长久却傀儡一生;不甘沉沦却难有作为。

从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素养上看,他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一定的远见;但是他性格懦弱,缺乏政治谋略,又遇到慈禧这样一个强势的人物,所以他在政治上始终不能有所作为。作为一个年轻发奋的君主,光绪皇帝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不轻易退缩妥协,以求自保;反而在关键时刻,为了变法信念,置生死安危于度外。这已经超出了一位傀儡帝王的行为价值选择,即使从人格上看也是值得称道的。也许,身为帝王,百年来他受尽冷落和责难,甚至有人指责他“懦弱无能”,但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先驱者,他的人格是显示出一定亮色的,是不必讳言的。

变法的最终结果是失败了,但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思想上,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启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在经济上,光绪接受了维新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学堂,改革科举制度,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这就使知识分子扩大了眼界,给长久封闭的国家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理论和技术。在政治上,通过维新变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发展,迫使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庚子事件”之后实行所谓“新政”,客观上大大推进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加速了封建专制的崩溃。光绪皇帝不愧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

光绪对珍妃的深情,同样令人感动。“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每读此诗,令吾辈唏嘘不已。

附: 光绪皇帝诗六首

【七绝*赏菊】

 

金英烂漫绕朱栏,佳色清香秀可餐。   

不看菊花看稼穑,我知民事甚艰难。

【七律*西苑即事】

 

乘舆晓出禁城中,远望蓬瀛指桂宫。   

云影破时波影碧,山光映处日光红。   

旌旗犹带花间露,书卷常翻竹下风。   

灵沼观鱼民共乐,对时育物励深衷。      

【五律*咏古柯庭槐】 

西苑观经史,庭前有古槐。   

龙鳞皴老干,蚁穴入深荄。   

翠映林塘水,阴连画舫离。   

对兹乔木景,动我世臣怀。  

【七绝*宫词】 

永巷思量百事哀,阿兄沿谪戍轮台。   

萍乡流落江湖志,孤负当年问字来。

【七绝*昆明池习水战】 

 

水战原非陆战同,昆明缅想汉时功。   

谁知万里滇池远,却在堂阶咫尺中。    

【五律*恭贺高宗癸未春日御题诗】

 

读书在穷理,心境自虚明。   

专志妨驰骜,居高戒满盈。   

仰唯先祖训,敬绎圣人情。   

绮句都删尽,灵台似水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