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宋朝学者的真实故事

 你幸福是我心愿 2020-09-23

他是南宋著名的儒学家、理学家,他最为著名的就是得了脚气病,然后写成了一本书,书写完后就去世了,成了绝笔。 还有他是反对妇女缠足的先锋者,第一个在著述中表达出对三寸金莲的反对之意。车若水生于浙江台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喜欢读书,后来他拜朱熹的弟子——著名学者王柏为师,深得程朱理学的真传。

怀疑是学问进步的车轮,车若水不盲目崇拜导师,在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研读《大学章句集注》的过程中,发现里面有很多疏漏的地方。于是他遍览群书,仔细考证,挥毫写下《重证大学章句》,老师王柏看到之后,大喜过望,对他给予高度的评价。

他的严谨治学的才华很快传遍四方,有很多人想聘请他当幕僚,但是他淡泊名利,一心治学,对当官毫无兴趣。时任台州知府的王华甫听说了,聘请他当上蔡书院的老师,这正是他的理想所在。从此,他执鞭杏坛,从一个受教的学生,成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培育出无数有识之士。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宋朝南迁后,很多人都得了脚气病,66岁的车若水也不能幸免,患上脚气病的他几乎没办法出门,天天困于小小的一个书房里。脚走不动,难道手也动不了了,身体被困于斗室,难道自由的心也会被困吗? 他将平生所学写成文章130多篇, 编成上下两卷。 写文章让他忘记了脚气的困扰,让他有了整理自己学问的良机,于是他就把这本书命名为《脚气集》。到了第二年,车若水的脚气病病情恶化,脚气攻心,享年67岁。《脚气集》竟然成了他的绝唱。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妇女缠足起于隋朝,兴盛于唐宋,缠足给女性带来巨大的痛苦,却没有多少人敢发生, 车若水在《脚气集》中严厉指出说:“妇人缠足,不知始于何时。小儿未有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束,不知何用?”这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早反对缠足的声音了。许多年以后,满街都是毫无束缚的美足,自由自在地行走和奔跑,车若水若得知此情此景,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好了,这就是足宝堂小编讲的关于宋朝学者车若水的故事,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