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刘俊海‖露天小院里的花花草草

 颍州文学 2020-09-23

 编辑:周琛琛    审核: 肖龙                                         总第299期


露天小院里的花花草草 

                文/刘俊海

今年花甲,到了退休的岁数,告别了制度,什么事都已结束,有了更多的闲暇种一些花花草草。 

虽然住在繁华城市的高楼之上,我的家却有一个二十多平方的露天小院。在小院一角砌了个正方形的大花池,顺着墙边又砌了个长方形的小花池。在大小花池中填满了土,又加了一些无虫害的营养土,起到疏松通气,保水保肥的作用,专心致志地干起了“拈花惹草”的事。 

我并不是个特别爱好花草的人,真地要养好花又谈何容易。从墙角堆着的一堆空花盆,就能看出我在种花方面浪费的时间和金钱。 

比如,我曾养过一盆红花继木,开着暗红色的花瓣,特别地好看。听人说太阳晒过的自来水浇花最好,于是,我就把一个个用过的色拉油桶,乘满了水放在太阳地里曝晒。夏天的环境温度高,怕花儿被干死了,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就把晒过的水浇在一个个花盆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红花继木开了满树的花,我高兴极了。不久,却发觉不对劲,红花继木的花丛中竟然没有发出一片新叶芽,这也太不正常了。于是找到小区里的养花工询问,红花继木为什么光开花不长叶子?花工思考都没思考,就对我说了一句,它想死。果不其然,当花期结束后,红花继木也枯死于盆中。总结经验时发现,我每天下午浇花的水是太阳晒过的,当时的水温太高,可能是把花根给烫死了。人需要洗热水澡,对花儿来说竟是致命的。同年,被热水浇死的还有一棵很漂亮的杜鹃花,虽然瓣无泪点,但也是鲜红滴滴令人喜啊。唉,现在想想仍然是心痛不已。

经验要靠积累,这话一点也不假。勤劳的呵护是害花而不是爱花,花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生存习惯,有喜欢水的也有耐旱的,千万不能像故事中的那位撑船的父亲。记得在女儿还小的时候给她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撑船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子在船上,父亲撑船,因为是体力活,于是身上很热。这个父亲以为是天气热了,脱下一件棉衣,也帮坐在船舱里面的儿子脱掉一件。结果儿子冷死在船舱里。故事教训我养花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想当然,更不要小猴子似的学别人怎么做。要懂得自然规律和花的习性以及土壤的透水对花卉生长期的影响。 

有一阶段,我是看到喜欢的花,不管什么品种,就买回来种上再说。当妻子问我所种的是什么花时,我却说不上来,只好自嘲地说,相逢何必曾相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花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也掌握了一些花的品种和养花的基本知识。其实,养花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坐在我的露天小院里,边喝茶边赏花,边与花儿交谈,既是人与自然近距离的接触与交流,又是一种自我放松心身,慰抚心灵的好方式。 

曾读过明朝薛蕙的《紫薇》一诗:紫薇花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逾秋序,新花续放枝。我觉得还是种一棵紫薇好,有一定的意义。不像是香椿树,谁也不愿种在自家的门前,因为它也叫断头树。于是,在小院的池中就种植了一棵约有十五年树龄的紫薇树,枝繁叶茂,因为紫薇也叫百日红,整个夏天我的小院里都摇曳着花的倩影。轻抚粉红色的紫薇花,犹如婴儿的皮肤一般可爱。相传远古时期有只叫做“年”的凶猛野兽,牠伤人无数。因此,紫微星特地下凡,将年锁入深山,每年只准许牠出山一次。紫微星为了监督年,特地化成紫薇花镇守在世间,以便带给人民平安和幸福。后来,在民间便有一个传说,家的周围若是开满了紫薇花,紫薇仙子便会看顾、保护你,为你带来一辈子的幸福。

看着盛开的紫薇花,我幸福地笑了。 

可能是花池太小,或许是土少树大的缘故,每天都有一些花朵纷纷的从枝梢上堕落。在我露天小院的地砖上,一朵朵曾经可爱的花朵,已无生机地呻吟着。也许是我不该把它禁锢在小院里,它本应生活在大自然。话又说回来了,它生活在高楼之上的露天小院,虽然没有蜂,没有蝶,只有自赏孤芳的伤感,但至少还有我的陪伴。 

把落花扫拢在一起,看着一堆残花,鲜艳正在退去,花姿已失去娇艳。我是扫入簸箕还是用手捧呢?这是个情感上的问题。记得年青时读《红楼梦》时,看到黛玉葬花一节,认为她不过是一位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十分脆弱的思想感情罢了。花就是花,一种植物而已。当我自己看着眼前残花如斯,爱怜之心也不禁油然而生。我能不能学着林黛玉那样葬花呢?学与不学全是个人的事,就像自己在大街上是否随意丢个烟头,全凭个人品质。其实把它们拢到池子里再掩上一层薄土,也算不上是多愁善感的人吧。毕竟花的鲜艳给过我纯净的喜悦。 

闲下心来,坐在我的露天小院里,种花、养花、赏花、品花。岁月留声花无语,每当看着带着露水,迎着夕阳的花朵,宁静的心灵就得到了熏陶,不觉得间就与花蕊有了相连,听花开的声音伴随着那扑人鼻面,又沁人心脾的芳香。我整个身心都不由自主地深浸于最美的天籁之音,因为花开的声音只能用心倾听。 

女儿说,她不喜欢花瓶里插满鲜花。我自然要询问她为什么会不喜欢呢?女儿说不喜欢的原因是不想看到花败的样子。我不再为此与女儿辩论,就是想辩也辩不过她。女儿毕竟是专门研究草本植物的农学博士。但是,作为父亲的我还是想说上一句,插花入瓶,给简朴淡雅的生活增添了情聚,一束鲜花摘自花枝,鲜艳的生命固然短暂,但已达到悠远的意境。再说了,生活的本身就是花花草草的事,总会有一些不称心,不要什么事都抱有患得患失;只要坦然无意,方可做到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空洞的话好说,事却难做,估计女儿也不爱听。

我在紫薇树下阅读,伴着小院里的花花草草;我在紫薇树下土掩落花,浮萍般的心境得以平静;我在紫薇树下饮一杯香味鲜爽的霍山黄芽,梳理着自己的老年生活;我在紫薇树下自吟一首: 

花香姿艳人人爱,花枯失色有人怜。 

花开自有花落时,莫将残花喻残年。

作者简介:刘俊海,阜阳市作协会员。从小就爱好文学,平常最爱阅读,也乐于沉浸于书海。但不知不觉间,竟然已过了这么多年,岁入花甲,方拿起笔来创作。

精彩回顾

【颍州文学】平台发布||《颍州文学》征稿须知

【颍州文学.公告】“孔一坛杯”父亲节征文获奖名单

【公告】关于启用新邮箱的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