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后,1杯茶,孩子少生病

 蛋壳小妖 2020-09-23

qiū

fēn 

Autumn

今天是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现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秋风习习,岭南地区早晚也开始有点微凉。今天以后,我们开始进入深秋,气候变化会更加明显,家长要注意根据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调整孩子的衣食住行。今天就来说说秋分以后顾护孩子的原则和重点。

Autumn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分”有“一半”的意思,所以,古人把“秋分”当作是“秋天的一半”。

在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昼夜均分。秋分之后,就逐渐昼短夜长,天气转凉,气温逐渐下降,雨水越来越少,河流水位下降,秋燥将越来越明显,也会从温燥逐渐进入凉燥阶段。

这种阴阳寒热的变化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明显的。过敏、感冒、咳嗽、嘴唇干、皮肤干燥等等的问题接下来都会很高发。所以秋分也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家长更要懂得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一些调养要点,孩子就能少生很多病,体质也会有所改善。

警惕“凉燥”,饮食要温润

秋分以后,雨水越来越少,燥会代替湿成为季节的主气。气温逐渐下降,秋老虎有所缓解,凉燥会慢慢取代之前的温燥。

“凉燥”一般指的是秋分之后的燥。肺主皮毛,肺被燥邪束缚,津液不能滋润全身。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口腔、嘴唇、鼻腔、喉咙都会干干的,总是说口渴口干,喝水都不解渴;而且皮肤会变干,出现脱皮、起屑的情况。这类孩子一般都是屏障功能比较弱的,很容易就会爆发湿疹。

凉燥的孩子,通常汗不多,很少怕热甚至有些怕冷。这时候,梨子、香蕉等寒凉清热的食物要少吃,否则不仅不润燥,还会适得其反。对付“凉燥”要把握“温润”的原则,要选择偏平、偏温的润燥食物,如花生、杏仁、板栗、芝麻、糯米、莲藕、银耳等,既润燥又益脾肺。家长平时可以多给孩子喝一些滋阴润燥的汤水、食疗粥、糖水。

储存阳气,“贴秋膘”选坚果

秋分一到,就要开始为来年储存阳气和能量,所以民间素有秋后“贴秋膘”的说法。古时候,人们会用胖瘦作为是否健康的标准,人们在长夏因为天气酷热而食欲不振,所以会变瘦。瘦了又怎么抵御接下来漫长的寒冬呢?自然需要补一补了,怎么补?就是需要“贴秋膘”,要吃肉、吃肥甘厚腻。

但这一种民间的养生方式对孩子来说是万万不可的。秋季主敛降,如果在初秋时家长没有帮孩子祛湿,这时体内的湿气就会乘势往下走,更难祛除。这时候给孩子进补、“贴秋膘”,进食一些肥甘厚腻的东西,就更容易生湿,会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孩子脏腑娇嫩,脾常不足,吃过多的鱼、肉等高蛋白的东西会难以消化,很容易就会积食,久而久之损伤脾胃。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孩子储藏能量、滋养阴气呢?有。可以选择热量高又时令应节的坚果,可以给孩子吃一点花生、核桃、杏仁、松子、板栗、芝麻等。坚果果仁质地较为润,营养价值极高,既可以帮助孩子储备能量,又滑肠润燥,益气敛阳,还不用担心会造成积食的问题。

孩子吃坚果的禁忌:

1、有热证的孩子最好不吃:坚果偏温性,有口舌生疮、眼屎、舌红、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的孩子最好不要吃。

2、不能多吃,不可过量,更不能天天吃:核桃一次1~2个,板栗一次2~3颗,花生一次几颗,黑芝麻一次一小把,松子一次一小把。

3、吃坚果最好的方法是煮粥:在粥里加入坚果可以减少温热之气,还能补益生津,养胃健脾。

阳气内敛,防“内燥”喝好1杯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信不少家长在入秋后,已经有意识地帮孩子敛藏阳气,为来年的生发积蓄能量。但阳气内敛,孩子就容易生内燥。

什么是“内燥”?阳气内敛,孩子脾胃的阳气比长夏要足,容易出现脾胃烦热的情况。脾胃烦热,最易受损的是孩子的阴液。阴血津液耗伤,孩子就会出现内燥。燥会耗伤津液导致阴虚,阴虚火旺,孩子会出现嘴唇红、脱皮等等“上火”的表现。所以秋天看到孩子有“火气”,大多数是内燥引起的,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帮孩子清热,要滋阴才能“药到病除”。

孩子要预防内燥,做好润燥的工作以外,还要祛湿。家长会奇怪,秋季不是燥吗?为什么会有湿?秋季是很干燥,但是孩子脾常不足,这时候的“湿”主要是内湿。内湿旺盛通常和饮食有很大关系。入秋后孩子胃口变好,吃得也多,食物无法被脾胃运化为津液,天气凉又不能通过发汗排出体外,就会出现“内湿”。

所以,家长选择食疗方时,要选既滋阴润燥又理气祛湿的方子,根据我的经验,秋柠饮是不错的选择。

● 秋分后,喝好这杯茶饮

秋柠饮主要是由陈皮、柠檬、蜂蜜组成的。

陈皮

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陈皮燥湿的力道比较温和,适合孩子虚寒的体质,尤其是经常湿疹的孩子。

柠檬

性平,味酸、甘,归胃、肺经,能下气和胃,生津止咳。柠檬还被称为“宜母子”,有安胎的作用,用好柠檬对孩子大有益处。

蜂蜜

性平,味甘,归脾、肺、大肠经,能补中缓急,润肠止渴,滑肠通便。

秋柠饮整体的性味偏温,适合孩子虚寒的体质特点,不仅能在秋分以后很好地润燥,还兼顾了理气化湿,促进孩子的脾、肺等脏腑的协调。

秋柠饮只有3味食材,制作起来也很方便。家长可以在早上的时候用开水泡好,放温后倒进水壶里,给孩子带到学校里喝。秋柠饮近期可以每天给孩子喝,坚持喝1~2周,甚至一直到立冬前后都可以。除了能缓解孩子口干舌燥、嘴唇干燥发红、皮肤干燥等问题,也能起到预防感冒的效果。

 

秋柠饮

材料:

陈皮 1 ~ 2 克,新鲜柠檬 1 ~ 2 片,蜂蜜 5 ~ 10 毫升。

做法:

1. 将陈皮和柠檬放入杯子中;

2. 往杯中加入 30 ~ 50 毫升开水浸泡;

3. 待开水晾温后,加入适量蜂蜜饮用。

功效:

全方在顾护脾胃的基础上,结合秋季气候特点,理气而润燥,特别适合作为秋季润燥和胃的饮品。

宜忌:

◆ 适用于口干咽痒的症状。

◆ 2岁以上辨证服用。

◆ 蚕豆病可以用。

jié

Autumn

有家长问我,安秋方和秋柠饮有什么区别?要怎么用比较好?

1、安秋方和秋柠饮滋阴润燥的程度不同:

秋柠饮是保健茶饮,力道比较平和,既可以滋阴润燥,又能祛湿,可以每天喝;

安秋方由多种药材配伍而成,滋阴润肺的作用更强,能消食导滞、健脾润燥、疏肝理气,但不能天天喝,每周喝1~2次即可。

2、安秋方和秋柠饮这样搭配效果最佳:

安秋方和秋柠饮搭配起来用,调理孩子的效果是最好的。孩子秋燥明显,觉得口干、口渴、嘴唇干、皮肤干的时候,白天喝一杯秋柠饮;平时每周再给孩子煲1~2次小儿安秋方作为保健之用。

秋柠饮是我经常会用到的四季平安方中的一个,主要是用来日常保健的。更多的秋季常用食疗方,我建议家长可以学习《儿童食疗课》,里面有更多适合给孩子使用的食疗方,还有具体的辨证使用方法。

秋分是调理孩子体质的一个重要节点。家长除了要给孩子辨证使用好食疗方,还要让孩子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养阴的工作。早晚要适时添置衣物,避免着凉,饮食上要以清淡、酸甘、滋润、养阴为主,还要顾护好孩子的情志,不宜大喜大悲。

▍推荐课程

▍留言板

许尤佳育儿 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 孩子身上暖,手脚凉,是什么原因呢? 精选讨论内容
有有

自己也有这样的疑惑,期待许主任的解答

坤🌻

肾气不足 脾常不足

徐笨笨

里虚寒,气血集中处理里证,供应主要器官,分配到末梢手脚的气血就少,所以手脚凉

余下11条讨论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